192得長壽蕭皇後升天,送靈柩房玄齡歸西(2 / 3)

看著已經整裝待發的隊伍,房玄齡拿出一本小冊子,交給了虞昶,並叮囑道:“老夫已命戶部查證的江都的方誌,對隋煬帝陵寢的方位和變更,都做了校正,編撰在這本小冊上。虞侍郎到了當地,一定好生安葬,務必使隋煬帝與蕭皇後合葬。”

“相國用心良苦,下官牢記於心,請相國放心便是,多多保重。”

虞昶與房玄齡相互告別,揮鞭而去,虞昶按照三品官的規格,帶著一隊人馬護送蕭珺靈柩趕往揚州。

護靈隊伍一路前行,過了洛陽,準備乘船走運河,但是此時大批的渡船彙集河道,一時堵塞,岸邊有不少官軍正在清點船隻。

一個熟悉的身影姍姍而來,虞昶定睛一看,來得不是別人,正是右武衛大將軍薛萬徹。說起這位前朝的將領,不由得想起隋將薛世雄,此時的薛萬徹早已歸順大唐,已是人過中年的老將。

虞昶作揖問道:“薛老將軍,幸會幸會。”

薛萬徹拱手還禮,望了一眼棺槨,一看是三品等級護葬,便問道:“侍郎大人,護衛棺槨不知是哪位王公?”

“這是前朝皇後蕭娘娘的棺槨,下官奉旨護送棺槨,送往江都與隋煬帝合葬。”

“哦……”薛萬徹一愣,提及蕭娘娘,老將軍萬千往事不由得重回心頭,感慨萬千,薛萬徹兩手抱拳,深深向蕭珺棺槨躬身一禮,以表敬意。轉過身對虞昶說道:“末將本當為蕭娘娘靈柩讓出河道,但是皇上遇在貞觀二十二年二月討伐高句麗,河道運送糧草輜重緊迫,隻能請大人護靈走陸路了。”

虞昶道:“這到無妨,下官隻是感歎,自隋朝大業年間至今,屢征高句麗,真是令人無限遐想呐。”

薛萬徹也感歎道:“但願我皇洪福,能大破高句麗。”

“如此說來,下官祝老將軍馬到成功。”虞昶與薛萬徹互致謝意,便道別離去。虞昶率領靈柩隻能改走陸路,前往江都。真可謂:

戰船獵獵入北寒,曆年東征未曾完。

前朝白骨尤露也,今朝征服又艱難。

江都隸屬揚州府,工部侍郎虞昶一路東去,走了陸路許久才能揚州,先前以後快馬送到詔書,得知蕭娘娘靈柩被護送到此,揚州府大大小小的官員都來迎接,就連一些上了年紀的百姓也夾道相迎。

隋煬帝楊廣一生,大量的時光都是在江都行宮度過,這讓江東百姓十分擁戴,雖然楊廣有負天下百姓,但當地百姓把楊廣視如自家栽培的天子一樣,頗有感情。蕭珺回揚州合葬,自然也讓江東百姓十分讚賞。

到了揚州府,虞昶打聽起隋煬帝的舊墳,揚州府雖然大張旗鼓地迎接,但是隋煬帝的舊墳在何處卻少有人知,虞昶按照房玄齡交給的冊子,親往當地查實。

當地多年曆經變遷,與房玄齡編撰的方誌冊子,相差甚大,當人雖然對隋煬帝家喻戶曉,但是隋煬帝墳到底在哪卻一直沒有打聽到,走了一家又一家,一戶又一戶,始終沒問到個究竟。

虞昶失落的坐在一處草地上,對周邊幾個侍衛說道:“要是找不到隋煬帝墓的下落,這個年咱可就要在揚州過嘍。”

幾個侍衛正在抓耳撓腮,忽然有人喊道:“大人,大人,有著落了!”

眾人扭頭一看,正是虞昶身邊的主簿賈老七,虞昶仰著脖子問道:“老七啊,快說說有什麼消息?”

賈老七粗喘兩口氣,走到近前,雙手扶著腰說道:“前邊有個瞎婆婆,人稱魏氏,據說當年在隋宮裏麵給娘娘們作過女官,這老太太知道些隋煬帝墳的消息。”

“哦?果真如此,速帶本官去拜訪。”虞昶興奮的站了起來,一把抓住賈老七的手腕,興致勃勃地說道:“人在哪裏,快帶我去。”

眾人一起來到魏氏老太太的家中,看這家光景並不富裕,陳年老舊的擺設,可見家境平常。

魏氏發髻斑白,歲數也有七十歲的年紀,雙目失明,孤身於此,平日裏多靠鄉鄰周濟度日。

眾人說明來意,虞昶便與這魏氏談起了前朝的一些往事,魏氏說道:“老身當年是蕭皇後的司宮,給宇文述大人還送過布鞋呢,後來江都宮變我乘亂逃出,下嫁到這個村子。”

虞昶問道:“下官聽說,隋煬帝的棺槨幾經變遷,可是實情?”

“確是如此,想當年宇文化及叛軍北上,後來陳棱將軍平賊屯住江都,在吳公台給隋煬帝舉行了像模像樣的遷墳,我還跟著鄉親們去圍觀呢。”魏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