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對於女人的態度有許多地方好像是帶羅馬色彩底。羅馬的女人觀整份地搬到基督教來用。羅馬的女人雖說是很自由,但是地位很低。就是現在的歐洲女子,都免不了受羅馬法律所影響。她們從一般的眼光看來很高,但實際上她們並不比東方女子底地位高到若幹程度。在羅馬女人被她底丈夫看待像自己底女兒,由丈夫教訓她、管束她。但在基督教以前,羅馬人對於婚姻底見解卻好多了。當時的結婚底定義說:“結婚是男女底結合,是生活底完全團體,是在神聖相人間的法律裏底連合的共享。”(Marriage is the union of man and woman,complete community of life,joint-participation in divine and human law)所以在《新約聖經》裏耶穌也持這種態度。我們看《馬太福音》第五章三十二節所講底,“耶穌說人若休妻就當給她休書。凡休妻底若不是為淫亂底緣故,就叫她作了淫婦了,人若娶了這個被休底婦人也是犯了奸淫了。”所以他看男子同女子都是平等的。男子不應當無故休妻,不應當強迫女子作淫婦,強迫人底也是罪人。《馬太》第十九章第三節也是講:“有人問耶穌休妻是對不對?耶酥回答他說:那時起初造人是造一男一女,並且說因此人要離開父母同妻子連合,兩人成為一體。所以上帝連合底,人不可分開他。”在《馬可福音》裏也是這樣說。
所以在基督教裏麵,我們從《新約》可以知道它有兩派,一派是耶穌,另一派是耶穌底使徒保羅,保羅是看不起女人底。他說女人在會堂上不能說話,這也許是因為當時的景況底緣故。但是耶穌就不同,他很鼓勵女人在社團裏活動。在基督教底初期,寡婦很占勢力,我們稍微研究教會史便知道。
佛教對於婦女底行為除了上麵所說底,我們還有它對於丈夫應當做五件事情來愛他底妻子而妻子也應當作十三件事情來愛她底丈夫底條件。丈夫底五件事情是什麼呢?第一是憐愛,第二是不要輕慢她,第三是給她買衣服穿買裝飾品,因為女子是愛裝飾的,第四是自在,就是使她在家中可以舒服自在,第五是念妻子底親人。丈夫對妻子作五件事情可以換得妻子對於他作底十三件。第一妻子要敬重憐愛她底丈夫;第二她應當敬重供養她底丈夫;第三要思念她底丈夫,不可思念別人;第四要主理家事;第五是要服侍丈夫;第六是要贍侍;第七是要受行,就是受丈夫指導作事情;第八是要誠實;第九不禁製門,就是不要阻止丈夫出外;第十要常常讚美她底丈夫;第十一是丈夫在家底時候她要為他鋪床,就是他睡底地方,坐底地方,也要為他預備好;第十二是要預備好吃的東西給丈夫吃;第十三是供養沙門和尚,或是為宗教行乞底梵誌。所以在宗教裏麵對於夫婦底態度,都是說明妻子要照丈夫所說底作去,丈夫要怎樣作就怎樣作。
以上三種宗教的婦女觀以外,還有一種不講理的成見,也可以在此地略為說說。這個成見,在各個宗教裏都有,不過在佛教裏比較地重一點。《玉耶經》說女人身中有十惡事,所謂:(一)女人初生,父母不喜;(二)養育無滋味;(三)心常畏人;(四)父母恒愛嫁娶;(五)父母生相離別;(六)常畏失夫若心;(七)產子甚難;(八)小為父母所檢錄;(九)中為夫所禁製;(十)老為兒所嗬。所以《智度論》(二四)說;女人不作輪王,及佛,因為:“一切女人皆屬男子,不得自在故。”佛經裏每說女人不得做五種人物:第一,她不能做佛;第二,不能做轉輪王;第三,不能做天帝釋;第四,不能做魔王;第五,不能做梵天。(《六度集經》六;《五分律》二九;《中阿含》二八;《智度論》二、九;《增一阿含》三八)宗教對於女人底態度多半是根據一般的成見加以係統的解釋,現在我們再看看宗教為什麼對於女子看不起,看它有什麼哲學在裏頭。凡是宗教底成立都離不了四種的條件。宗教是社會底宣傳部,凡是社會有什麼意見,它就馬上代它去宣傳。這四種條件是什麼呢?第一對於個人生命底尊重,所以宗教都不要人殺生或是殺人。第二是個人財產底尊重,不要偷東西,如果偷東西是反對社會,所以宗教的見解是要作不偷盜宣傳。第三是性的生活底尊重,所以勸人不要奸淫。第四是社會秩序底尊重,勸人服從權威。現在我們要討論底是第三條件。關於兩性問題宗教是怎樣呢?嚴格的規定起來,因為宗教是超世界的,所以它要嗬斥女人。但是在宗教裏麵對於女人底觀念有兩種看法:第一是信宗教的,所謂居士或信者;第二就是行者,以身修行底人。他不但是信並且去行,照著宗教所規定底生活去過。所以在信者同行者兩方麵,對於女人底態度,應當有不同的地方。宗教對於女人底態度,在行者是要他離開女人。所以有許多宗教都主張修道者要終身守獨身主義,不結婚;或者妻子死後就不再娶。像天主教底神父是永不結婚底,佛教底和尚也是一樣。這種態度是宗教普通的現象。在《寶積經》(四四)裏說:“攝受妻妾女色,即是攝受怨仇,攝受地獄,傍生,鬼趣等。”如果親近了女人,就常常有冤家在一塊來作對,到墜到傍生,或是鬼趣底境地。所以在《正法念經》它說:“出家法不近親屬,親屬心著,如火如蛇。”親屬連女人在內,會像火把你燒了,或像蛇把你咬了。若用佛教行者底眼光來看女人,女人就有幾種名字。第一是“女衰”就是女子能夠使人衰敗;所有衰敗之中這個最為重大。第二是“女鏁”就是像把鎖一樣,把修道者鎖得很堅固,使他不能解脫。第三是“女病”從女子方麵可以使人得病,而且是極壞的病。第四是“女賊”女人是賊,比蛇還難捉住,她偷了男子很寶貴的靈性,她是不可親近的。所以《智度論》(一四)說,“女鏁難解;女病難脫;女賊害人。”宗教所以看不起女人是要叫它底行者保持獨身主義,並不叫一般的信者去實行與女人斷絕關係。在行者是要他堅持他這樣的宗教生活,所以說女人是這樣不好。可是在信者方麵,宗教還是主張男女過相愛相親的生活。這種見解並沒有什麼特別,就是以社會的意見為轉移,凡是社會說是好的,它就說好,說不好的,就說不好。它是沒有成見的,社會看重女人,它也看重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