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見大家都一臉茫然的樣子,便開口說道:“放走祝融夫人,是我做的決定,兵退十裏,也是我的決定,這些事情都得益於大都督的配合,才能順利完成的。剛才我剛剛接見了祝融夫人的使者,首先是對我放走她表示感謝,隨後則是說她回去之後,對孟獲也是一番規勸,孟獲也願意改邪歸正了,準備向我軍投降,隻是不知道我軍願不願意納降。我一時高興,便答應了下來,相約在明日午時,在盤蛇穀外五裏崗處進行會晤,商談孟獲等叛軍投降之後的事情!”

張遼聽後,簡直像是一個轟天雷在腦中爆炸了一樣,諸葛亮居然如此愚蠢,簡直是愚蠢至極!

甘寧、文聘、吳懿也是在一片驚訝,但驚訝之餘,眼神裏還帶著一絲譏諷,覺得諸葛亮簡直就是在胡攪蠻纏!不過他們卻沒有說話,而是在等著看好戲。

張遼想要說些什麼,卻見甘寧在那裏一個勁的使眼色,他心裏自然明白甘寧的意思,但是他一向以大局為重,在這個時候,一定要說出自己的話來。於是他對諸葛亮說道:“軍師,我與孟獲對陣數月,多多少少對孟獲還是有一定了解的,以孟獲的性格,絕對不會如此輕易投降的,這也許是敵人的奸計呢?還望軍師三思而行啊!”

諸葛亮道:“我已經考慮的很清楚了,我相信孟獲是真心來降的,大都督,你隻需要借給我一部分兵馬,在招降的時候壯壯聲勢就可以了。”

“我那天還有事情,去不了。”甘寧首先推辭道。

緊接著,文聘、吳懿先後表達了自己不想去的意願。因為他們都知道,如果就這樣去了,萬一中了孟獲的埋伏,隻怕必死無疑。

諸葛亮道:“既然你們都不去的話,那麼這樣好了,大都督,能否讓徐晃,黃忠兩位將軍與我一同前去?”

張遼也知道這肯定是一個死局,便一再規勸,誰知道諸葛亮不聽,而且態度堅決的說非去不可,張遼自己也有點小算盤,便對諸葛亮說道:“徐將軍、黃將軍也都有軍務在身,恐怕無法與軍師同行。這樣吧,既然是招降,那麼所用的人也就不會多,不如就讓我的五百親衛與軍師同去好了,至於其餘將軍嗎,都帶兵在附近,一旦有什麼風吹草動的話,他們也好支援軍師不是?”

諸葛亮道:“好,就這樣定了。多謝大都督,孔明先告辭了!”

話音一落,諸葛亮轉身便朝帳外走去。他前腳剛走,甘寧後腳便對張遼說道:“大都督,諸葛亮此行,必然是凶多吉少,孟獲也絕非善類,為什麼大都督還要派遣五百親兵與他一起同去啊?”

“難不成讓諸葛亮一個人去不成?”張遼道,“再怎麼說,諸葛亮也是我們大漢朝廷的人,既然他執意要去,我也攔不住他,那就隨他吧。不過為了以防萬一,還是需要人保護的,萬一諸葛亮真的死了,那就是我們的失職。”

“大都督不是告訴他已經在周圍安排重兵了嗎,就算有什麼意外,我們也可以隨時進行支援啊!”甘寧道。

“我隻怕諸葛亮撐不到我們的援軍抵達,不過明日卻是一個很好的機會,既然諸葛亮與孟獲已經約定好了時間和地點,那麼我們就可以先行出發。預先埋伏在那個地方,等到孟獲出現之後,便將其一網打盡,從此南中叛軍群龍無首,也就各自回家了。對於我們而言,這是一個絕佳的機會。”諸葛亮道。

“不管大都督怎麼樣安排,我們都絕對以大都督馬首是瞻!”甘寧、文聘、吳懿齊聲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