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軍大營,中軍大帳裏,張遼端坐在上首位置,耳邊仔細聆聽著甘寧、文聘、吳懿等人的話語,隻是微微點頭示意,卻並不發表任何看法。

甘寧、文聘、吳懿三人都是前來向張遼抱怨的,都是在說諸葛亮的是非,他們覺得身為大都督的張遼,不應該聽從諸葛亮的建議,就這麼輕而易舉的放走了祝融夫人不說,還兵退十裏,這是他們萬萬不能忍受的。

營帳內嘰嘰喳喳的,甘寧、文聘、吳懿三人你一言我一語的,喋喋不休的說著話,把張遼弄得也是十分頭疼。

“好了!你們都不要再說了!你們說這麼多,又有什麼用?他是攝政王欽派的軍師,還兼任監軍一職,而且攝政王給我的手書中也明確的指出,一切大小事情,都讓我聽從軍師的安排,我又怎麼敢違抗呢?”張遼也是窩了一肚子的火,自己堂堂的一個大都督,征戰沙場也好多年了,為朝廷立下了多少汗馬功勞,結果到頭來卻還不如一個年輕的書生重要,你讓他如何不生氣。

不過,張遼一向以大局為重,而且他也想看看,這個叫諸葛亮的年輕人,到底有什麼能耐。所以,他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靜觀其變。

隻是,張遼的屬下可沒有那麼大度,尤其是甘寧、文聘,都覺得張遼過於軟弱了,吳懿是出於對年輕人的不信任,覺得張遼仍舊是大都督,諸葛亮隻是監軍,不應該全部聽從諸葛亮的,在大事上,張遼還是比諸葛亮有權力的。

吳懿實在忍不住了,便衝張遼大聲說道:“大都督,雖然諸葛亮是監軍,攝政王也給予了大都督一部分壓力,可是畢竟攝政王沒有更換主帥,名義上,大都督仍舊是統領三軍的主帥,如何指揮,還應該由大都督一個人說的算才是。諸葛亮是監軍,那就讓他在大都督的指揮下監軍好了,如果有什麼不妥的地方,隨時可以提出來進行修正。可現在倒好,大都督竟然拱手將權力相讓了,那諸葛亮豈不是拿著雞毛就能當令箭嗎?”

“事已至此,再說這些又有什麼用?我倒要看看,如今大權在握的諸葛亮,能有什麼能耐!我們十多萬大軍在這裏都沒有解決的事情,他一個書生就能解決?”張遼道。

話音剛落,張遼的一個親兵便從外麵走了進來,慌裏慌張的說道:“大都督,諸葛亮來了!”

“是諸葛軍師!”張遼糾正的說道,“我可不想被人抓到什麼出言不遜的把柄,你們以後說話的時候都注意點!”

親兵“喏”了一聲,又追問道:“大都督,那諸葛……軍師見不見?”

“見!為什麼不見!人家都親自登門了,豈有拒客之禮?讓他進來吧!”張遼道。

甘寧皺了一下眉頭,抱拳問道:“大都督,我們用回避一下嗎?”

“本都督一向光明磊落,用不著回避什麼!你們來我這裏是來述職的,有什麼好回避的?如果回避了,反而會惹人猜疑,就都留在這裏,看看諸葛亮找我有什麼事情!”張遼道。

不多時,諸葛亮便從帳外走了進來,赫然看見了營帳內的一切,除了張遼之外,甘寧、文聘、吳懿都在,但是三人臉上的表情不太好看。

“孔明參見大都督!”諸葛亮沒想那麼多,畢恭畢敬的朝著張遼拜道。

“軍師這麼晚來這裏,可有什麼重要的事情嗎?”張遼道。

“正好甘將軍、文將軍、吳將軍都在,我想請大都督下令,讓他們各帶一萬兵馬,聽從我的調遣!”諸葛亮道。

甘寧、文聘、吳懿三人都麵麵相覷了一番,心裏卻一片茫然,不知道為什麼諸葛亮的葫蘆裏賣的都是些什麼藥!就連張遼本人,也猜不透諸葛亮到底想要幹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