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握住的不隻是方向盤,更是責任心(1 / 3)

這就是專業精神,任何一行,任何事情,

做好自己的專業就足夠偉大。

所以,我對小學五年級的孩子說:

你說得對,吳斌就是沒寫日記的,真正的

雷鋒。

——摘自梁曉明《那個瞬間》

2003年1月,吳斌考入杭州長運運輸集團有限公司,在下轄的高速客運公司擔任大客車司機。

杭州長運運輸集團有限公司由原杭州長運集團公司改製而成,其前身已有60多年的曆史。集團公司具有客運一級經營資質和貨運二級經營資質,一直是浙江省規模最大的道路運輸企業之一,麾下設有14家分公司、24家全資和控股子公司、11家參股子公司。浙江快客、浙江快旅、浙江快線、高速客運等中高檔客運品牌均屬該公司。早在2006年,公司的綜合實力即已名列中國道路運輸企業100強中的第七位。

杭州市區建成區的麵積越來越大,原先在武林門鬧市區的杭州汽車站已經不複存在,而是變成了東南西北四大汽車站(汽車東站於2009年遷至九堡,並擴大為杭州汽車客運中心),分別位於杭州市區的四個方向。吳斌所駕駛的大客車就是在四大汽車站的站際之間,來回運送轉站旅客的交通車。在駕駛交通車期間,他行駛的主要線路,是在東站與南站之間。

成為杭州長運集團的一名大客車駕駛員,這是吳斌最滿意、最看重的一個崗位。盡管杭州第三汽車運輸公司和杭州公交中巴公司的駕駛員,也屬駕駛員中的“正規軍”,但與杭州長運集團相比,後者顯然更讓吳斌向往。事實上,自他幼時有了數次乘坐從平陽到杭州的長途車經曆之後,他夢寐以求的其實就是跑長途,且是駕駛大客車跑長途。已經成了杭州長運集團的一員,已經開上了大客車,這樣的機會還會遠嗎?

沒有目標而生活,恰如沒有羅盤而航行。

可能有人會覺得,吳斌想成為一名長途班車的駕駛員,這樣的目標不是太平凡了嗎?甚至有點兒羞於曉之以眾,可是,在吳斌的心目中,成為一名優秀的大客車駕駛員,把一車車旅客安全地送到遙遠的目的地,讓久別的親人團聚,讓人們的事業觸角向遠方延伸,讓各地的風情風景通過乘客的旅行共賞交融,這是一件既充滿現實主義意味,又不乏浪漫主義色彩的好事!每每想到這裏,吳斌實在想不出還有比這更誘惑自己的事,他常常為此弄得心馳神往,如同當年與汪麗珍談戀愛那樣充滿激情。

何況,這是自己有能力做的事,有能力做得很出色的事。

機會終於來了,而且不請自來——吳斌本來以為還需要再等上幾年,所以他從未主動去要求過——2004年的9月,一個命令,吳斌被調至杭州長運集團客運二公司,擔任杭州至無錫的大客車主班司機。

事實上,哪怕你以前開過什麼車,開過多長時間的車,到了杭州長運集團,你就得重新學習,非要把你培養成符合杭州長運一切要求的駕駛員,否則你就不可能開著大客車上路。

杭州長運集團規定新進駕駛員必須經過層層篩選,“先小車後大車,先近路後遠路,先白天行車後夜間行車”,即是駕駛員開車上路的基本原則。

“先在市區開站際接送車,然後再開長途車;先由一名師傅帶,帶一個月合格後,再單獨上路;早上出車前叮囑,還要看身體狀況、精神麵貌好不好”,這又是杭州長運集團長途大客車駕駛員的培養模式和管理準則,絕不允許有半絲逾越。

吳斌的師傅,現年52歲的高速客運公司駕駛員潘文忠至今仍記得他培訓吳斌時的情景。“能考入杭州長運集團當駕駛員的,在技術上應該說都很過硬。所以,他們跟師傅學,不是學怎樣開車,而是怎樣規範開車。”潘文忠說。考入杭州長運集團之前,這些駕駛員大都是在社會上開車,與杭州長運的要求相比,在規範行駛方麵肯定存在這樣那樣的缺點,包括吳斌在內。但是,如同已經成形的樹木,還要硬生生地讓它再換個形狀,對樹木無疑是件痛苦的事,糾正那些駕駛老習慣,顯然亦非輕而易舉。

吳斌在杭州春光旅行社開大客車的時間並不長,半年後他就離開了那兒,又轉而駕駛裝運黃沙水泥之類建築材料的大卡車,杭州人俗稱的“黃沙車”。約摸又過了半年,市政府不再允許黃沙車進入市區,原先經常駕著黃沙車駛經中河路的吳斌便回了家,在家裏休整了一段時間。這段時間,他偶爾也替朋友代班開出租車,反正他一直有小車駕照等執照。由於吳斌慣於幫助他人,他代的班基本上都是夜班。

1994年起,吳斌還當過一年左右的出租車駕駛員。車主安排他上晚班,他沒有計較。當時的他剛剛結婚,每天黃昏就得出門,次日上午才能回家,這樣的日子無疑不適合新婚的他,連一向寬容的母親都提出了異議。因此,一年後,吳斌結束了這份出租車司機的工作,轉而在一些企事業單位擔任大客車或小車駕駛員。1997年以後,吳冰心“下海”開辦了聖心商貿有限公司。在姐姐的邀請下——吳冰心一直認定弟弟是最優秀的駕駛員,乃至在開辦公司之初,就有了請弟弟助力的設想——吳斌便幫著姐姐,做些接送客戶、運送物品等活計。這份工作一直延續到他進入杭州長運集團的那一年。

吳斌的駕駛經曆是豐富的,技術是過硬的,其駕駛風格還很謹慎,維修技術也不錯,但在潘文忠眼裏,依照杭州長運的要求,仍然可以挑出很多必須糾正的毛病來。

潘文忠比吳斌早兩年進入杭州長運高速客運公司,已是一名優秀的駕駛員了。吳斌一開車,他就發現了吳斌駕駛過程中不少欠規範之處,比如喜歡亂撳喇叭,比如喜歡超車,比如個別的操作程序。潘文忠知道吳斌非常向往開長途大客車,便反複提醒他必須改掉這些習慣。

對於社會車輛的駕駛員來說,撳喇叭幾乎是很隨意的事,看見行人穿馬路就按,看見有車在自己前麵又按。因為亂撳喇叭而受罰,這樣的事情少之又少,所以也就成了不是問題的問題了。吳斌向潘文忠表過態,在培訓期間,完全把自己當作一名新手,自己有什麼做的不對,盡管讓師傅糾正,保證說到做到。可實際做起來,畢竟還是有難度的,況且他的駕齡很長,其習慣的糾正則更難。好幾回,吳斌已下意識地想撳喇叭了,在最後的一瞬又像觸電似地把手縮回來。功夫不負有心人,吳斌把改掉這一習慣當作大事來做,且絕對做到師傅在與不在一個樣,這個壞習慣很快就被他抹掉了。

潘文忠自有他的培訓辦法,經常會出絕招。還在培訓期間,有一回,潘文忠帶著吳斌等駕駛員開著六七輛車子去溫州,途中故意把吳斌夾在車隊中間。吳斌以往的車速不算太快,但喜歡超車,而這一回,他怎麼樣都超不過同伴,隻得乖乖地夾在中間,以勻速一直開到杭州。這一回的開車真有點兒“憋氣”!當晚回到家裏,吳斌在飯桌上對家人說:“今天一天的車開得真不爽……”心裏卻十分明白師傅的用意,也更知道自己應該改掉這個好超車的習慣。從此,吳斌再也沒有任意超過車。

其實,這40天培訓期間的吳斌,除了改掉潘文忠所指出來的壞習慣之外,也作過認真細致的自我分析,一一排出長期以來不經意間留下的駕駛缺陷,以消除隱患。吳斌在為姐姐的公司開車期間,曾經發生過一樁令他想起來不寒而栗的事:那次,他送貨去溫州,回杭州的路上經過甌江上的溫州大橋,過大橋後不久,他突然提出要在附近的高速公路服務區休息一會兒。吳冰心問他怎麼回事?他顫抖著嘴唇說:“……姐姐,剛才,我可能是在睡著的情況下過了溫州大橋!”吳冰心大驚,趕緊安排弟弟休息。盡管她一向信任吳斌的駕駛技術,也常常提醒他注意休息,不能開疲勞車,沒想到如此令人驚心的事情還會發生,假如……吳斌不敢往下想,她也不敢往上想!

這樣的習慣或許與駕駛技術無關,但同樣關乎行車安排,關乎乘客生命。吳斌經常輕輕地擊自己一掌,告誡自己想要成為一名優秀的長途大客車駕駛員,首先應該謹慎再謹慎,細心更細心,因為自己的車裏乘坐是一條條鮮活的生命,自己必須牢牢握住方向盤,牢牢握住責任心哪!……

“阿斌這麼謹慎細心,怪不得,在遇上意外時仍然能夠救下一車人!……”直到現在,一說起吳斌救人的經過,潘文忠仍會長久地感慨,昔日吳斌認真訓練的一幕又重現眼前,“出事後,他刹車、停車、打開雙閃燈,每個動作都非常規範,與當時培訓時要求的一模一樣,這說明他一直是這樣做的……”吳斌出事後,潘文忠反複看了5遍事故視頻。深夜下班後,他又特地來到吳斌家樓下,在靈前守了兩個多小時。

吳斌謹慎細心、謙虛溫和,但在原則和事實麵前,還常常會流露出些許強脾氣。

培訓的那段時間,吳斌經常提前來到公司,一到公司就開始檢查車況。一次,吳斌在用鐵錘敲輪胎時發現了異常,便對潘文忠說:“師傅,我覺得有一隻輪胎的聲音有些不對,好像跟昨天的聲音不一樣。”

潘文忠走過來,也仔細地聽了一下,說:“我聽起來,覺得應該沒有什麼異常。你可以再仔細檢查一下,也可以先做別的事情。”

但吳斌非得把這個若有若無的異常弄清楚為止。帶著這個疑惑,他又跑到一旁的維修間去請教他人,還去查詢車輛的維修記錄,終於弄清楚是換班司機昨晚更換了新輪胎,所以這聲音聽起來與前一天略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