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十五章 “兩化融合”的路徑、重點、難點和方向(2 / 2)

我們認為,推進“兩化融合”需要重點把握其重點和難點。

推進我國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的重點如下。

(1)實現傳統工業的改造升級,充分發揮信息技術在改造傳統產業過程中的“倍增器”、“催化劑”、“助推劑”和節能減排作用。由於傳統的科技含量低、經濟效益差、資源消耗多、環境汙染嚴重的舊的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已難以為繼,通過信息化改造,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已成為一項緊迫而至關重要的任務。

(2)要推動製造業與信息化的融合,尤其是加快裝備製造業信息化的步伐。製造業是工業化的基礎,裝備製造業將為其他各個行業提供生產裝備。因此,推動製造業與信息化之間的融合,加快裝備製造業信息化步伐,是推動整個工業與信息化融合的關鍵所在。

(3)推動融合型產業發展,以及生產型服務業與信息化之間的融合。新興的融合型產業是國民經濟新的經濟增長點,代表了時代發展的方向;生產型服務業與信息化的融合,可以提高生產型服務業的水平,提供更多的利潤。

(4)“兩化融合”型人才培養和增強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所能達到的深度和所能取得的效果,取決於企業的“兩化融合”人才的能力,以及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提高企業人才水平,培育和增強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將大大促進企業“兩化融合”水平,實現企業綜合競爭能力的增強。

實現“兩化融合”的難點如下。

(1)對於企業來說,需要降低“兩化融合”實施風險,增加實施“兩化融合”績效。通過實施“兩化融合”,要切切實實地提高企業生產效率、改善企業生產經營績效、增強企業綜合競爭能力。要把實施“兩化融合”落到實處。對於企業來說,實施“兩化融合”是有風險的。因此,企業需要對實施“兩化融合”戰略進行重點規劃,落實保障措施,投入資金、技術和人才,以保證“兩化融合”順利實施並取得良好績效。

(2)轉變傳統的生產經營方式、傳統的思維方式等。“兩化融合”必將帶來企業生產經營方式的改變,通過與信息化的融合,催生出企業新型生產經營方式和可持續發展模式。在ERP實施過程中,就存在這樣一種說法,“三分技術,七分人”。“兩化融合”也一樣,要想順利實施並取得良好績效,三分靠的是技術,七分靠的是實施後傳統生產經營方式的轉變,以及傳統經營、管理思維方式的轉變,從而最終形成企業核心競爭能力。例如,雅戈爾集團通過實施“兩化融合”,改變了舊的生產、經營、管理方式,最終實現了企業經營模式質的飛躍。再如,青島紅領集團通過實施“兩化融合”,建成了覆蓋人類99%的正裝版型數據庫,數據庫包括西服上衣、西褲、大衣、馬甲、襯衣五大類近5億個版型,為客戶提供高級個性化MTM定製服務。這完全改變了青島紅領集團傳統的經營模式和經營思路。

實施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的方向包括:①計算機輔助研發、設計,研發、設計網絡化、智能化;②計算機集成製造、工業生產過程自動化;③企業經營管理信息化、辦公自動化、計算機輔助決策,如ERP、MIS、DSS等;④計算機模擬、仿真;⑤電子商務;⑥產品信息化程度的提高;⑦融合型產業發展,如數字內容業、汽車電子、太陽光伏等;⑧信息產業發展;⑨信息技術實現節能減排;⑩物流信息化;現代金融、支付體係;現代農業;信息化平台建設;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