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建立協同電子商務平台,推進電子商務發展,促進“兩化融合”。
(11)建立區域創新體係,推動區域企業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
(12)加快培育為地區經濟服務的“兩化融合”複合型人才。
(13)積極推動農村信息化建設。
(14)以信息化促進節能減耗,發展循環經濟。
(15)產、學、研一體化,發揮高校、科研機構在“兩化融合”中的作用。
當許多“麵”的“兩化融合”水平大幅度提升後,將帶動周邊區域“兩化融合”水平的提高和發展,形成梯度融合滲透發展的態勢,最終帶來整個國家層麵“兩化融合”水平的飛躍。
4.“體”的視角
當“線”、“麵”的“兩化融合”得到深入發展後,整個國家“兩化融合”水平將得到大幅度提升,國家工業化和信息化將得到深入發展,國家綜合競爭能力和綜合國力將得到增強。
從國家層麵來看,要對“線”、“麵”的發展加以規劃和引導,將“兩化融合”放到國家戰略層麵來實施和考慮,要將“兩化融合”實施績效作為地方政府工作績效的重要方麵來考量。
從黨的“十七大”報告對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發展的闡述,以及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大部委的成立,凸顯了黨和國家對“兩化融合”的高度重視。“兩化融合”已成為新時期國家工業化和信息化發展的重要戰略,將對我國未來的發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為使各地區、各行業“兩化融合”工作順利開展,國家主管部門開展了大量的相關工作。下麵,我們枚舉了其中部分的重要工作。
(1)加強戰略研究,深入思考工業、信息產業發展的具有全局性、方向性和前瞻性的重大問題,謀篇布局,明確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發展的目標與方向,指引地方、各行業“兩化融合”發展方向。
(2)努力促進“兩化融合”基礎——信息產業的發展,為“兩化融合”提供支持。
(3)加強與地方政府、各個行業、企業、高校、科研機構等各方之間開展全方位、多層次的合作與交流,形成“兩化融合”發展的合力,推動“兩化融合”深入發展。
(4)將政府引導與市場機製相結合,為“兩化融合”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促進信息產業的發展;促進傳統產業信息化改造,實現節能減排;大力發展融合型產業和先進製造業;積極推動信息技術與生產型服務業的融合等。
(5)采取多種政策調動各地各行業對“兩化融合”工作的積極性,以更好地開展工作。
(6)在全國範圍內建立“兩化融合”八大試驗區,鼓勵試驗區積極開展工作,爭取早出成效,多出成績,以期在全國其他地區推廣試驗區的經驗。
(7)製定產業調整和振興計劃,組織國家科研攻關項目,突破核心關鍵技術,增強產業和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實施知識產權戰略,加快建立國家創新體係。
(8)鼓勵國外投資,加強國際合作與交流,支持企業“走出去”。
(9)推動產業集群信息化公共服務平台建設等,努力提高中小企業“兩化融合”水平。
(10)出台《2006-2020年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快電子商務發展的若幹意見》等一批國家政策、意見,為“兩化融合”的實施保駕護航。
(11)密切關注各地區、各行業“兩化融合”的實施進展情況,對試點地區、試點單位進行調研和考察,適時召開會議對各地、各部門的工作情況做指導,引導下一步工作。
(12)開展重點行業企業“兩化融合”發展水平評估指標體係研究工作,以引導和推動“兩化融合”工作深入開展。
國家主管部門的大量紮實工作使得我國“兩化融合”工作得以有重點、有條理地全麵展開,“兩化融合”在全國全麵開花,並在不斷深入發展的過程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