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十四章 “兩化融合”實施體係(2 / 3)

在“兩化融合”實施過程中,信息產業是“兩化融合”實施的技術基礎,對各行業“兩化融合”的實施起到重要的支撐作用。國家信息產業部綜合規劃司司長莫瑋認為,集成電路、軟件、元器件、電子專用材料和電子專用設備儀器等核心基礎產業發展是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發展的關鍵所在;加快應用電子產業的發展是推進“兩化融合”的著力點;構建綜合信息基礎設施是加快“兩化融合”發展的重要支撐;促進信息服務業發展是實現“兩化融合”發展的迫切需要(莫瑋,2008)。信息產業技術水平的大幅度提升,以及信息產業自主創新體係的形成,將有力推動整個國家各個行業“兩化融合”的水平。

對於新興的融合型產業來說,要借國家“兩化融合”的東風,快速成長壯大,積極搶占國內外市場的製高點。同時要積極創造國內自主品牌,搶占國際國內市場份額,爭取做大做強。

製造業尤其是裝備製造業為各個行業提供裝備,是整個國民經濟的脊梁,是實施“兩化融合”的重點所在。製造業實施信息化改造,從而生產出新一代數字化、智能化、網絡化的技術裝備,提供給國民經濟各個行業,將促使其他行業勞動生產率的提高、競爭能力的增強,以及產業的升級。

對於鋼鐵、石化、電力、紡織、化工、建材、冶金等傳統行業,要重點實現行業能耗、資源消耗水平的降低,以及對環境汙染的減少。目前,我國傳統行業的能耗、資源消耗水平、對環境汙染的影響等都比國際水平要高,節能減排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仍是一項國家需要重點關注的任務。因此,通過這些傳統行業的信息化改造,實現節能減排,減少汙染具有重要的全局意義。

服務業是國家經濟增長的重要推動力,它連接著生產和消費,起到促進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發展的重要作用。與此同時,服務業吸納著大量勞動力的就業,是擴大就業的主渠道。通過信息技術來提升服務業的品質,可以使服務更便捷、更高效、更到位、更溫馨,更充分地體現服務業“以人為本”的理念。我們要充分提高服務業的“兩化融合”水平,尤其是物流業、商貿、金融等生產型服務業的水平,開拓網上教育、網絡谘詢、網絡服務等新的服務模式。

3.“麵”的視角

地方政府肩負著地方區域經濟科學發展、創建地方和諧社會重任。通過實施“兩化融合”,可以實現地區經濟增長方式的轉型,促進整個地區經濟保持快速增長勢頭,也是地方政府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載體。

因此,各地區需要根據自身特點、產業結構情況和地區比較優勢,大力推進優勢產業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進程,加快區域特色產業建設和發展。

各地方政府需認真分析、總結本地區在工業化和信息化兩方麵的優勢和存在的不足,擴大本地區優勢,縮小不足。具體來講,主要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麵著手。

(1)成立相關工作的組織機構,加強組織協調,統一指揮、部署“兩化融合”工作,製訂較為長期的“兩化融合”實施計劃。

(2)推進地區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為地方經濟和地方老百姓服務,讓社會成員都能享受到“兩化融合”信息社會的建設成果。

(3)做好“兩化融合”的宣傳、推廣工作和相關知識的普及。

(4)抓好重點示範項目,做好重點企業的試點、示範工作,以“兩化融合”試點示範區、“兩化融合”示範企業為龍頭,帶動整個地區的“兩化融合”全麵、深入地開展。

(5)提供相關培訓,積極開展國際交流合作活動,學習國外先進理念和技術,將其運用在“兩化融合”中。

(6)出台相應的扶持和保障政策,為企業提供技術支持,鼓勵企業實施“兩化融合”。

(7)根據本地區特點,圍繞本區域優勢產業和重點產業開展升級改造,推動產業升級。

(8)建設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公共服務平台,推動中小企業產業升級,帶動產業集群發展。

(9)完善地區“兩化融合”組織保障體係,發揮行業協會作用,建立非政府組織服務體係,開展第三方“兩化融合”服務,致力於形成政府、企業、第三方中介組織三駕馬車共同推進“兩化融合”的局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