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Landa
Landa是上海藍燈軟件科技有限公司開發的通用HR產品,用於製造業、連鎖零售行業、酒店行業、服務行業、人力資源行業及外貿加工進出口等眾多行業,也是許多國際酒店集團使用的產品,如喜達屋酒店集團的部分酒店。
2.石基HRMS
石基HRMS是石基公司開發的酒店人力資源管理係統,也是許多國際集團使用的產品,如萬豪酒店集團。
由於在HRMS領域不少酒店集團並沒有明確的標準,在許多酒店集團出現了“選擇性安裝”的現象,如洲際酒店集團和香格裏拉酒店集團。同時,集團酒店選擇HR軟件時存在一些自主性,如喜達屋酒店集團部分酒店使用了Landa係統,而部分使用了石基係統。
3.其他人力資源管理係統
國產軟件中,西湖軟件、中軟好泰、華儀係統等,均有人力資源管理模塊,同樣可以實現本章所談的管理功能,酒店可以根據企業需要進行選擇,以達到提高人力資源管理水平的目的。
【案例】
信息化:應對“用工荒”的利器
(原文發表在2012年3月《中國飯店》作者 穆林)
近年來,“用工荒”已經成為製約酒店業發展的關鍵難題,且情況越發惡化,長時效、多層次、大數量成為重要特征。麵對此問題,很多酒店采取“增加供給”戰略,希望招聘到更多的員工,紛紛拿出“法寶”:開拓招聘渠道、提高薪水、降低人員素質要求、提高食宿標準等,使得酒店員工支出占成本比例不斷提高。
但是,作為供給方,從院校的角度來看,“增加供給”戰略難以奏效,自2012年開始,高校本專科畢業生將進入持續下降期。以青島酒店管理學院為例,2011年畢業生數量達到頂峰1044人,2012—2013年,畢業生數量將減少10%。與此同時,受亞洲經濟回暖、中國出境遊數量激增的影響,學院境外就業渠道不斷開拓,出國工作的學生數量持續增加,兩方麵趨勢疊加,2012年、2013年,酒店管理專業畢業生將分別減少8.6%和13.6%(以2011年畢業生數量為基準)。
在供給已經確定的大形勢下,新酒店的開業勢頭依然不減,如喜達屋集團目前在中國經營70多家酒店,但是未來三年內該集團仍計劃在中國新開90多家酒店,平均每兩周新開一家。兩方趨勢綜合起來,必將導致酒店的用工環境持續惡化,酒店“用工荒”不但不會減退,反而會迅速惡化,這一趨勢在2014年年底前不會得到任何改觀。
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既然“增加供給”難以奏效,采取“抑製需求”戰略是解決用工困局的關鍵,而運用信息化的方法,減少用工人數可以成為許多酒店的選擇。
信息化推動商業模式變革和產業結構重組,減少用工需求
服務質量管理是酒店管理的重要內容,而許多國內酒店依然在使用“勞動密集型”的方法——明查、暗訪、星評、電話投訴,而國際聯號酒店則大多使用“信息密集型”方法——第三方外包,基於電子郵件的評估渠道,不但評估效果更好、時效性更強,而且大幅度減少人員需求。
此外,專業的評價網也成為行業發展的重要趨勢。比如,2012年1月29日下午,三亞市政府新聞辦稱:“今年春節黃金周在食品衛生、誠信經營等方麵,三亞沒有接到一個投訴、舉報電話。”可以看出,三亞的旅遊質量管理停留在“電話”階段,而最終遊客通過“第三方評價”的方式——微博表達了自己的不滿。所以,三亞“宰客”事件看似是一個價格事件,而其本質在於個別政府機構、企業運用信息化方法,實施顧客滿意度評估的能力不足。
借助信息化,製定更加精確、動態的人員編製方案
廣州某五星級酒店,2011年年底,將前廳部人員編製減少了3個,將西餐廳的人員編製增加了3個,而酒店做出這一變化的依據是運用勞動力效率評估軟件,對酒店運營情況的分析。可以看出,精確、動態的調整人員編製,提高酒店實際運營效率成為國際品牌酒店的做法,反觀許多國內酒店,很少動態調整人員編製,造成酒店內部的效率不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