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節 預訂係統接口(1 / 1)

一個完全集成的酒店信息係統為管理提供了監控前台和後台各種活動的有效方法,酒店業務的其他領域也可以從中獲益。盡管這些信息係統可以獨立工作,但如果它們建立與PMS的接口,這些係統就能夠更好地發揮其功效。接口使PMS可以訪問各種係統,而不需要改變PMS的主要結構。

本章將詳細敘述酒店管理係統的各種接口,其中主要接口包括:

(1)預訂係統接口。

(2)POS。

(3)電話接口。

(4)門鎖。

(5)客房控製(空調、燈光)。

(6)身份證掃描、公安上傳係統。

(7)其他(自助設備)。

以上隻是最常見的外圍係統,許多酒店還根據自身需要設立了更豐富的外圍設備,也需要PMS提供更加完善的接口,如顧客自助係統(Kisok)、視頻點播係統(VOD)等。PMS支持的接口種類和數量是PMS先進程度的關鍵指標,接口的多少也反映了酒店信息化的先進程度,例如:目前流行的OPERAPMS係統,分為全服務版(Full Services)、簡化版(Express)和精簡版(Lite)版本,這三個版本在功能上完全一樣,唯一的區別在於開放的接口數量,全服務版沒有數量限製,精簡版可以開放40個,而Lite版本可以開放20個。隨著世界各地的旅行者越來越習慣使用計算機,酒店行業信息化程度的不斷提高,這一領域將呈現快速發展的趨勢。

預訂是酒店業第一個實現信息化的領域,在1958年,喜來登就實現了電子化預訂,1969年PMS誕生後,酒店業把預訂係統和PMS係統的自動對接作為酒店預訂的基本功能,20世紀70年代流行的全球分銷係統(global distributions ystem,GDS)具備了自動接口的功能,各大酒店集團建設的集團中央預訂係統(centralres-ervation system,CRS)也具備自動連接PMS的功能,如萬豪酒店集團的MASHA、洲際酒店集團的Holidex等,大幅度降低預訂的工作量,提高了預訂的實時性。

但在中國,由於酒店以單體酒店為主,且中國酒店信息化的進程是“先有PMS,後有預訂係統(這裏的預訂係統主要指集團預訂和第三方網絡預訂等)”,所以許多酒店並沒有建立網絡預訂係統與PMS的自動接口,網絡預訂的背後依然需要人工操作,大幅度地提高了人工成本,也造成了預訂相應速度不及時、價格更新緩慢和房間數量不同步等問題。

預訂與PMS的接口,可以實現將預訂係統(包括酒店官方網站、第三方預訂平台等)與PMS係統自動對接,預訂係統的信息可以直接進入PMS係統完成預訂,從而實現預訂的無人化,預訂接口通常可以實現以下功能:

(1)新建預訂。

(2)預訂變更(通常必須將原預訂取消後再次預訂,以防止產生數據變更不及時的現象)。

(3)預訂狀態確認(依據客人入住與否可以分為入住CHECKED IN、取消CAN-CELED、未入住NO SHOW)。

(4)傭金自動計算。

(5)管理眾多網絡渠道,包括新興渠道的實時數據通信。

預訂係統接口優化了預訂的流程,大幅度提高了預訂的速度,同時也改善了客戶體驗。在這一技術背景下,集團預訂中心、區域預訂中心等管理模式逐步建立。另外,在預訂係統接口的建設過程中,由於預訂網站、第三方預訂平台與PMS分屬不同企業,係統的兼容性是最重要的指標,而雙向信息互通故障是最容易出現的問題,如萬豪MASHA係統經過多年的使用,但MASHA與Op-era係統之間的數據互聯依然不夠完美,從技術角度來看,預訂係統、PMS的融合開發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有效途徑,如MICROS公司(Opera的開發商)開發的OperaORS(opera reservation system)可以將預訂係統、Opera PMS和Opera S&C係統進行連接,另外北京中長石基公司開發的暢聯係統、上海德比軟件開發的DHotelier在兼容性方麵也有不錯的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