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病不防最終必成大患
很多人總認為自己有一個健康的體魄,怎麼會與疾病不期而遇呢?可是當疾病真正光顧自己時,卻又顯得手足無措,後悔當初為什麼不預先采取一些防護措施?天下沒有後悔藥可買,現在抱怨什麼都為時已晚!
記得上大學時的政治老師,突如其來地得了乳腺癌,她自己都感覺不可思議。平時談笑風生、活潑幽默的一個人怎麼會得上這種怪病呢?不過事實的確是如此,這種怪病就是發生在她身上了。因為她太愛工作了,每天除了工作就是工作,連老公和孩子都沒時間照顧,以致忽視了身體的健康。即使疾病已經到來,身體向她頻頻發出信號之時,她依然無動於衷,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致使病症到了晚期,發展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歸根結底,沾上這種病隻能怪他們對待自己身體的態度。太不在乎自己的身體了,不給自己的身體做主,能不生病嗎?實際上,很多人對待自己的身體都是同樣的態度,那就是亡羊補牢,而不是未雨綢繆,而且還理直氣壯、頗有不屑地認為小病無妨,小病隻是小兒科,扛扛就過去了。非要到後來大病到來才感到危機,這時不是事倍功半就是於事無補,非常被動。
試想一下,為什麼在狼來了才想起修補羊圈,而不在狼進羊圈前就去修補呢?如果能做到在大雨到來之前把一切防雨工作都做好,那疾病也肯定會繞道而行。因為病毒也是“欺軟怕硬”,你防護工作做得好,把防護措施細致到位,那疾病就怕你;如果你很懶散,對待身體也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那疾病就會乘虛而入。
對此,很多人可能又有疑問了:“說得簡單,疾病哪有那麼容易就被發現了啊?”的確是這樣,疾病在早期確實不易被發現。不過話說回來,這實在是因為你不了解自己的身體。如果你了解自己的身體,能聽懂身體的語言,就能在疾病還沒有到來、或是早期時發現它。因為我們的身體就是最好的醫生,它會在疾病來臨時發出緊急的信號以提醒我們。這些信號,就是疾病的早期症狀。它可以是由身體的病變部位直接表現出來,也可以是由其他部位表現出來,比如臉上起了痘痘,看似臉上出現了病變,實際上可能是身體上的器官比如肝髒出了問題。當然,其他器官也是同樣如此,看似此部位出現了問題,而真正的禍根卻是在其他器官上。千萬不能隻看到這些症狀本身,而應全麵考慮,這樣也就做到了未雨綢繆,防患於未然。
實際上,每個器官、每個部位都是休戚與共、息息相關的。當作為身體的主人,如果能及早知道這些,就不會受到病痛的折磨了。
無論如何都要及早重視身體的小症狀,這樣才不會釀成大患!
無論是男人還是女人,到了30歲,身體都在走下坡路,各項機能都在下降。雖然平時沒有疾病,身體也不會感到不適,但是環境一變化,或者受到一點點的刺激,身體機能就會發現異常,這說明身體並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健康。
30歲是個關鍵期,如果不從現在開始注意的話,將會影響到以後的身體狀況。健康都沒有了,即使賺了足夠的錢,那又有何用?擁有健康的身體確實是一筆寶貴的財富,沒有了健康,財富隻是存在銀行裏的一個數字而已。可是許多人正在不斷地透支自己的身體,平時小毛病不注意,沒有大毛病是絕對不會關注自己的身體的。久而久之,小毛病也變成了大毛病,直到身體真正支撐不住了,才想起去醫院治療,但已為時晚矣!
我們應該關注自己的身體,發現有問題就及時維修。其實,想讓身體健康很簡單,隻要每天多做一點點,不怕辛苦,肯運動,肯花心思,總是能得到的。實際上,身體不健康很多時候是因為生活方式不正確。隻要注意一下自己的生活,多關注一下自己的身體,保持健康的身體還真不是一件難事。
一個健康的身體應是:
1.吃得快
這類型的女人從不挑食,什麼都喜歡吃,但並不貪食,而且吃得適量,吃得平衡。當然吃得快並不是指吃得越快越好,隻有細嚼慢咽營養才能被充分吸收。
2.拉得快
人的身體每天都在產生垃圾廢物,所以應養成一個良好的排便習慣,定時、定量的排便,每天1次,最多每兩天1次,這證明你的腸道沒有疾病,是健康的。有的人對便秘的毛病不加以重視,最後卻釀成大病,甚至可能導致腸癌。
3.睡得快
上床後能馬上入睡,不做噩夢,也不易被驚醒。又能按時起床,起床之後精神抖擻,滿麵紅光,氣色絕佳。睡得快的關鍵是能提高睡眠質量,以解除疲勞感,讓身體的各項器官都得到充分的休息,增加免疫功能,但睡得快絕不是延長睡眠時間。
4.說得快
指反應快、思維敏捷,對任何事情都能以最快的速度弄得清清楚楚,講得明明白白,能夠全方位地理解和掌握別人的意思,這證明大腦功能是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