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章 腿腳上的語言你聽懂了嗎(2)(3 / 3)

四是中醫泡腳效果會更好。有些按摩店,在給客人泡腳時,總是會讓客人選擇備用的種類,有針對腎虛的,有針對氣虛的,還有針對婦科病的,實際上,這些泡腳的藥物都是些中草藥。我們不一定非要到按摩店去接受中草藥泡腳,在家裏同樣也可以做到。在泡腳時,加點中草藥,如果腎虛的話,加點當歸、赤芍、紅花等;如果有高血壓的話,那就加點菊花、枸杞、桑葉等;如果腳部皮膚幹燥的話,可加點桂枝、銀花、紅花等,這些對腳都有一定的保健作用。當然了,中藥泡腳隻是一種保健的方法,並不是治病的療法,所以不要把這種方法看成是救命菩薩,有了病還得去醫院就診。

腳是人體非常重要的部位,腳部養生有助於身體的健康。隻要經常刺激腳部的反射點,通過反射神經傳導,就可使血液循環活化。

經常搓擦:人們常說:足心宜常擦。因為腳心有一個很重要的穴位——湧泉穴。如果我們在睡前洗腳後搓50~100次,其熱度就能起到暖腎心、滋腎水、降虛火的作用,還可以防治高血壓、眩暈、耳鳴、失眠等,就是這一個搓腳心的小動作,對整個身體都起到了保健作用,所以我們要經常搓腳心。

經常走動:俗話說:“飯後百步走,能活九十九。”這說明經常走動對身體非常有益,因為生命在於運動嘛!不過,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自動化代替了運動,人們越來越缺少運動了。例如,汽車代替了步行和騎車;電梯代替了爬樓,雙腳失去了運動的機會,導致一些疾病的產生。代表性的職業有公司職員、管理者、醫師、律師等,這些人的一個共同特征就是整日“不動”,腳的運動量較少。如果很少動腳,不僅對腳部組織有影響,而且還會影響身體健康。據統計,人一天至少要走1萬步,這樣才有利於腳部功能的發揮。

保暖足部:俗話說:“諸病從寒起,寒從腳下生。”所以說,雙腳的保暖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它是預防疾病侵襲的重要措施。足是遠離心髒的器官,並受地心力的影響,血液供應少,血流緩慢,表層脂肪薄,保暖功能差,而且與上呼吸道,尤其是鼻黏膜有密切的神經聯係,所以腳部受寒會反射性引起呼吸道抵抗力減弱。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隻注意上半身保溫,而忽視腿腳保暖,常易患傷風感冒就是這個道理。健康的腳部溫度應該是腳尖在22℃左右,腳掌在28℃左右,溫度過高或者過低都表示不健康。如果腳掌溫度過低的話,則是腎虛症狀;如果腳尖溫度過低,則有可能是頭部疾病,如失眠、頭痛等;如果全腳過涼,則是氣血雙虛的症狀。所以要注意腳部保暖,雙腳的保暖對人體健康是很重要的。

經常按摩:經常用雙手按摩腳的各個部位,並對其進行適當的刺激,可使血液循環活化,整個身體也會感覺到舒暢,能達到美容腳的功效,像腳部皮膚問題,比如扁平疣、毛囊炎、癤瘡、痤瘡、濕疹等皮膚問題都能得到有效改善。

一日一洗:民間流傳著一種說法:“足是人之底,一夜一次洗。”用熱水洗腳,既能清潔雙腳,又能保持腳溫,防止寒從腳底入侵,還能促進血液循環,保證人體的健康。因此,洗腳是很好的養生保健措施(具體的內容在上一節已經介紹,這裏不再贅述)。

經常曬腳:經常在太陽底下曬曬腳心,有利於強身健體。或早晨,或傍晚,脫掉鞋襪,將腳心朝向太陽,曬20~30分鍾,進行“腳心日光浴”,對貧血、鼻炎、低血壓等疾病有較好的療效。另外,經常用木棒輕輕捶擊腳心,每次50~100下,直到腳心產生酸、麻、熱、脹的感覺,這樣能促進血液循環,有健身防病的功效。

我們可以認識到人體雙腳確實能左右人體的健康,所以腳部的保健不可缺。平時,多愛護、多保養我們的雙腳,就等於是在保衛我們身體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