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多親近樹木花草
植物能製造出氧氣,所以它能改善空氣質量,增加室內氧氣的含量,吸收空氣中的汙染物質。因此,在室內多種植幾盆盆栽,既可改善環境,又能淨化空氣,讓肺部吸入更多、更新鮮的氧氣,從而使肺部更加健康。
6.主動咳嗽+深呼吸
你知道嗎?每天都有很多灰塵、金屬微粒等有毒物質通過呼吸進入肺髒,成為損害肺髒的伏兵。而主動咳嗽實際上就是一種保護行為,能清除呼吸道的異物或痰,保持肺部清潔,增強肺部免疫力,保持肺活量。另外,需要練習如何深深地完全地呼吸。深呼吸會帶給我們什麼益處呢?首先能增強肺部功能,還能將毒素排到體外,又能緩解緊張。所以,主動咳嗽+深呼吸=洗肺。
養好脾,才能更健康
脾是人體五髒之一,它和胃一樣,同稱為人體的後天之本。但胃的任務就是接納、消化食物,而脾的任務則是負責運輸以血液組成的營養精華成分到全身各處,因為食物經脾消化、吸收後轉化成身體需要的營養物質,脾將這些營養物質輸送給肺,散布給全身,以營養五髒六腑及各組織器官。所以說,脾才是血液的真正製造者,它不僅造血,同時它還管理控製著血液,讓血液時刻沿著規定的路線運行。因為脾含血量比較豐富,也能夠向其他器官及時補充血液,所以脾又被稱為“人體血庫”。
可以看出,脾是人體器官中很重要的一個器官,如果脾髒不健康,則勢必影響脾胃的消化和全身各處對營養精華的吸收,所以說,脾髒與人體的健康有著密切的關係。
一是脾氣足,則精神旺。如果脾氣足的話,氣血就能貫通全身,這樣整個人看起來也變得神清氣爽。如果脾氣虛弱的話,整個人看起來也是萎靡不振的樣子,一點精氣神都沒有,這種類型的人一般都有精神抑鬱的症狀。
二是脾氣足,則無淤斑。我們知道,脾髒不僅造血,脾髒還管血。當脾氣足時,血液會按照規定的路線運行,不會出現淤斑。當脾氣過於虛弱時,血液會溢到脈管之外,有的人會皮下出血形成淤斑,而有的人則會出現血流不止的現象,還有的人會出現“血汗”,即流出的汗液為紅色。
三是脾氣足,則唇色正。中醫學認為,脾開竅於口。如果脾氣足的話,則唇色紅潤健康;相反,如果脾氣不足的話,則唇色蒼白粗糙,甚至還會出現紫嘴唇或者黑嘴唇。
四是脾氣足,則臉不腫。一般來說,腎虛引起的水腫在腿腳,而脾虛引起的水腫則在臉部。
另外,如果脾氣不足,氣虛不能攝血,則出現皮下出血、便血、尿血等。
所以說,一定要注意脾的保健,脾健康了,氣血才會健康,整個身體才會健康。
脾胃好不好,往往反映在進食和消化功能上。仔細觀察一下,脾髒好的人,看上去往往就會顯得氣血充足、容光煥發,那些脾髒不好的人,看上去則精神不振、沒有活力,整個身體都好像在發“虛”。有以下症狀的人最需要養脾:腹脹、腹瀉、倦怠、遺精、白帶多、氣短、懶言、韌帶和肌肉鬆弛等。對於這些人來說,脾的保健十分重要。那麼,脾髒到底該怎麼保養呢?這是每個人都應該了解的。
一是飯後散步易於養脾。俗話說,飯後百步走,能活九十九。絕大多數長壽老人都有飯後百步走的良好習慣。當然,身體中最直接的受益器官就是脾胃,因為飯後散步有助於加強脾胃的消化功能。但很多人吃完飯後就習慣於躺在沙發上或者床上,這對消化功能極其不利。古代即有“飽食勿便臥”、“食飽不得急行”的說法。所以說,應該把飯後散步培養成一種習慣。
二是飯後摩腹護脾。每當吃完飯之後,仰臥在床上,以臍為中心,用手輕輕地按摩腹部,按順時針方向自上而下、自左而右,重複多次,這也是一種養護脾髒的方法。實際上,這種按摩有利於促進血液循環,使氣血運行暢通無阻,防止脾胃氣滯,暢達脾胃氣血。隻要持之以恒,對脾的保健非常有益。
三是少食冷飲和瓜果。在炎熱的夏天,常用冷飲和瓜果來解熱消暑。可是,你知道嗎?瓜果和冷飲性寒,雖然能解一時炎熱,卻極容易損傷脾胃,影響消化功能,進而出現不思飲食、全身乏力,甚至消瘦等現象,應盡量少食冷飲和瓜果。
四是音樂助脾法。我們知道,音樂可以使人心曠神怡、心靈徹底放鬆,也可以使人忘掉傷心的事情,盡情地回歸到本我。不僅如此,音樂還可以改善脾胃功能,促進胃腸蠕動。隻要有閑暇時間,就應給自己放一放音樂聽聽,讓自己放鬆一下,緩解一下緊張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