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走向文學,能夠給予人以生命啟示;人們走向文學批評,因為批評能夠帶給他思想,因此,批評家必須具有深刻而富有批判性建設性的思想。批評家是會思想的人,他從存在思考,從曆史思考,依靠思想的本能理解生活。批評家必須建立起堅定的思想價值信仰,這些思想,往往從生命經驗中來,從思想的曆史學習中來,但它畢竟不是思想論證本身。相對說來,批評家的深度思想,並非來自批評自身,純粹的批評家,很難提供獨特的思想經驗,批評家必須是思想家,或者說,批評家必須向思想家學習。批評家的思想學習很重要,它可以彌補批評自身的思想局限,批評家的本源思想,往往出自生命本身的思想感悟,而不是邏輯的哲學的批判重建。批評家的思想學習,應在哲學曆史文化宗教政治多維視野中展開,所以,文學批評需要多學科的思想支持。哲學思想,對於文學批評來說,不僅具有方法論的意義,而且可以幫助批評家反省生活。按照哲學的思想重新理解存在論和價值論,有助於建立文學自身的生命價值信仰,特別是從政治哲學思想與觀念出發,更能深刻地把握生活的真理,更能顯現生命存在的自由真理。文學批評,必須關注政治問題,因為文學與政治的自由討論,涉及人權、平等、民主、自由等現實可能性問題,它涉及社會公平和社會理想,涉及社會自由與社會秩序問題,所以,從政治出發理解文學,就具有特別的意義。文學批評,還需要關注宗教問題,因為這涉及生命信仰,宗教維度的思考,可以超越現實生活的困境,使生命在神聖超越中獲得精神的安寧。
總之,批評家必須能夠理解真正的文學,解釋文學的審美創造與生命真理堅守所具有的意義。“文學評論”,必須建立審美的尺度與曆史的尺度,通過新文學與舊文學之辨,通過真文學與偽文學之分,確立文學在文明生活中的真正意義。批評家必須對文學有真正的理解,人們皆能對文學形成個人評論,但每個人的批評受製於他的文學修養。個人的文學修養越豐富,對文學的要求越高,對文學的判斷越接近美善的標準,相反,文學修養低,對文學的要求,對文學的評論就不太準確,所以,文學批評必須強調真正的審美尺度與思想尺度。文學批評的標準,必須建立在已有的經典作品之基礎上,必須以最經典的作品或生命的真理作為文學的內在價值尺度。文學批評,必須是職業的,雖然批評家不能要求低的文學批評服從高的文學批評,但是,真正的批評家所具有的思想尊嚴,要求批評必須具有高超的水平。批評家不是普通讀者,而是職業讀者,是充滿思想活力的人,從這些方麵來說,成為真正的批評家是不容易的。真正的批評家對文學有著真正的貢獻,它保持著文學的純正興趣,保持著批評的自由,保持著思想的地位。真正的批評家,讓人們對真正的文學批評充滿了信任,對真正的文學藝術充滿了興趣。批評家是思想家,是智慧的人,但是,批評家並非總是如此。很多批評家,受製於自己的思想文化局限,甚至,成為真正文學的絆腳石,所以,批評家在文學批評過程中,不斷走向成熟,這是不斷進行思想超越的過程,不斷揭示真理的過程。唯有如此,批評才充滿希望,所以,主體性的自由人格精神,對於批評家來說格外重要,他最好是真正自由的詩人或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