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4後現代視野:走向思想與存在深處的先鋒文學批評
文學批評解釋的深度模式,是思想模式,是思想的永遠自我超越。文學批評解釋,作為批評家的生命文化活動,具有獨特的價值,它使得文學與人生的意義,在對話式的話語交流中得到了延伸。相對而言,批評是無時不在的,這就使得批評自身具有平常性,批評之不能獲得深度,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批評的價值和文學的探索。因此,尋求文學的創造性和批評的深度精神表達,一直是批評努力的方向和目標,事實上,真正獨立深刻而自由的批評,總想擺脫外在的流行的思想意念的幹擾。尋求個人的思想的自由表達和生命的深入探索,是文學批評的深度模式追求,實際上,就是獨立自由的精神模式,是麵向心靈深入心靈融化心靈永駐心靈的精神活動。具體說來,文學批評的深度模式,可以在這樣幾個維度上予以展開,即堅守文學的“詩性綜合解釋方法”,尋求文學與精神科學的內在契合,這樣就可以建立批評的“曆史文化解釋模型”。批評的生命哲學解釋模型,批評的宗教精神理解模型,批評的社會生活理想與道德解釋模型,是深度文學批評的可能性展望,這些深度批評解釋模型,建立在對文學批評的曆史現實和精神可能性的深入把握之上,因此,批評的深度模型,必然具有實踐可能性和思想可能性。
建立批評的曆史文化解釋模型,是文學批評的精神深度追求,文學皆有自己的曆史時代性特征,一般說來,當代性文學批評較難運用曆史文化解釋模型。這並不是說,當代性文學作品完全不能運用曆史文化解釋模型,例如,曆史性的當代文學作品,就需要曆史文化解釋模型,而是說大多數文學作品較難運用曆史文化解釋模型,因為它本來涉及的就是當代性生活。如何運用曆史文化學的批評模型?批評者需要對作品所涉及的文化自身進行價值評價,要真正理解這個特定時期的中國文學,就不能完全脫離特定的中國文化曆史。文化曆史解釋,離不開民間文化與精英文化,時尚文化和外來文化,在文化中,可以自由地展開人的心理文化結構的描寫和分析。文學與民族文化息息相關,它是民族文化精神與現實生活自由的描繪,從文學與文化的關聯中,我們能夠自由地建構文學與民族文化的內在精神聯係。在文化曆史解釋中,可以形成對民族文化的積極與消極價值的深刻理解。
建立文學批評的生命哲學解釋模型,是文學批評的深度解釋方式,它需要對生命有偉大理解和偉大熱情。批評源自於藝術,藝術源自於生命,所以,批評需要回歸生命,回到生命的批評,最具有藝術的力量。建立文學批評的宗教精神理解模型,也是文學批評的深度解釋模型,它不僅有助於生命的探索,而且有助於生命價值信仰的確立,宗教對人生有偉大的理解,它具有獨特而深刻的思想與價值觀念。建立文學批評的社會生活理想與道德解釋模型,是具有深刻社會生活意義的解釋模型,它不僅建立了文學與活生生的社會現實之間的曆史關聯,而且真正能夠表達作家與批評家的社會理想和社會責任感,從而真正實現“批評的正義追求”。文學批評,必須擺脫一切工具性的操縱,必須擺脫一切虛假的意識形態的操縱。批評必須正視真實,表達生命的正義和社會的正義,這樣,批評就是真正的良知代言方式。一切麵對精神麵對真實麵對生命麵對心靈的批評,必然具有自己的精神深度,這是文學批評的永恒價值所在。隻有深度的批評,才能淌過曆史的河流,並在人類的心靈激起浪花,文學批評的深度模型,是精神文化模型,而不是形式美學分析的模型。
批評文本的創建,從根本上說,是思想意識活動,因此,如何構建批評的深度,批評的方法論選擇顯得極為重要,例如,文學的曆史批評,文學的哲學批評,文學的審美批評,文學的語言學批評,文學的社會學批評,文學的文化人類學批評,等等。不同的批評方法,有不同的批評效果。文學的哲學批評的基本範式與可能是什麼?海德格爾、阿多爾諾、許萊格爾、尼采等,皆是哲學批評的模範。現在的問題是:他們如何構建了思想的深度?在對弗蘭克教授的哲學批評有了深入認識之後,可以發現,“文學的哲學批評”並不注重文學作品內容的還原。審美還原工作是哲學批評所不屑的,他們注重思想問題本身的理論延伸或思想史延伸,他們極為注重思想本身,隻是借助了文學的基本事實設定了哲學的思想目標。如果說,海德格爾在荷爾德林詩歌的批評中有所還原,或者說,對原始文本的內容有所關注,有所保留,那麼,真正的哲學批評,隻是將詩人或作家予以抽象,或者從詩人的形象與思想精神中引發思考。文學批評文本的自由,主要表現在創造詩意文本還是哲學文本上麵:“詩意文本”,給文學批評帶來審美的自由;“哲學文本”,則給批評帶來思想的歡樂。至於文學的曆史考證性文本,應該從曆史學意義上理解,不應從文學批評意義上理解,因此,文學批評的本文創建,主要是詩意本文與哲學本文的創建問題。文學批評詩意文本的創建,是文學批評的正宗,這是文學批評最主要的任務,我們就是要激發情感,解放想象,創造歡樂,這是文學的根本任務,也是文學批評的根本任務。文學批評的詩意文本的創建,應該構成最主要的批評力量,但是,也應注意,文學批評要使文學不斷走向深入。文學批評的哲學文本創建極其重要,就當前或曆史的中國文學批評格局而言,在批評的哲學文本創建方麵顯得很不足,因此,文學批評哲學文本的創建,應該作為批評事業的崇高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