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HP(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又稱層次分析法。層次分析法是由美國著名運籌學家、匹茲堡大學教授Saaty於20世紀80年代創立的。由於它在處理複雜問題上的實用性和有效性,很快就在世界範圍內得到普遍重視和廣泛應用,其應用遍及經濟計劃和管理、教育、醫療、環境等領域,涉及決策、評價、分析、預測等多種問題。這是一種定性和定量相結合的、係統化的、層次化的分析方法,是一種用於可處理複雜的社會、政治、經濟、技術等方麵決策問題的分析方法,尤其對於高校預算這樣的多目標、多方案的決策評價,這種方法可以有效進行處理。
7.3.4 高校預算績效指標評價體係的內涵
高校預算績效指標的評價是一個多目標的係統,這一係統可以按層次分析法的思想,以動態的管理要求為對象,建立以績效評價為核心的評價係統,全麵揭示高校財務資金運行狀況。因此,構建高校預算績效指標評價體係可以使用平衡計分卡評價體係和關鍵績效指標體係相結合的方法,借鑒英、美等發達國家高校預算績效指標體係的做法,根據層次分析的思想,首先將高校內部的部門按職能劃分為五大類,然後將學校的預算總目標劃分為基本預算和項目預算兩大層次,最後再在這些層次中選取若幹個關鍵績效指標,對各部門的預算執行結果進行彙總加以評價。
7.3.4.1 高校內部的部門分類
高校預算績效評價主要是以部門為依托,以部門為基礎單元進行績效預算編製、執行、控製和評價。高校的部門一般可按職能分為五大類。
(1)以教學工作為主的院、係、教研室;
(2)以黨務、行政管理為主的部、處、辦公室;
(3)以科研工作為主的處、所、實驗室;
(4)附屬單位(如附屬醫院、校辦經濟實體);
(5)提供後勤服務的集團、公司。
其中前兩類部門的工作業績不宜采用貨幣計量,但仍可進行量化;後三類部門主要采用貨幣計量確認業績,用產出與經費投入之比衡量效率,其中為學生服務的收費項目采用校內計價核算。
7.3.4.2 部門預算績效指標的確定
高等學校實行預算績效評價,就是使預算管理的出發點和著眼點轉移到部門,以部門為依托,圍繞加強部門預算績效管理形成一個更為開放和宏觀的預算績效管理係統。
(1)基本支出預算是為保證學校正常運轉,完成日常工作而編製的年度基本支出計劃,其內容包括人員經費和日常公用經費兩部分。對於人員經費預算要按在職職工、離退休人員、學生的數量與結構、支出定額以及各種補貼的支出標準和補助比例進行測定。對於公用經費要根據教學院係、行政單位、管理部門、後勤部門等經費性質不同,實行分類分檔管理。教學院係按學生人數、層次采取日常維持費、教育實習費、實驗實習費、專項補助費等綜合定額與專項定額相結合的方式確定;黨政機關、純行政處室和職能處室等根據部門職責範圍不同,製定不同標準的分類分項定額,並對職能處室的特殊支出如引進人才、學科建設、教改項目等,實行專項、補助專項核算;後勤經費區別社區管理,校園保潔、水、電、暖消耗,按經費的不同用途,分別按學生人數、保潔麵積和實際成本消耗,采取不同的取費模式和取費標準確定。
對於預算績效評價指標設定,針對上述五類單位的不同,設立生均培養成本、生均後勤支出、生均圖書經費支出、行政管理部門支出總量增長率、消費支出與業務支出結構指標、設備運營成本指標等經濟指標,設立學生考試合格率師生比、工作效率、職工結構、校園案件率、師生滿意程度等社會效益指標。
(2)項目預算是高校預算的重要組成部分,關係著高校的持續長遠發展。項目經費預算確定,要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和學校的長期發展規劃,對項目立項的可行性進行研究,運用“成本—效益”分析法,組織專家從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近期效益和長期效益方麵對項目預期產生績效結果進行實事求是的科學評審預測。根據項目輕重緩急,編製三至五年的中長期項目備選規劃預算,每年視學校財力情況,選定實施項目,編製年度項目預算。
項目支出績效考核指標設定,針對基本建設、實驗室建設、學科建設、隊伍建設、基礎設施改造等項目,設立基本建設計劃完成率,實驗室設備利用率,國家重點學科、一級學科、二級學科增長率,博士生、碩士生、教授、副教授青年教師人數各占教師總數的比例等社會效益指標。以“成本收益率”為宗旨,設立考核項目投入使用增加的收入或節約的成本的經濟效益指標,以及評價項目的工程技術、施工效率和施工質量的項目投資評價指標。
在預算績效指標評價體係中,有時難以根據計劃多重目標界定“成功”標準。如何應用評價結果修訂計劃、從利益相關者獲得信息的準確性問題;如何促進評價結果為政策製定者使用;如何確保評價反映了對理論和政策良好的理解、采用更好的評價模型、工具和數據等問題,都需要在實踐中采取一定的對策與措施以提高預算績效指標的評價效果。
總之,與高校辦學水平綜合評價和教學評價相比,預算績效評價在高校的實際應用尚處於探索階段,相關的研究比較少,實際操作中麵臨的問題還很多,尤其是由於學校類型不同、層次不同,還難以拿出統一的各項指標評價標準。但實際開展預算績效評價時還有很多工作要做,如預算績效目標的確定和分解問題,尤其是已有資產的計價問題,校內服務項目的收費問題,產出的數量化計量問題等,這些問題還需要廣大理論和實際工作者去進一步探索和完善。但可以肯定的是,在高校中運用本評價指標體係有助於各個部門按照成本效能、效益效能、水平效能原則優化配置資源,大大提高預算績效評價結果的準確性,對於高校合理分配有限的資金、提高資金運行效益有著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