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的網絡財務係統已得到廣泛應用,全國大部分企業和行政事業單位都建立了相應的網絡網絡財務係統,網絡財務係統的應用大大提高了企業的工作效率。但是對於財務分析卻做的不多,或者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無法實現財務信息的共享和充分利用。與此同時,網絡財務分析係統的使用,可以降低企業的經營風險,提供大量有利於決策的財務信息,提高領導的決策能力,為企業的發展帶來舉足輕重的作用。然而,隨著電子商務和計算機網絡技術的發展,網絡財務分析係統又麵臨著新的挑戰。由於現有的財務分析係統在設計方法和實現技術上還存在不少問題,例如智能水平較低,不適應電子商務,缺乏有效的決策支持與優化能力。所以,亟待研究新的網絡財務分析係統。
7.4.1 智能網絡財務分析係統(INFAS)的設計思想
為了適應知識經濟時代電子商務和網絡市場的形勢,提高網絡財務分析係統的智能水平,需要研究開發新一代的網絡財務分析係統。為此,我們在現有網絡財務分析係統與人工智能相結合的基礎上,提出了建立智能網絡財務分析係統(Inte11igent Net Finance Ana1ysis System,INFAS)。其主要設計思想如下。
7.4.1.1 集成化
通過方法集成與技術集成,實現功能集成。INFAS不僅具有財務分析的功能,而且具有決策支持、信息管理、財務處理及信息發布等集成功能。INFAS的集成使係統一體化功能的多樣性和基於Web功能的不斷擴充。企業內部的產、供、銷等信息通過Internet發布。雖然目前的網上交易還未被人們普遍接受,但是隨著電子商務的發展,企業一定會向網上采購、網上訂單、網上交割的方向發展。到那時,采購人員不必到生產地點去,隻要在計算機上便可采購到如意的商品或原料;貨款也可不必用支票、彙票支付,而是直接通過網上劃撥相應的款項;同樣產品的銷售通過網上訂單和網上購物即可完成。因此,隻有企業內部的產、供、銷通過Internet形成信息一體化,將網絡財務分析係統的信息發送到基於Web的網上信息發布係統,才是可以信賴的信息,從而實現企業信息化、現代化的目的。
7.4.1.2 協調化
采用廣義管理模型、智能優化方法、多媒體人機智能接口和多庫協同軟件等智能管理係統的關鍵技術,設計和實現INFAS,不僅可以為單位管理決策人員提供友好而自然的人機界麵,還可以實現人機合理分工、人機智能結合、提供計算機智能分析的會計人員協同工作環境,實現基於廣義模型和智能優化的協調管理。
根據上述設計思想,INFAS的基本解決方案。
7.4.1.3 智能化
網絡財務分析係統的智能化是將基於資料與模型的傳統係統與基於知識的模塊相結合。它主要包括如下內容。
(1)操作過程智能化在接收資料和信息的輸入過程中實行智能化,從而使操作過程更加簡化、方便。
(2)業務分析智能化業務分析的前提是業務的分類,會計核算中的一級科目有幾十個,明細科目有幾百個,目的之一就是為了分析。目前國際上流行的是一種新的理論——業務流程重組(BPR),指的是會計業務除了傳統的流程之外,還可以隨時根據需要,進行若幹次的重新組合對其進行分析。
(3)決策支持智能化就是在決策過程中,將人類的知識、經驗、創造性思維、直覺判斷等能力,用計算機語言來表達,模擬人腦來進行決策。
在係統設計和實施過程中,將人工智能、神經網絡、模式識別、機器學習、知識發現、知識挖掘和麵向智能體的方法和技術以及Power Bui1der 數據庫應用程序開發工具應用於INFAS 設計,提高網絡財務分析係統的智能水平,特別是從大量以往的成本、費用、收入等資料和市場信息中發現知識以及適應國內外市場形勢和科學技術進步的自適應學習功能。
7.4.1.4 網絡化
計算機網絡技術是當今世界發展最快、使用最廣泛的技術之一。一方麵,在如今的信息時代,信息的流量越來越大,需要處理、分析的資料越來越多,以前單用戶處理的財務分析軟件往往無法滿足需要,而網絡財務分析係統所提供的聯機、信息共享等功能,使得這一困難變得十分容易解決,所以財務分析走向網絡化將成為必然的趨勢。另一方麵,財務分析軟件的網絡體係結構也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的發展而發展,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前是使用微機局域網的文件/服務器(F/S)模式,90年代中期以後從F/S結構發展到基於兩層客戶機/服務器(C/S)模式,接著又從二層C/S模式發展到多層C/S模式,最後又發展成為新的瀏覽器/服務器(B/S)模式。C/S模式可以解決分布式處理,網絡負擔小,可建立大型網絡;而B/S模式則適應跨平台的應用,可解決多網絡、多結構的分布式處理,尤其是能很好地支持Internet/Intranet/Extranet。可以預見,隨著企業信息化進程的推進,網絡財務係統的體係結構將會轉向采用多層C/S模式和B/S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