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校院兩級管理體製改革是建立高校預算管理係統的根本保證《高等學校財務製度》的頒布和實施,確定了“高等學校預算是指高校根據事業發展計劃和任務編製的年度財務收支計劃”,高校預算是大收大支的全口徑預算,它打破了原有預算內、外界限,打破了學校一級是否可支配的界限,要求高校預算涵蓋高校全部收支。它反映的是學校全部資金收支計劃,建立的約束不僅僅是校級預算約束,還有二級單位的預算約束。
實施校院兩級管理模式,高層管理者主要是運用預算管理係統通過科學、合理的預測製定目標,並對預算目標的實施情況進行嚴格的考評。目標通過預算編製得到具體的落實,預算目標的約束作用與學校的激勵機製相配合,進一步激發預算執行者的工作主動性。一般情況下,預算一旦編製完成,具有一定的剛性,是不能隨意修改的。在實施過程中,預算是限製和約束執行者行為的標準,推行該模式使高層管理者從事無巨細的管理事務中擺脫出來,管理方式由直接管理轉向間接管理。
(4)科學的監控評價體係是建立高校預算管理係統的必要手段預算體係建立起來,預算指標分配下去,如何評價預算執行情況成為預算管理的一個難題。很多人由於受傳統計劃經濟的影響,隻重視成本費用的支出,不關心與成本費用支出相關的效益,預算指標的完成程度成了反映預算執行情況好壞的唯一標準,其結果必然導致一些部門編造各種理由要錢花錢,甚至出現有的部門要了錢卻花不出去的情況。結果學校預算年年增加,但是效果卻不盡如人意,或者相應的效益難以體現。
預算監控和評價作為高校預算管理的重要環節,通過預算監控強化預算的約束性,如果缺乏有效的預算監控,再好的預算計劃也難以達到預期目的。我校通過設置“預算撥款”和“預算分配”兩個會計科目實現預算控製,“預算分配”記錄學校的年度預算和調整情況;“預算撥款”科目反映各部門的預算指標,控製部門支出,防止隨意超支;“預算分配”與“預算撥款”科目具有獨立的對應關係,在使用過程中不與其他的科目發生關係,保持了會計核算體係的完整,而達到預算控製的目的。預算指標評價體係是預算執行效果的真實體現,通過對預算收入、支出完成情況的分析評價,一方麵能夠揭示高校多渠道籌資能力、資金配置的合理性及使用效益;另一方麵可以考核各責任部門對預算收支任務的完成情況,分析影響預算完成的主客觀因素,落實責任,嚴格獎懲,促進全員預算參與意識的提高,維護預算的嚴肅性。
利用上述的設計思想方法和實現技術,我們開發並實施了高校預算管理係統。係統使用了ASP(Active Server Page)作為開發工具,數據庫采用SQL Server2000和Web瀏覽技術,結合單位的實際需求情況,在確保係統安全和可用的前提下,充分考慮到易用性和可維護性,著力於克服傳統預算方法的缺點。該係統體現了現代化的管理思想、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的有機結合,充分發揮了高校預算信息資源的作用,基本上實現了預算工作無紙化、規範化、網絡化和標準化,為學校決策提供更加迅速準確的信息。整個係統具有體係結構清晰、合理,技術先進,運行安全可靠且具有良好的可擴展性和可維護性等特點,有效地解決了學校預算中的實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