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寄語母校—呼和浩特第一中學(3 / 3)

要懂得“千裏之行始於足下”的道理

這是一句老話,但它是至理名言,是樸素的真理。作為一個過來人,我深刻理解中學教育的重要性。我們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形成以及知識的積累都是從中學開始的。因此,中學是心靈和知識的重要啟蒙階段。良好的中學教育,能為你下一步係統的學習深造、豐富自己的知識、自主地進行專業探索和實踐,奠定一個好的基礎。許多人的經驗表明,日後的專業成就、適應社會和適應不同工作崗位的素質能力,是在中學開始形成,又在大學不斷鞏固和發展起來的。我這段話的結論是,“當下”的力量是巨大的,要珍惜今天的寶貴時光,光陰切不可虛度,更不可誤用。多彩的世界,給我們每個年輕人都設計了一條獨特的人生之路。路在何方?要自己去尋找。有人說,尋找是一種磨煉,也是智慧和能力的積累。要想今後成就一番事業,做一個對國家對人民有用的人,今天必須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去走,不忘那句老話,“千裏之行始於足下”。

“做最好的自己”

這是一句在當前勵誌類書籍中常用的話。今天當學生,明天當科學家、當國家幹部、當企業家、當教師、當工人、當村官、當服務員,都用得著這句話。不管做什麼,都應力求亮出自己最美好的一麵。我們經常議論什麼叫成功,但往往忽略或誤解了成功的真諦。有人把成功與“富有”、“當領導”、“當企業高管”、“當公眾人物”之間畫上等號,加上媒體對某些所謂“成功人士”的炒作,使成功的含義嚴重扭曲,也造成我們不少年輕人在價值取向上的迷茫和背離。

我同一些朋友和專家坐在一起時也討論過這個問題。大家有三點共識:一,每個人的成功都是獨特的,不能簡單地複製別人的成功。隻要做到“最好的自己”,就可以打出高分。二,真正的成功要看他的業績是否對社會有益,要看他的成功是否靠誠信原則和優秀的人品取得的,要看他的成功是否通過自身的勤奮和虛心與他人交流實現的。三,要想事業成功,必須先把書讀好,中學的書、大學的書、工作崗位上的書,都要學好。提高和充實自己最好的途徑是學習、學習、再學習。要想成為一個出色的、有成就的專家、學者、企業家、教師、社會工作者或部門領導,就要從學生時代開始,努力培養自己的個人素質以及與人相處和處理問題的涵養和能力。不要盲目與別人攀比,也不要有擔心別人走在你前麵的不健康心理,而要認認真真學習,踏踏實實做事,從真正的成功中享受人生的樂趣,贏得幸福。

值得永遠崇敬和記憶的是教過你的老師

我不是教師出身,但我的人生來了一個有意義的輪回。在多年機關工作中,我常以“教師”的麵目出現,給年輕同誌作過多次講座和報告。現在,我正式應聘成為一些高校的兼職教授,不定期去講課。搞了幾十年外交,現在又當起了老師,到處奔波,樂此不疲。教師是個受人尊敬的職業,應該向他們致敬。教師不僅教學生知識,而且塑造學生的品德,教學生如何做人做事,從而贏得學生的信任和仰慕。師資質量的提升,直接反映在學生質量的提升上,嚴師出高徒。

我曾在武漢一所高校參加活動,討論素質教育問題。老師們說,素質教育問題多年來一直在討論、爭論,但至今仍沒有很好解決。辦學理念、管理體製、師資質量等方麵存在諸多問題。這一切我過去很少接觸,但我一直認為,說到底,教育、人才是國家振興和發展的關鍵。

母校今天可喜的變化令我驚歎,母校教書育人的巨大成績令我驕傲。作為一名老校友,祝願母校——呼和浩特第一中學的明天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