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日邦交正常化25周年之際的1997年11月,李鵬再次訪日。他從日本政界右翼勢力抬頭、年青一代對華缺乏認知的現實出發,與時任首相橋本龍太郎和政界其他人士坦誠交換意見,強調應加倍警惕任何給中日關係帶來的幹擾。這次訪問對穩定和發展中日關係具有積極意義。
5年裏,隨著國際形勢的發展,全球性和區域性多邊外交空前活躍,為我國對外工作開辟了新的廣闊舞台。江澤民出席聯合國成立50周年特別紀念會議(1995年10月),出席曆次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等一係列重要國際會議;李鵬先後出席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舉行的聯合國社會發展問題世界首腦會議(1995年3月)、在泰國首都曼穀舉行的首屆亞歐會議(1996年3月)、在意大利首都羅馬舉行的世界糧食首腦會議(1996年11月)等。國家主要領導人積極開展多邊外交,雖內容有所不同和側重,但相輔相成,交相輝映,充分展示了中國作為負責任大國在國際舞台上的形象。
1998年3月,李鵬結束了長達10年的兩屆總理任期,出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擔當起國家最高權力和立法機關的領導重任。立法和監督是人大工作的主項,他在做好這方麵工作的同時對全國人大的對外交往也很重視,為開拓人大外事工作新局麵傾注了大量心血。
我記得,在九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後不久,李鵬同誌即明確要求人大機關的外事幹部努力探索和實踐,不斷深化同外國議會的實質性交流,使其走上機製化的軌道。他說,全國人大的對外交往要服從和服務於國家獨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總目標,並要注意發揮全國人大自身的特點和優勢,要充分認識加強與各國議會的交往,對擴大和鞏固我國與各國關係的社會基礎、推動雙邊關係全麵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根據他的建議,九屆全國人大先後與美國國會眾議院、加拿大議會、意大利議會、歐洲議會等建立了定期交流機製,深化了實質性對話。與此同時,全國人大還通過建立友好小組的方式,同多數國家議會保持經常性友好聯係。
在李鵬同誌倡導下,九屆全國人大充分利用國際和地區議會組織搭建的平台,廣泛開展多邊議會外交活動。
2000年8月底9月初,李鵬率團赴紐約出席千年議長大會(即首屆世界議長大會)。這是中國全國人大同世界上規模最大、最具權威的議會組織“各國議會聯盟”合作成果的集中體現。我清楚記得李鵬在開幕式上發表演講的情景。他開宗明義地講道:“當我走上這個講壇時,一種深沉的曆史責任感在我心中升起。世紀之交,人類正在經曆深刻的變化。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兩大趨勢深入發展,國際局勢在總體上走向緩和,這為世界的和平與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但是我們也清醒地看到,當今世界並非太平盛世,人類仍麵臨著一係列嚴峻的挑戰。”李鵬又以如下莊嚴的承諾結束大會限定的5分鍾講話:“中國是一個熱愛和平的國家,是維護世界和平與穩定的堅定力量。中國的強大不會對任何國家構成威脅,中國的發展是對世界發展的貢獻。中國反對任何形式的霸權主義,中國自己也永遠不會稱霸。”當時我特別留意觀察2000位代表對李鵬講話專注的神情。李鵬提出的國家不分大小、貧富、強弱,都是國際社會的平等成員以及相互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幹涉內政、平等互利等處理國家關係、加強國際合作的原則,得到與會者的積極評價和廣泛讚同。千年議長大會的成功召開和李鵬率團與會所做的大量工作,充分體現了中國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致力於國際合作的堅定態度。
促進亞洲各國議會的交流與合作,是九屆全國人大外事工作的一個重點。在我方積極倡導和推動下,作為亞洲地區最大的議會組織“亞洲議會和平協會”宣告成立,這是亞洲議會合作走上機製化軌道的重要標誌。2002年4月,“亞洲議會和平協會”年會在我國舉行。這是中國全國人大繼1996年成功主辦第九十六屆議聯大會後第二次作為東道主承辦國際性議會大會。閉幕時李鵬委員長與30多位外國議長和代表團團長共同簽署的會議成果文件《重慶宣言》,突出和平、發展、合作的時代主題,集中反映了亞洲議會界一係列重要共識。我和全國人大其他從事外事工作的同誌,親曆和見證了全國人大不斷開拓議會外交新局麵的曆程。胡錦濤主席曾多次強調議會交往對發展國家關係至關重要。在吳邦國委員長領導下,十屆和十一屆全國人大對外工作進一步拓展,取得許多新的成果。與外國議會定期交流機製不斷擴大和完善,交流更加深入。全國人大全麵參與議會多邊活動,為第二、第三屆世界議長大會的成功召開作出了積極貢獻。今天,在眾多有影響的國際和地區議會組織,都有中國全國人大代表的身影,在各種重要議會講壇,都能直接聽到中國的聲音。每每親臨這些場合,我和我的同事都難以抑製內心的激動和豪情。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全國人大的對外交往一定會繼續紮實推進,為維護我國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推動建設和諧世界繼續作出積極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