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童年趣事(2 / 2)

母親不但得負責他們四兄妹的生活起居,還得在田地裏奔波,大哥雖然比餘文樂大五歲,可男孩子本來就晚熟,再加上其性格大大咧咧的,不適合照顧餘文樂。

二姐隻比餘文樂大三歲,照顧自己都費勁,怎麼能照顧的了他呢?所以照顧餘文樂的重任就落在大姐身上。

大姐還是很靠譜的,餘文樂能健健康康都活到現在,大姐功不可沒,所以不論是小時候還是長大後,餘文樂和大姐的關係都是最深的,大姐對他的關心也是最多的,哪怕餘文樂都三十多了,在大姐眼中他始終是個孩子。

有一次餘母去地裏了,大哥和二姐都去玩耍了,家裏就剩下大姐照顧著餘文樂,大姐把餘文樂放在院子裏玩,餘文樂滿院子裏爬。

家裏養了頭老母豬,老母豬也在院子裏爬,它爬到餘文樂身邊,用嘴拱了拱餘文樂,發現對方並無反應,用嘴叼起餘文樂就要往豬圈裏跑。

大姐看到後大驚失色,趕緊拿棍子把老母豬趕走了,這件事一度成為大姐取笑餘文樂的笑柄。

“你看你一天不聽話,當初要不是我,你早被母豬叼走了!”

餘文樂的調皮不止是這些,大門外邊有一顆杏樹,每到杏子成熟的時候,小夥伴們就會拿著長長的杆子把杏子打下來,會上樹的直接上去摘。

不會上樹還不會用杆子的,隻好守在樹下,等杏子掉落後跑過去撿,餘文樂以前也是撿杏子大軍的一員,直到有一天。

他覺得自己已經可以上樹了,不顧大姐的勸阻,執意上樹摘杏子,沒想到一個沒站穩從樹上掉了下來。

掉下來的後果就是餘文樂胳膊骨折了,刺骨的疼痛讓餘文樂疼的哭爹喊娘的,這個時候的他才知道怕了,這件事導致的結果就是,餘文樂恐高。

當時幸好餘父正在家裏,趕緊帶著餘文樂前往六十裏外的一家很有名的骨科醫院趕去,這家骨科醫院叫“補字溝”,這名字起的……比什麼堂,什麼門還牛逼。

補字溝的意思是,不論你骨折的多麼嚴重,隻要還有命在,人家就能給你接上,你別管給你接的是啥,不影響你使用就行。

餘父帶著餘文樂一路搭乘著別人的拖拉機,又轉三輪車,最後又轉到馬車上,一路風塵仆仆的終於趕到了醫院,給餘文樂接上了胳膊。

餘文樂之所以這麼瘦,是因為他從小就不喜歡吃肉,對瘦肉也吃不了多少,肥肉那更是一口不吃,還是成年後經曆多了,才偶爾吃一點。

小時候家裏窮,那時是真買不起肉,隻有逢年過節的時候,才會把家裏養了一年的豬殺了,肉賣給村裏人,豬下水、豬頭、豬蹄、豬尾巴留著自家吃。

也不是自己一家人吃,還得分給爺爺奶奶、叔叔嬸嬸們,到最後能留下個豬頭就不錯了。

後來父親的工資高了以後,每年過年都會買很多豬肉,那個年代可沒有白豬,白豬都是後來才引進的,那個時候都是家養的黑豬,用豬草、剩菜剩飯、玉米、豆子喂養出來的黑豬。

那黑豬的肥膘賊厚,買來的豬肉,精瘦肉會被做成肉絲湯或者辣椒炒肉之類的,五花肉用來過年包包子,包餃子,肥肉則是用來煉油。

不論是用來做什麼的,這些肉都得先煮熟,這樣才能放的更久,北方這個時候雖然沒有冰箱,可天氣特別寒冷,肉被煮過後可以最少放半個月而不會壞。

肉帶著骨頭放在鍋裏一起煮,煮到用筷子輕輕插一下就能進去,就證明煮熟了,然後撈出來,大人們會把帶肉的骨頭剔出來,然後把肉切成一塊塊放好。

小孩們拿著骨頭使勁啃著,餘文樂記得最清楚的一次,父親把煮好的肥肉切了一塊遞給他,也許是看他很瘦弱,想讓他補補。

餘文樂拿起來就啃,那次他吃了很多肉,具體有多少記不清了,長時間不吃肉,這樣大吃腸胃會受不了的,那一次直接把餘文樂吃吐了。

從那以後餘文樂患上了白肉厭惡症,他特別厭惡白肉,能厭惡到什麼程度呢?過年包包子,包餃子會把五花肉剁成餡,白肉都剁成這個德行了,餘文樂還是能精準的把它們從嘴裏吐出來。

母親常常因為這個罵他。

“你吃唄!那是肉,又不是毒藥,還能藥死你啊?”

餘文樂是有苦說不出,毒不死,但是能吃吐了,嬸嬸們更是取笑他。

“我看就你這個體質,別說吃肉了,就是喝油都長不胖。”

多少人羨慕這種咋吃都不胖的體質?可餘文樂一點都不想要,他實在是太瘦了,成年後的他,一米七的身高,體重一直在102―114之間徘徊,這是瘦嗎?這就是個竹竿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