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鄉縣對於長輩的稱呼和有些地方不一樣,管哥哥叫“哥”,管姐姐叫“jia”,管爸爸叫“爸”,管媽媽叫“mo”,管爺爺叫“ya”,管買賣叫“po”,管祖父叫姥爺,管祖母叫姥婆,管伯伯叫“biabia”,管伯母叫“nienie”,管叔叔嬸嬸就叫叔叔嬸嬸。
ps:這裏的伯伯是指比父親大的同輩人,伯母是伯父的妻子。
餘文樂始終認為,一個人的童年如果沒經曆過什麼影響一生的大事,那他對於童年的記憶將是模糊的,斷斷續續的,比較深刻的事情才會記起來,一般的事情隻有別人在提起的時候你才會想起來。
餘文樂小時候是很瘦小的(長大了也沒見好到哪裏去),按說作為家裏最小的孩子,還是男孩,爸媽寵著,哥哥姐姐疼愛著,按道理不應該長這個吊樣啊?但事實就是,他從出生到後來成年,身體一直很薄弱。
餘文樂小時候身體就很薄弱,在他三歲的時候還生過一種怪病,一直哭個不停,而且吃飯根本沒胃口,餘父苦尋“名醫”,都沒治好,最後找了個隔壁村的老頭。
這老頭也大有來頭,據說其陰陽先生的道行很高,一般不給人看風水,隻看那些被髒東西附身的怪病,還有傳言說這老頭用邪術害過人,身上背著幾條人命,如果你能開天眼的話,就能看到他背後有很多怨死者的腦袋。
也不知道真假,反正傳的很邪乎,餘父找到了對方,對方看過餘文樂的病情後,笑著說這是小病,屬於邪氣侵入脾肺,然後在餘文樂手上割了一刀,過了沒多久,餘文樂就好了。
也不哭鬧了,也能吃飯了,你說神奇不?所以說對於封建迷信,你不能不信,也不能全信,有人曾說過:科學的盡頭是玄學,餘文樂覺得這句話是有道理的,因為很多事情很多事,你用科學解釋不通。
餘文樂小時候是很調皮的,據餘母說,餘文樂小時候鬧過很多笑話,也許是年齡小的緣故,餘文樂並沒有什麼印象。
餘文樂姥爺(祖父)去世的時候,姥爺唯一的妹妹來吊孝,也就是餘文樂的姥姥,看到唯一的親哥哥躺在冰冷的棺材裏,想著兄妹倆小時候相依為命的日子,姥姥悲從中來,對著棺材大哭。
“我滴哥哩!你怎麼就走了呢?你怎麼忍心扔下你妹妹呢?”
年少無知的餘文樂和表哥小牛(這個人後邊會出現),也跪在院子裏,在麵前弄了個小土堆,學著姥姥的語調。
“我滴哥哩!你怎麼就走了呢?你怎麼……”
後邊的他記不住,就擱哪硬學,餘文樂的搞笑模樣,逗的本來還處於悲傷狀態的親人們哈哈大笑。
還有一件事也很逗,那個時候姥爺還在世,姥爺屬於怪脾氣,他不喜歡男孩,尤其是鬧騰的男孩,相反對於女孩他特別喜歡,作為長女的餘文素最受姥爺喜歡,從出生就一直由姥爺和姥婆帶著。
有一次餘文樂在院子裏追趕小雞,姥爺和大姐就在院子裏坐著看著他玩鬧,餘文樂從東邊把雞趕出院子,又從西邊趕著一頭豬回來了,姥爺看到後哈哈大笑。
“此子將來必成大器!”
當然這是餘文樂胡謅的,原話是:“這小子以後會亂來,可得看好點,小心他弄出亂子沒法收拾。”
事實證明姥爺的眼光也不是絕對的,餘文樂的家庭環境,還有他自己的性格,再加上所受到的教育,都讓他不會亂來,餘父灌輸給幾個孩子的理念就是:什麼都能幹,犯法的事咱不幹。
小孩子的玩鬧,在沒有大人看管時是特別危險的,有一次餘文樂趁大人去吃飯了,拿著他們為牲口閘草用的閘刀,學著大人的模樣在那閘草。
小孩子才有多大力氣?何況是餘文樂這種菜雞了,他用盡全身力氣才把閘刀抬起來,然後把草放進去,沒想到放多了,把他的小手也放了進去,另一隻手已經握不住閘刀了,閘刀落下!
餘文樂的手背開始冒血了,餘文樂嚇得哇哇大哭,可惜他本來就身體弱,那叫聲和蚊子差不多大,還是母親吃飯找不到他,跑出來查看,才救了他一命,要不然餘文樂估計就成楊過了。
就算是救援及時,可那個年代的醫療設施極其落後,於家坡又離醫院特別遠,家裏還窮,也就是找了個郎中給包紮了一下而已。
長大後的餘文樂對於這件事並沒有什麼印象,不過右手上的那道疤一直在,當初應該是傷到了筋,現在如果用傷疤不小心碰到什麼東西,還會有鑽心的疼痛傳來。
餘文樂一直想不通的是,提閘刀一般都用右手,為啥自己用右手提的閘刀,還能把右手閘傷了?難道閘刀是擺在左手邊的?
餘文樂的糗事不止這些,餘父要賺錢養家,家裏四個孩子,一家六口的生活所需都得他承擔,可想而知壓力有多大?餘文樂的童年記憶中,父親的身影少的可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