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 完美心理的打造(1 / 3)

解救青少年的靈魂,從打造完美心理做起,成為更好的自己!青春期是美好的,青少年是美麗的;青春期,是複雜的,青少年是煩惱的。美麗中帶著些許憂愁、無奈、痛苦,這一切源於生活、學業、自我以及方方麵麵的困惑。當社會以飛快的步速前進著的時候,當年輕的身體和心理以同樣的速度發育成長著的時候,你們有太多的問題沒有人知道。而這時候,青少年要為自己打造一個完美的心理,在成長的路途中鑄就優秀的自我。

1.認清真正的自己

在人生中,人們最關注的就是自己。當拿到一張集體照時,你的第一個目光肯定會落在自己身上。每天早上,麵對著鏡子裏麵的人,你不妨問問:他(她)是誰?請不要笑此話太傻。俗話說:一個人最大的敵人莫過於自己。要戰勝自我、了解自我這個最大的敵人,就是認清自我,客觀的評價自己,但是,又有多少人了解自我有幾分。青少年朋友,在這個錯綜複雜的社會,時常審視自我,是在人生道路上成就自我的關鍵。

時刻分析自己,自省中認清自己

歌德曾經說過:“一個目光敏銳,見識深刻的人,倘若又能承認自己有局限性,那他離完人就不遠了。”如果一個人不認識自己的缺點,很容易因自負而失敗;優點可能會受到缺點的影響;隻看優點,不看缺點,就會導致自己根本聽不進別人的一點點的意見和批評;過分地驕傲;隻退不進,甚至失去了最寶貴的尊嚴……

在現實生活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不足,甚至有別人所不具備的優勢。這些在青少年中尤為常見,以上的任意一種心理都能在你們中間找到。所以,青少年朋友要想克服這些心理上的障礙,必須要正確認識自己、評價自己。

有一個愛發脾氣的婦人,與身邊的鄰居、朋友關係搞得很僵,為此整日悶悶不樂。為了改正自己愛發脾氣的缺點,就上山廟裏找老和尚求助。

老和尚聽了她的苦悶後,就把她鎖到了一個柴房裏麵。當時,她就怒氣衝天,要求放出去。和尚沒理會,轉身走了。一個時辰後,婦人稍微靜下來,和尚問是否還生氣?婦人回答到:“我生我自己的氣,我為什麼聽信別人的話來這受罪呢?”高僧聽後拂袖而去。一個時辰又過去了,婦人覺得生氣不值得。高僧笑著說。“還知道什麼叫不值得呀,看來心中還有衡量,還是有氣根的。”

終於,大師第四次來看時,婦人抬起頭說:“大師,真是奇怪啊,我現在反而並不生氣了,有什麼好氣的呢?我想明白了:氣不就是自己找罪受嗎?”高僧把手中的茶水傾灑在了地上。婦人看了很久才頓悟。

其實,在這幾個時辰中,老和尚是在讓這個婦人自省,來徹底地分析自己,這時她才翻然醒悟。在世界上所生存的每一個人都有七情六欲,隻要有感情,就會有怒氣。但是,凡事都要有一個度,要有因有果。

所以,青少年朋友們,無論你們遇到怎樣的困難與挫折,都不要埋怨造物主、世道的不平,與其抱怨他人的不是,不如及時分析自己。其實,很多時候,困難與挫折不是由自身的原因所造成的。所以,你們應學會從中找原因,及時分析自己的所作所為是否正確,這才是重要的。人總是在自我反省中認清自己,並且決定自己以後避免發生這種不該發生的事。隻要你相信自己,就一定會做到的。

認識自己才能把握自己

古人說:“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當青少年認識了自己之後,就應當堅定起來,讓自己變成一個有思想、有韌性、有戰鬥力的強者,為了祖國的繁榮,為了國家的強大,為了自己的未來,在你所專長的道路上一步一個腳印地走下去。不要再猶豫,不要再遲疑,再觀望幾年,人家已經做出成績來了。雖然說,隻要認定、隻要開始就不算晚,可是,人生能有幾個十年供你揮霍。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早一天總比晚一天要好的多。

英國的一個著名詩人濟慈,他本來是學醫的,可是後來無意中,他發現了自己有寫詩方麵的才能,所以,就當機立斷改行寫詩,而且在寫詩的過程中,他很投入的用自己的整個生命去寫詩。很不幸,他隻活了二十幾歲,但是,他卻為人類留下了不朽的美麗詩篇。

馬克思在年輕的時候,也曾想做一名偉大的詩人,也努力的寫過一些詩。但是,他很快發現在這個領域裏,他不是強者,他發現自己的長處不在這裏,便毅然決然地放棄了做詩人的想法,轉到寒舍科學研究上麵去了。

試想一下,如果上麵的兩位大師都沒有正確的認識自己,看清自己的話,那麼英國至多不過增加一位不高明的外科醫生濟慈,德國至多不過增加一位蹩腳的詩人馬克思,而在英國文學史和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史上則肯定要失去兩顆光彩奪目的明星。所以,要認識自己才能把握好自己。無論做什麼都要切切實實、腳踏實地去做,大而無當、好高騖遠的想法一定要排除。

認識自我,就是要客觀地評價自己,既不高估自己,也不貶低自己;認識自我,就是要認識自己的優勢、劣勢、自己的與眾不同和發展潛力;認識自我,就是要認識自己的生理特點,認識自己的理想、價值觀、興趣愛好、能力、性格等心理特點。

在社會生活中,如何塑造自我形象,把握自我發展,如何選擇積極或消極的自我意識,如何正確的認識自我、肯定自我,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或決定著一個人的前程與命運。所以,青少年朋友,要想在社會上立足並有所成就,就必須對自己有一個全麵而深刻的認識。人們隻有清楚地知道自己想做什麼?能做什麼?做了會付出什麼?付出之後會得到什麼?才能更理智的去麵對人生中的多項選擇。隻有認識了自我,才能開發出更大的自我潛能,才能發展自我,超越自我,升華自我,從而達到一個全新自我的境界。

2.戰勝虛偽的自我

現在校園裏的“攀比”現象越來越嚴重,這在青少年心理上滋生了可怕的“虛偽”,很多人過於好強,愛麵子,追求享樂,時刻把自己放得高高在上,人生沒有了目標,整天過著虛無縹緲的生活。這種做法是錯誤,青少年在風華正茂之時,應該時刻給自己一個定位,讓自己的生活過得充實,有意義,讓自己的心靈不再空虛。

虛偽心理,讓你們迷失了自己

青少年不要被周圍繁華的世界所誘惑,要擺正好自己的位置,找到屬於適合自己的位置。不要見到其他同學有什麼,不顧考慮自己家庭的經濟情況,也要擁有一個;不要時常誇下海口,不考慮自己的能力,去做自己沒有能力完成的事情;不要因為自己跟不上潮流,就裝出一副的“個性”……這些一旦在青少年心理滋生,是件可怕的事情。因為大家心裏已經被虛偽填充,迷失了自我。

大家要睜開明亮的眼睛,看清自己所在的位置,給自己的人生一個準備的一個定位,不要隻憑自己一時的虛偽而衝動,做出一些錯誤的事。所以,大家要給自己找準定位,是指引自己人生道路的“北極星”,照著方向前進。

李某是一個初二的學生,放寒假的時候,他的同學好多人都跟著自己的父母去外地旅遊了,李某也跟同學們說自己去陝西西安看兵馬俑了。實際上李某卻跟著父母串串親戚,沒事在家看看電視或者是逛逛商場,就這樣寒假馬上就要結束了。他的同學紛紛把自己在外地帶回來的紀念品送給李某,並且向李某索要紀念品。李某說等到開學時,自己一定把紀念品送給他們。沒辦法他隻好給在西安工作的小姨打電話,讓她寄一些兵馬俑泥塑品和西安剪紙,以解他的燃眉之急。

像李某這樣虛偽心很強的例子,在青少年中也是皆為常見的。心理學家曾對青少年這一現象進行分析,產生這種心理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麵:

過於好強,愛麵子。比如,為了證明自己比人強,就是沒有把握的事情,你們也會選擇去做,或是愛於麵子問題,而不好拒絕某人所請求的事情。

好攀比,追求享樂。這需要受社會風氣的影響,青少年對事物的分辨能力還不夠,容易走進誤區,這也是產生虛偽心理的主要原因之一。

實際上,對於青少年的虛偽心理,可以有針對地治療。

改變自己。首先應該認識到,虛偽是人性醜陋的一麵。所以我們應該改變,不要試圖去改變別人,隻要自己不虛偽並能為人著想,多忍耐就可以了,這樣生活的會更快樂。

真誠待人。麵對帶有虛偽心理的青少年學生,最主要的是消除你們內心的芥蒂心理,讓你們在外人麵前沒有心理負擔,不必戴著麵具生活,還你們本來的內心真相。

改善環境。要想真正糾正青少年學生中的虛偽之風,必須對現實的社會風氣進行係統研究,針對造成這一問題的社會製度、思想根源,采取切實有效措施,改善社會風氣,使之成為青少年心靈成長的適宜土壤。

準備的定位可以指導人生

在生命中的每一個階段,都有一個位置問題的存在。位置並不複雜,在提升生命質量的過程中,位置都是由低到高,慢慢地循環漸進的,每個位置都有自己的表現,不能逾越,不能跳級。

在懂得了這些以後,再給自己定位,就有了一個準確的方向。因此,青少年要善於把握分寸,需要謹慎,加上持久的努力,這樣才能在人生大舞台上演好自己的角色。

有這樣一個人,他為了生活想砍一棵大樹來換夠多的錢養活家人。來到森林裏麵,他到處尋找,終於發現了他理想中的目標。他滿心歡喜地用三天工夫砍倒了這棵樹,最後卻發現自己根本就帶不走它,因為樹太大了。如果在尋找目標的時候,他找的是一棵自己能扛得走的樹,也許早就扛走了,用賣樹的錢買了糧食,正與家人圍在飯桌前談天,在歡笑裏等待飯熟。

這個人的心很大,但是卻忘記了自己的力量很小,於是,悲劇就發生了。他錯就錯在沒有給自己一個準確的定位。許多人一生都在瞪大眼睛尋找財富,貪婪的想把世界上每一樣美好的東西都揣進自己的懷裏,不料辛辛苦苦忙碌了好一陣子到頭來卻兩手空空。真正有智慧的人懂得收斂內心的欲望,隻選擇自己夠得著的果子去采摘,而不會把自己的小聰明當成智慧。

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位置,但要想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就不是那麼簡單了。隻有找到自己的長處,給人生一個準確的定位,才能取得真正的成功。如果沒有給自己確定一個準確的位置,你就可能會失敗。有很多成功人士的成功,首先得益於他們根據自己的特長來進行定位。如果不充分了解自己的長處,隻憑自己一時的想法和興趣,那麼定位就不準確,有很大的盲目性。

青少年朋友,在成長的道路上,時刻給自己準備的定位,讓自己的心靈不再虛偽、空曠,這是走向成功人生的關鍵。人生最重要的不是奮鬥,而是奮鬥前的選擇,選擇就意味著要給自己一個準確的定位。人生在世幾十年,如果沒有一個準確而清晰的定位的話,會讓自己走很多的彎路,甚至於遭受更多的挫折。

3.接納自己的不足

憂鬱心理是一種陰霾般的低潮情緒籠罩的心理疾病,宛如織網般地難以揮去,而不是一種短暫的、可以消失的情緒低沉。在每個人一生中或多或少都會碰到極大的挫折與壓力,或因人際因素、家庭的因素、經濟上的因素、工作或學業的困擾等諸多壓力事件,情緒無法獲得有效的宣泄,周而複始一再累積,很快就會產生“憂鬱”情緒。人們心裏一旦產生了這種情緒,會影響到行為和心情。

過分追求完美,帶來憂鬱心理

現在的青少年為了追求完美,對自己實施過分的要求,期望自己達到完美無缺。殊不知,在追求完美的時候,若不顧自己的實際狀況,會給自己的心理無形中帶來壓力。若平時不能容忍自己“不完美”的表現,對自己“不完美”的地方過分看重,甚至把人人都會出現的,人人都會遇到的問題看成是自己“不完美”的表現,總對自己不滿意,漸漸地影響了自己的情緒和自信心。

青少年對自己的長相不滿,對自己的家庭條件不如意,對自己的穿戴不喜歡……心理上的這種不完美,都是由於過於追求完美,對自我過於苛刻造成的。若隻接受自己理想中的“完美”的自我,不肯接納現實中平凡的或有缺點的自我,其後果往往適得其反,使大家對自我的認識和適應更加困難。久之,心理就會滋長出憂鬱的萌芽。

王娟,某市重點中學的初三學生,一個才貌雙全的女孩子,在老師眼裏是個“熊貓級”人物,在同學眼裏是“佼佼者”,惟一美中不足的是她缺乏對藝術方麵的認識。每當學校舉行什麼晚會,同學們都報名參加了,隻有她沒有。她不會唱歌不會跳舞,每次晚會活動的舞台上都沒有她的身影。為此,她很生氣,自己一向是老師、同學心中的“驕子”。在這樣的舞台上,卻沒有自己。她就抽出一部分時間來學跳舞,可是,也許她太過於追求完美,總覺得自己跳地不好,像隻鴨子扭來扭去的。由於心裏上常常對自己不滿,時間長了,就積壓出了憂鬱的情緒,成績也隨著下降了。

像王娟這樣的青少年越來越多。殊不知,要想改善對自己期望過高的心理,首先要樹立正確的認知觀念。人不能十全十美,每個人都有優缺點,人既不會事事行,也不會事事不行,一事行不能說事事行,一事不行也不說明事事不行,優點和缺點不能隨意增加或丟掉,成功失敗也不是自說自定。一個人應該接納自己,並肯定自己的價值,不自以為是也不妄自菲薄。

大家在追求完美的時候,一定要找好自己的立足點,不要盲目地為自己過分的要求。有的青少年無形中去重視了別人,而貶低了自己。人應該立足自己的長處,清楚,接受並盡力改進自己的短處。成功時應多反省缺點以再接再厲,失敗時多看到優點和成績,以提高自信和勇氣。對青少年來說,必須明確自己的期望是什麼,以及這種期望的來源是來自自我的本身能力和需求,還是從滿足他人的期望出發。隻有明確這一點,才可以真正認清自己,規劃自己的發展方向,最終建立獨特的自我。

最後,接納自己的不完美。人各有所長所短,每個人都是獨特的,與眾不同的,應欣賞自己的獨特性,並不斷地激勵自己。

接納自己的不足,戰勝憂鬱

目前,青少年憂鬱心理有明顯增多跡象,然而,人們對這一心理現象的認識依然模糊不清。很多人認為青少年偶而想不開或心情不好,這是很正常的一種心理。事實上,憂鬱心理往往會導致青少年情緒障礙,延誤就醫的結果經常導致學業中輟,甚至誤了一輩子的前途具有憂鬱心理的青少年,往往不願與他人交往,學習動力不足,對以往感興趣的文體活動、影視也感覺平淡乏味。性格越來越內向,甚至離群索居,自我封閉,有時又無故煩躁不安等。

小敏同學的父母在“熱潮”中雙雙下崗,家庭條件十分困難,聰明勤奮的小敏由於性格內向,父母下崗無疑讓她的心裏蒙上了一層陰影。她擔心學業因家庭困難而被中止,心中的憂鬱無處訴,從此變得沉默寡語,與同學之間的交往也變少了,遇有人與其打招呼或全然不睬,或報以淡笑。幸而後來以優異的成績考取一所名牌大學。雖然家裏困難,但父母還是非常願意供她讀大學的,可是她上大學不到一個學期即因心理症狀而休學。

小敏因為自己的家庭條件不好而導致憂鬱的心理,從心理學上來說,這是很正常的現象。現在越來越多的青少年都在“攀比”,家庭、經濟、吃穿、長相等,而這些對於條件不好的學生來說,無疑是一種心理上的自卑,時間長了就產生憂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