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還有一種很現實的情況就是,當個人的性欲在環境的限製下難以得到發泄時,當事都可使其轉化為另外一種積極的,具有建設性的欲望,使其在創造性的活動中得到發泄。性心理衛生學的研究表明,性欲轉化為其他欲望或被其他欲望替代不但是可能的,而且是確實可行的。例如:歌德在遭受失戀痛苦,不堪壓抑而企圖自殺之際,以自己破滅的愛情為素材,寫出了世界著名的《少年維特之煩惱》,抑製了這種輕率的行為,就是一例。這就是個人對性欲升華的結果。
性升華可使青少年的性欲轉化為進取的動力,成為工作熱情和創造性源泉,它可把滿足性心理需求和社會公眾利益最大限度地統一起來,因而不失為解除性壓抑的最佳方法。青少年如果能以做到這些,性壓抑就可以成為個人人生曆程中一件有意義的事情。
3.花季少年的青春敏感症
著名的精神分析學家弗洛伊德曾說過,越是被禁錮的東西,越是人們向往的東西。一旦這種禁錮與生物學規律發生衝突時,由於缺乏正確誘導和自我調節能力,便往往陷入焦慮之中,其結果則形成一種生物欲求和社會規範之間的對抗狀態,這便是青春期敏感症發生的機理。下麵是兩位處於花季少女的自述……
故事一:我叫小春,今年剛剛16歲,由於初涉人生,所以,我對很多事情還看不透、想不透。隨著年齡的增長,為什麼現在的男孩對女孩表現出與小時候不同的態度。我的一個表哥就是這樣,我們在很小的時候就開始無拘無束地在一起玩,還有一個比我大一歲的堂姐,大家說說笑笑可高興了。可是現在長大了,反而不同了。大家都說我身材好,人漂亮,又善良……於是表哥看我像明星一樣,天天買東西送給我。我問他為什麼不給姐姐,他說“她不配”!我真不明白,為什麼堂姐就不配享受這些物質呢?我感到困惑。
同時,我不明白,為何會有人對我們女孩這麼感興趣呢?那是一個月前的一天晚上,天上沒有月亮,隻有寥寥可數的幾顆星星。我和班上的一個女同學上廁所,這時,我看到牆上好像有個東西一動,我一陣緊張,想到了魔鬼,心裏著實害怕,但忍不住又看了一眼,黑咕隆咚之中那分明是一張男同學的臉,嚇得我大叫一聲。然後,我的心整日都在咚咚跳,很久都不能安靜下來。不知為什麼,現在我見到男同學都害怕,似乎他們的眼睛無時不在對我偷看,躲又躲不掉。自從接觸到這些惡心的場麵,我的學習熱情突然被打消了,有時候也會產生休學和退學的念頭,每當想起那些每天看著我的男孩子,我的心中有一種說不出的滋味。
故事二:我是一個性格內向的男孩子,從小在農村長大的我在爸媽的嚴格教育下,腦子中隻知道念書、念書。自我考上高中後,可能是因為第一次出家門,世界好像對我十分地陌生,一切都感覺特別新鮮,但又感到恐怖莫測。班裏的女同學很多,說真的,她們個個都像朵花,是那麼嬌豔嫵媚。在大城市長大的男同學和她們有說有鬧,一起跳舞嬉戲,我總想和他們學如何去接近她們,可是每次都弄個大紅臉,甚至未等接近就滿頭大汗,為此我苦悶極了。出於生理的驅動,我有時手淫,想用幻想來滿足自己,但事後總感到懊悔和空虛。有一次做夢,不知哪裏來的膽量,我居然抱住一個女同學……醒後仍心有餘悸,覺得自己辦了壞事。在白天,由於老是回味夢裏的事,慢慢地腦子就出現了一個想抱女人的念頭。隻要一見到女同學,這種壞念頭就出現,可是我非常明白,這種想法是不道德的,但就是克製不住,以致我隻好整日躺在宿舍裏蒙頭睡覺,最怕見到女人。對此,我的學習成績也下滑了很多,心中整天被這種可怕的念頭所折磨,為此有時候我真想一死了之,想以死來懲罰自己。
心理透析
從上述兩個事例中,我們可知前者患的是“社交恐怖症”,怕見異性;而後者患的是強迫症,有遏製不住的想法。而這兩種狀況都屬於青春敏感症。青春敏感症是由於青少年性心理發展遲滯造成的。他們對性異常地敏感。
這種異性敏感症是由於青少年自己性心理發展的遲緩造成的,其主要原因是由於他們缺乏從童年到青春期這一階段的早期的性教育。在現實生活中,有許多青少年家長常以自己的早年體驗和傳統的教育方式,對子女進行半愚昧的管束。對其它科學知識廣開門路,但對有關人的知識卻予以封閉,結果在身體和智力方麵可能高人一頭,而性心理水平則往往低於常態。這樣做的結果隻能讓自己的孩子在青春期煞費苦心去琢磨探索,以致在迷茫之中變態。這是中國家庭教育的一種失誤,也是青少年的一種悲哀。
上述事例中的第一個女孩,正處於萌動時期,她已經開始注意到男性在關注她,心理上產生異樣的感受,這種感受意味著什麼?她也說不清楚。這是也是青春期的迷惘。
事例中的第二個男孩,顯然是由於家長過分閉鎖式的教養使其缺乏正常的人際交往所致。家長們僅告訴他是男是女,男女有別,但沒有告訴他男人和女人的社會角色和未來發展的一切。現代傑出的精神分析學家弗洛伊德曾說過,越是被禁錮的東西,越是人們向往的東西。一旦這種禁錮與生物學規律發生衝突時,由於缺乏正確誘導和自我調節能力,便往往陷入焦慮之中,其結果則形成一種生物欲求和社會規範之間的對抗狀態,這就是對青春期敏感症的最好解釋。
青春期敏感症的治療
按照生物學發展的規律,每個人到了青春期,他們體內的激素的分泌就會增多,會開始對性和性問題的關心,而這種現象是十分自然的。但是,在現實生活當中,由於先天或後天內分泌的紊亂等原因,可致性器官發育異常,或由於社會、家庭的教養不當,也可致性心理發展失調或變態,這就是青春期敏感症的發病機理。
作為青少年,怎樣去預防青春敏感症呢?專家指出,關鍵是青少年自己要主動地去了解一些基本的性生理知識,了解一些青春期男女的心理特征與性的社地道德意識等知識等。
一般情況下,進入青春期的男女,都有自己的內心世界,在自己封閉著的天地裏,充滿了幻想和情欲,很少向父母透露,一部分人在壓抑中求其自然地發泄或增長,一部分則可能對同伴和知己傾吐,從互相交流各自的體驗中獲得理解和領悟。這也是一種應對措施。
此外,有性敏感的男女青少年,也要及時找心理醫生進行谘詢,把想法和問題全提出來,然後聽從醫生的心理指導。心理專家指出:對於一般的情敏感,經過正確的心理疏導,會很快好轉,如上述事例一。
對於一些特殊的情況,就要采取心理治療與藥物療法兼顧的措施。首先通過藥物解除焦慮、緊張和恐懼反應,然後進行行為療法(主要是係統脫敏和放鬆訓練)。事實上,有強迫思維症者,很少發生行為問題,因此沒有必要擔心會做出違法舉動。
另外,青少年朋友也可以通過廣泛的交往來緩解這種敏感。同時,多方麵的知識以開闊視野,這扇禁閉著心閘門也會隨之而自動開啟,可以使人的心境明朗起來。有青春敏感症的青少年不妨可以試一下。
4.花季少年的單戀
單戀主要是指一方對另一方的以一廂情願的傾慕與熱愛為特點的畸型愛情。對於青少年來說,單戀是“愛情錯覺”的產物,多是一場情感誤會。他們錯認為自己暗戀的對象對自己有情,於是,“落花無意”就變成“落花有意”,其實,這是假“雙向”,真“單向”。
瑤瑤是某初中二年級的學生,她本來是一個快樂的,無憂無慮的女孩,但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總想和異性接近,對異性的一言一行都十分關照。一次籃球賽上,比賽對方班級某男生在球場上的一舉一動深深地吸引住了她。瑤瑤從那時就暗暗地喜歡上了那名不知姓名的男生。從此,她一發而不可收拾。上課時無心聽講,而是老在想像他在球場上的舉動和情形;下課時,她總是走到那名男生的教室周圍,希望那名男生能夠注意到她;課外活動時,她常會不自覺地跑到球場上尋覓那名男生的身影。
直到有一次,這名男生從教室出來看見瑤瑤並對她報以微笑。從那天起,瑤瑤便更加心神不寧,無心學習,幻想有一天他們能成為朋友,並且能在一起談心。同時,瑤瑤漸漸地不願與同學們在一起,惟恐大家發現她心裏的秘密,學習熱情也開始下降。眼看著學習成績往下滑的瑤瑤,父母很是擔心,問她原因,她卻不敢說,老師也找她談過多次話,但還是沒能幫她解決問題。她自己也知道初二是學習的關鍵期,如果基礎打不好,到初三學習就會很吃力,但是她又不能自拔。對此,瑤瑤感到異常的壓抑和苦悶,倍受心理挫折的煎熬,但她又不知如何是好。
心理透析
事例中的瑤瑤正處於青春年華的初期,青年初期的個體在性發育方麵已經成熟,並進一步意識到兩性關係,身體的發育已經接近成人的水平。瑤瑤沉溺於“單戀”的情感挫折當中,這反映出了處於青春期少年的一個重要心理特征——性意識開始逐步影響他們的同伴關係,尤其是異性之間的關係。
我們知道: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們,隨著自己性生理的成熟,性意識的萌動,影視媒介的刺激,在你們之中會演出許多單戀的故事。處於單戀中的你們,往往把所戀的人理想化,把各種美麗的光環加在對方的頭上。而事實上,自己朝思暮想的那一位,卻遠非想象的那麼完美。青春期的“愛”多半不像成年人那樣經過深思熟慮而作出的承諾,它雖來得強烈,卻又去得迅速,甚至不留蹤影,這隻是一種愛情錯覺,且不可將之當成所謂的“愛情”。
這種“愛情錯覺”是指因受對方言談舉止的迷惑,或自身的各種主觀體驗的影響而錯誤地主動地涉入愛河,或因自以為某個異性對自己有意而產生的愛意綿綿的主觀感受。這就是“愛情錯覺”導致一廂情願式的單戀,也就是所謂的單戀。
青少年朋友要明白:單戀是一種得不到任何回報的情感體驗。患有單戀的青少年往往脫離現實生活,沉溺於自我幻想或想象的虛幻情境中難於自拔,還有的青少年,強烈地戀著對方,可是出於羞怯和自卑,不敢向對方傳達愛的心意,隻好把愛的種子悄悄埋藏在自己的心田,然而又被“剪不斷,理還亂”的情思終日困擾著,使自己處於“單戀”的極度煩惱之中。
單戀對青少年的影響
在現實的狀況中,單戀的青少年對自己內心深處的情感難以向他人訴說,這種心理上的“閉鎖性”更加深了他們的苦惱,很容易產生心理障礙和心態失衡,發生情感失控,精神萎靡,注意力分散、思維遲鈍、意誌消沉等現象,嚴重的還會由於過分的單戀而喪失理智,產生變態心或精神異常,造成妄想症、抑鬱症、強迫症等精神疾病。給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正常的學習、生活造成很大的影響。
青少年的單戀主要有兩種情況:一種是毫無理由的“單戀”,對方毫無表示,甚至對方還不認識自己,而自己執著地愛對方,追求對方,這種戀愛,是純粹的“單向”;另一種是自認為有“理由”的單戀,錯認為對方對自己有情,於是“落花無意”變成“落花有意”,這是假“雙向”,真“單向”。這也是現在青少年早熟的性心理造成的。
由於青少年心理認識尚未成熟,單戀現象也就會比較常見,且較多地出現在性格內向、敏感、富於幻想、自卑感強者身上。首先是自己愛上了對方,於是也希望得到對方的愛,在這種具有彌散作用的心理支配下,就會把對方的親切和藹、熱情大方當作是愛的表示,並堅信不已,從而陷入單戀的深淵,而不能自拔。
現代社會中,雖然青少年的性心理成熟比較早,但是其思想、身體、人生觀等各方麵都還不成熟,對愛情的認識還處於朦朧狀態,不懂什麼是真正的愛情。青年時代正是學知識、長身體的黃金時代,如果過早地墜入“情網”,勢必影響自己的學習和身體的成長。還要向她指出,中學生還沒有完全成熟,他們的戀愛絕大多數都是以失敗的,所以,青少年朋友們要避免自己走入人生的誤區之中。
對於上述事例中的瑤瑤而言,她固然能體驗到一種深刻的快樂,但她更多體驗到的是情感的痛苦,因為他們無法正常地向自己所鍾愛的異性訴柔情,更不能感受到對方愛意的溫馨。所以,青少年朋友們要注意,一旦單戀發生在自己身上時,就要拿出十足的勇氣,去克服羞怯心理和自我安慰的心理的折磨,勇敢地用心靈去撞擊。如果對方有意的話,心靈閃現出共同撞擊的火花,單戀則轉化為“雙戀”,愛的快樂就取代了愛的痛苦。如果是“落花有意,流水無情”,則應該麵對現實,勇敢地拋棄幻想,用理智主宰感情進行轉移,通過思想感情的轉換和升華來獲取心理平衡。
對何正確對待單戀
那麼青少年該如何從單戀的困擾中擺脫出來呢?正確的解決方法應該是:
1.要給自己的“感覺”打問號。心理學家指出:人的感覺隻是人們在認識客觀事物的過程中產生的種初級的形式,它所心反應的隻是事物的個別屬性,因此往往會對事物產生不正確的反映。產生在“感覺”基礎上的“愛情”隻是一種感覺感情,與真正的理性的愛情不可同日而論。從自我認識的誤區中解脫出來,以便更清醒地認識自我和他人,使自己逐步成熟起來。當青少年麵對這種不可能被接受或不會有回報的愛,要勇於徹底擺脫這種無意義的情感糾葛,這樣對自己來說是一種最明智的選擇。所以,在日常生活和學習當中,當你感覺到某一位異性同學的溫情時,一定要多問個“為什麼”,然後,再對此進行冷靜地思考,莫要過分相信自己當時的感覺。
2.要能夠激流勇退。青少年朋友們在日常的生活和學習當中,一旦發現自己有單戀的傾向,就應該果斷地打消這愛情上的“海市蜃樓”,盡快地擺脫自己編織的虛幻情網,借助理智的力量,獲得感情上的解放。如果對對方一見鍾情,愛之若狂,並且覺得對方也很愛你,但很快又發現事實並非如此,就要能夠激流勇退,牢牢地握住感情的舵,盡可能減少或避免與對方的接觸,克服虛榮心理和由對方冷淡而造成的自卑感。青少年朋友如果一味地追求自己單戀的對象,與人家死纏活纏,是一種很不明智的做法,你這樣做也隻會降低自己的人格,也隻能讓其他人瞧不起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