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認為,冬季養生應以“藏”為要務。“冬藏”是順應四季規律的傳統養生論,在冬天務必保養好精氣,精氣內存身體才會健康。冬季到來天地之氣逐漸收斂,整個自然界陽氣藏於下,陰氣彌漫於天地之間。冬季氣溫低,天氣寒冷,既然都處於潛藏的狀態,人也應該相對減少活動,這就是所謂的適應節令養藏。冬季,要使精、氣、神都深藏於內,不要輕易擾動陽氣,取暖避寒,養腎保精,才能有健康的體魄來迎接春天的到來。
關於冬季養生的食物,《本草綱目》中說:“(牛肉)安中益氣,養脾胃,補益腰腳,止消渴及唾涎。”“(狗肉)安五髒、輕身、益氣、宜腎、宜胃,暖腰膝,壯氣力,補五勞七傷,補血脈。”鑒於狗自古以來都是我們人類最忠誠的朋友,所以,姐妹們還是不要吃狗肉了,改為牛肉吧。另外也可以多吃一些薑和桂圓等,這些食物均有預防風寒、補氣強身的功效。
美麗健康隨身行
你還在堅持要風度不要溫度的美麗誓言嗎?趕緊打住吧!如今的時尚宣言是:“要風度更要溫度!”美麗不是寒風刺骨的時候穿絲襪,不是大雪紛飛的時候喝冰茶,而是什麼季節吃什麼飯,什麼時令穿什麼衣。健康才能美麗。冬天健康的保證,首先就是暖,首先做暖女人,才能繼續做美女人。
冬季養生小常識
(1)保暖:冬要“祛寒就溫”,預防寒冷侵襲是冬季養生最重要的一點,同時,應保持溫度恒定。
(2)健足:經常保持腳的清潔幹燥,襪子要勤換,每天堅持用溫熱水洗腳,經常按摩足底穴位,每天堅持活動雙腳。在冬天,一雙舒適、暖和、輕便的鞋子也是很重要的。
(3)多飲:冬日大腦與身體各器官的細胞更加需要水分的滋養,才能保證正常的新陳代謝。冬季一般每日飲水不應少於8杯。
(4)防病:冬季是慢性支氣管炎、心髒病等疾病的高發季節。有此類病症者應該預防大風降溫天氣對機體的不良刺激。還應適當加強耐寒鍛煉,提高禦寒和抗病能力。
(5)調神:冬天人往往情緒低落,最佳的調整方法就是做運動,如慢跑、跳舞、滑冰、打球等,在家練習“五禽戲”更是好方法。
(6)早睡:冬日白天短,陽氣弱,要“早臥遲起”。起床的時間最好在太陽出來之後。因為早睡可以保養人體陽氣,保持溫熱的身體,而遲起可養人體陰氣。待日出再起床,就能躲避嚴寒,求其溫暖。早睡以養陽氣,遲起以固腎精。
(7)通風:冬季門窗緊閉,室內空氣會變得很差,應該經常打開門窗通風換氣,保持室內的空氣清新。
(8)粥養:冬季盡量少吃黏硬生冷的食物。服熱粥能養胃氣,特別以羊肉粥、八寶粥、小米牛奶冰糖粥等最為適宜。
冬季護腎穴位按摩
腎為“先天之本”“生命之根”。腎喜溫怕冷,腎虛之人在冬季更容易出現內分泌功能紊亂、免疫功能低下、怕冷等症狀,還可影響其他髒腑器官的生理機能。下麵三穴能使腎精充盛、腎氣健旺,經常按摩能強腎養顏。
揉丹田:丹田位於肚臍下1.5寸處。將雙手搓熱,用一隻手在該穴位旋轉按摩50次,可起到健腎固精、改善胃腸功能的作用。
按腎腧:腎腧穴位於第二、三腰椎間水平兩旁一寸處。雙手搓熱後用手掌在該處上下來回按摩50次,兩側交替進行,對治腎虛腰痛有很好的作用。
摩湧泉:湧泉穴位於足心凹陷處,為足少陰腎經之首穴。用左手中間三指按摩右足心,右手三指按摩左足心,兩側交替進行,直至足心發熱為止,對雙足疲軟無力、心悸失眠等症有良好效果。
耐寒鍛煉
冷水洗臉、洗腳、浴鼻等,身體健壯者可以冷水擦身、冷水浴等。適宜的冷水鍛煉對預防傷風、感冒、流鼻涕、支氣管炎有一定的效果。鍛煉時要因人而異,並持之以恒,量力而行,不可強力而為。
冬季鍛煉注意事項
不宜用嘴呼吸:冬天霧氣重,空氣中有很多的粉塵,用口呼吸會讓病菌直接進入肺部,而鼻腔能過濾空氣,所以應養成用鼻子呼吸的好習慣。
不宜突然進行:冬季鍛煉要慢慢適應,不能突然開始,否則對人體的消耗較大,容易出現疲勞和受傷的情況,在鍛煉前要先做好準備活動。
不宜空腹進行:人在清晨時血糖往往偏低,心髒功能處於較弱的狀態,空腹鍛煉會使因低血糖心髒疾病猝死的可能性增加。
不宜忽視保暖:很多人認為鍛煉就不怕冷,這是錯誤的。鍛煉時要慢慢減衣,身體微熱後減衣最好,鍛煉結束就要立即穿上衣服,以防著涼。
冬季進補,藥膳食補為先
給你的生活做透析
張媽媽的女兒大學畢業半年,現在在一家外貿公司上班,公司離家比較遠,工作壓力也大,看著自己的女兒一天比一天消瘦,真是心疼得很。張媽媽聽說冬天是進補的好時候,決定從今天起就給女兒好好補補。
冬季,氣候幹燥,天氣寒冷,人體的血管和肌肉處於收縮狀態,皮膚的新陳代謝出現障礙,女性皮膚經常出現顏色黯淡、粗糙幹裂等情況。因此,冬季應特別重視對容顏的保養。而采用食補,尤其是藥膳食補,是冬季最合適的養生方法。冬季氣候寒冷,屬腎氣旺盛之時,腎氣與冬氣相應,在飲食上應以鹹味、苦味為主。
冬季進補應適量進食高熱量的飲食以補充熱量的消耗為總原則。在增加溫熱性食物以增強機體的禦寒能力的同時,還要補充足夠的維生素和礦物質。每種食物都有其特性,為安全起見,進補要盡量多吃常見的食物,如紅棗、蓮子、桂圓、山藥、雞、鴨、魚等,同時要葷素搭配,多吃蔬菜與水果。
冬天進補以食物最佳,但也有人選擇藥物進補,這就需要注意飲食中的禁忌,以提高補益效率。在服用人參等補氣藥物時,忌食蘿卜,特別是生蘿卜。進補期間,要少飲濃茶和咖啡,因為它們都是消導之品,會使補品中的有效成分分解而降低補效。
進補時要少吃寒涼滋膩的食品,如冷牛奶、肥肉、糯米點心等,以免敗傷胃氣,造成積滯,影響補品的消化和吸收。進補過程中,不能過多食用大蒜、辣椒等辛辣食物,因為這些食物不僅與補陰類藥物不適合,也會使補氣、補陰藥的效果降低。
中醫典籍告訴你
《黃帝內經》中說:“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精益。”
中醫認為,進補的最佳時間在冬至前後。冬至是一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易經》中說“冬至陽生”,節氣運行到冬至這一天,陰極陽生,此時人體內陽氣蓬勃生發,最易吸收外來的營養,而發揮其滋補功效,因此在這一天前後進補最為適宜。當然這並不是絕對的,還應因人而異。患有慢性疾病又屬於陽虛體質的人需長時間進補,可從立冬開始直至立春;體質一般而不需大補的人,可在三九天集中進補。
美麗健康隨身行
冬令進補是代代相傳的智慧結晶。冬天人們食欲大增,脾胃運化轉旺,此時進補可謂是投資少、見效快。但是進補有道才能起到理想的效果,在冬季要補出好容顏就要了解一些冬季進補常識。
冬季養生藥膳
參芪香菇雞
本草食材:嫩母雞肉100克,黨參、黃芪、香菇各30克,生薑、料酒、食鹽等。
製作方法:把雞肉切成小塊,香菇先用水浸泡,生薑切成小薄片。將雞肉、黨參、黃芪、香菇、料酒、生薑和鹽拌勻,放入鍋中,加水蒸一個半小時後食用。
適用於脾胃虛、體弱清瘦、體虛自汗、胃下垂或子宮下垂者。可補中益氣、和脾健胃、固表止汗、降脂強身。
枸杞黃精煨狗肉
本草食材:狗肉150克,枸杞子15克,黃精15克,黨參30克,巴戟天12克,續斷12克,生薑、植物油和食鹽適量。
製作方法:先將狗肉放入鍋中煮5~10分鍾,撈起切塊,鍋中加植物油,再放入狗肉,加生薑和食鹽,炒至上色。再倒入沙鍋中加水,然後加枸杞子、黃精、黨參、巴戟天和續斷。煮開後改用小火煨至肉爛。
此膳能溫經散寒、益脾胃、祛風除濕、壯腰補腎。適於體弱、久病體虛、風濕骨痛、畏寒怕冷、腎虛腰痛者。
蓯蓉煮羊肉
本草食材:羊肉200克,蓯蓉12克,續斷12克,醬料、生薑和食鹽適量。
製作方法:羊肉切塊,放綠豆3克,煮沸15分鍾後將綠豆和水一起倒掉,膻味即除。加水、蓯蓉、續斷和調料用小火煨至肉爛為止。
適用於氣血虛、體虛便秘、產後體虛畏寒、肺結核和慢性氣管炎體虛畏寒者。每周吃一次,可滋腎助陽、去寒壯腰、補精血、益肺氣。
冬蟲夏草燉老鴨
本草食材:老鴨200克,冬蟲夏草6克,麥冬9克,川貝9克,食鹽適量。
製作方法:將老鴨取淨肉200克,加水、食鹽同煮。老鴨燉爛時再放入冬蟲夏草、麥冬、川貝,用小火煨30分鍾後食用。
適用於老年人體弱貧血、易感冒、肺陰虛喘咳、腰酸腿軟者。每周吃一次,可滋腎養陰,益肺止喘,補氣血。
百合豬肺湯
本草食材:豬肺200克,百合12克,川貝9克,調料適量。
製作方法:豬肺切塊後加調料拌勻,10分鍾後再加水、百合、川貝,用小火煨1小時。喝湯為主,可經常食用。
適用於慢性氣管炎經常幹咳或久咳以及病後心悸者。此膳功效為潤燥止咳、清熱安神。
冬季養生粥
燕窩杏仁羹
本草食材:燕窩3克,甜杏仁5克,冰糖適量。
製作方法:將燕窩、甜杏仁和冰糖一起入鍋,加適量的清水煮至黏稠狀即成。此羹可在每天早飯時食用,每日吃一次。
此羹乃益壽延年、健體美發、潤澤皮膚和補血養顏的粥食。
大棗粳米粥
本草食材:紅棗10枚,粳米50克。
製作方法:將大棗、粳米一起入鍋,加適量的清水煮至米爛棗熟即成。每天早飯時食用,每日吃一次。
此粥為養脾胃、化精氣、悅顏色的粥食。
紅棗香菇粥
本草食材:紅棗30克,水發香菇、粳米各100克。
製作方法:香菇切碎後與紅棗、粳米一起入鍋熬粥,米熟即成。每天晚飯時食用,每三天吃一次。
此粥為補脾益氣、養血安神和美容養顏的粥食。
芝麻美發粥
本草食材:黑芝麻、粳米各50克,白糖適量。
製作方法:將黑芝麻炒熟後與粳米一起入鍋加適量的清水熬粥,米熟即成。再加入白糖調味。每天早飯時食用,每日吃一次。
此粥為營養毛囊細胞、促進毛發生長和滋養毛發的粥食。
棗蜜生仁湯
本草食材:紅棗、花生仁各100克,蜂蜜200克。
製作方法:將紅棗和花生仁一起入鍋,加適量的清水用小火煮30分鍾左右即成。食前加蜂蜜調味。每天早飯時食用,每日吃一次。
此湯為補血益氣、滋養皮膚的粥食,尤其適合於氣血不足、麵色蒼白者。
海參竹筍湯
本草食材:水發海參200克,鮮筍100克,瘦豬肉50克。
製作方法:將海參切成長條,竹筍切片,豬肉切絲,然後將海參、竹筍、瘦肉一起入鍋加適量的清水煮30分鍾左右,加入鹽、味精、料酒等調味品即成,每天晚飯時食用,每三天吃一次。
此湯可滋陰養血、利腸清熱、滋養皮膚,對陰血不足而導致麵容粗糙者效果尤好。
罹患疾病者進補注意事項
減肥者:盡量選擇魚類,吃肉前先將皮或脂肪去掉,將湯上層的油撇掉再喝,多吃蔬菜、水果等高纖維食品。
糖尿病患者:選擇脂肪較少的肉類,將湯上的浮油撇掉再飲用,攝取均衡飲食,避免食用過多肉類。
高血壓患者:勿喝太鹹的湯(湯中最好不要加鹽),湯溫勿太高,選擇低脂肉類,勿吃太多加工品並減少蘸醬的食用。
高血脂症患者:禁食肥肉,盡量選擇魚類,不喝含油量高的補湯,多吃蔬果等高纖維食物(有助降低膽固醇)。
痛風患者:勿喝燉煮過久的濃湯(如火鍋湯或久煮的補湯等)以及雞精,少吃香菇、內髒以及幹豆類,多喝水(幫助尿酸排泄),避免喝酒以及吃過多肉類和豆製品。
冬季護膚,補水保濕是關鍵
給你的生活做透析
曉彤到了冬天常常會有一大筆的額外開銷:補水麵膜、保濕晚霜、身體乳……相比較其他季節,曉彤冬天在保濕上真是加大了力度。隻因她本身就是幹性皮膚,北方冬天風大寒冷幹燥,她的臉每天都感覺皺巴巴的,有時候洗完澡忘了塗乳液,腰部的皮膚還會有撕裂般的痛。
冬季氣候寒冷,空氣幹燥,人的生理機能低下,皮膚油脂、汗液的分泌會減少,不但幹性和中性皮膚的人會感覺到臉上緊繃,就是油性皮膚也會因為冷空氣的侵襲、散熱的加快而出現皮膚幹燥、起皺等缺水現象。要想讓皮膚安全過冬,最需要做的就是為皮膚補充足夠的水分。
想補水就要多喝水,這是最基本的補水方法。每天要保證1500毫升左右的飲水量。
但是,由於冬季“燥邪”比較嚴重,很容易傷害人的陰津,隻通過喝水來補水,很可能出現喝進去多少、排出去多少的情況。因此,我們還要多吃一些具有養陰潤燥作用的水果和蔬菜,通過合理的飲食結構來鎖住體內的水分,使自己的身體和皮膚都變得滋潤起來。
根據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白色食物一般都具有很好的補水效果。所以,白蘿卜、白菜、冬瓜、百合、銀耳、蓮藕、蓮子等食物對於在冬天解除體內燥熱,保持水潤肌膚具有很大的好處,應該適量多吃。另外,牛奶、蜂蜜、新鮮的水果和蔬菜、少鹽的湯粥都具有很好的補水效果,冬天都是可以適量多吃的。
水分是美麗肌膚的第一要素,美白、防曬、控油等都是在補水保濕的基礎上完成的。由於冬季的氣候幹燥,所以在保濕產品的選擇上應盡量以凝膠、乳液或者是精華液等質地較為清爽的美容品為佳。若選擇太過霜狀質地或保濕力過強的乳液,則可能會造成肌膚負擔,甚至會產生過敏的現象。
中醫典籍告訴你
人們在冬天食用最多的當季蔬菜恐怕就是白菜了,它不但價格便宜而且味道鮮美,還具有很高的養生價值。
中醫認為白菜味甘性平,有解渴利尿、清熱除煩、通利腸胃的功效,對因燥熱引起的肺熱咳嗽、便秘等病症有很好的療效。此外,白菜還是一種很好的美容菜。它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維生素E,可以起到很好的養顏、瘦身的作用。
《本草綱目》中對白菜是這樣記載的:“菘性淩冬晚凋,四時常見,有鬆之操,故日菘。今俗謂之白菜,其色青白也。(氣味)甘,溫,無毒。通利腸胃,除胸中煩,解酒渴。消食下氣,治瘴氣,止熱氣咳。冬汁尤佳,中和,利大小便。”
美麗健康隨身行
冬天的確是個幹燥的季節。女人在冬天不僅要保暖,還要保濕,不然女人的美麗可能也會隨著幹燥、寒冷的北風而縮水。
飲食調養
白菜雞肉沙拉
本草食材:新鮮白菜200克,雞胸肉100克,色拉醬1大匙,橘子510瓣、蜜棗10顆,鹽、白糖、檸檬汁、胡椒粉、薑汁各適量。
製作方法:將白菜洗淨後撕成比較大的片,用鹽水稍燙一下,撈出瀝幹。取雞胸肉加適量料酒、鹽醃10分鍾,放到鍋裏蒸熟,放涼後,撕成細絲。在小碗內加入白糖、鹽、檸檬汁、薑汁、色拉醬和胡椒粉調出味汁。將準備好的白菜和雞肉放到盤子裏,加入橘子、蜜棗,倒入調味汁和蒸雞肉的湯,調勻即可。
這道沙拉營養豐富、熱量低,還能滋陰補水,幫助我們在冬天遠離幹燥。
注:烹調過後的白菜不能過夜後再食用(存放時間不能超過6小時)。因為時間久了。不僅營養沒有了。而且會生成亞硝酸鹽(其他蔬菜也是)。亞硝酸鹽是一種致癌物質,長期食用,對健康不利。
鯽魚蘿卜湯
本草食材:鯽魚1尾,蘿卜300克,香菜段少許,鹽適量。
製作方法:鯽魚宰殺洗淨,瀝幹水分。蘿卜洗淨去皮切細絲。鍋燒熱後用切開的生薑擦一遍鍋內,以防粘鍋。然後入適量油燒熱,即可提鯽魚魚尾緩慢滑入鍋中,用中小火煎至兩麵微黃。倒進開水,蓋鍋蓋待煮開後,揭蓋再煮10分鍾左右,加入蘿卜絲,放鹽煮2分鍾,撒入香菜,即可。
這是一道家常名湯,蘿卜中的芥子油與酶能促進腸道蠕動,使腸中有害物質迅速排出體內,有很好的排毒瘦身作用。秋冬飲用,還可預防感冒。
美麗DIY
豆花保濕麵膜
材料:豆腐1小塊(50克左右),蜂蜜1大匙,麵粉少量。
做法及用法:把豆腐放到1個幹淨的小碗裏搗成泥狀,加入蜂蜜和麵粉,攪拌均勻把麵膜均勻敷於麵部(避開眼周、嘴周),15分鍾後用溫水洗淨即可。
該麵膜尤其適用於肌膚,不但能緊致肌膚,更有保濕、美白、祛斑的功效,尤其適合在幹燥的冬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