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黑衣訪客(1 / 2)

二十年前,香山。“哈哈哈。”火紅的楓樹下,三個年輕人坐在石凳上談笑風生,把酒言歡。

“他日學成神技,定要遊走天下,濟萬民於倒懸!”說著,這個身著青衫的年輕人站了起來,舉起一碗酒幹掉,然後問道:“不知二位有何打算?”

“宇文兄仁者之誌,小弟佩服萬分,然在下之誌也不遑多讓,方今四海新定不久,江湖上不乏宵小依山傍水,禍害一方,小弟雖不能學聖主之神武,總攬英雄,安撫天下。然幸不辱命,武學神通略有小成,小弟當遊走天下,掃蕩群賊,做一個人人敬仰的遊俠。”又一人道出了自己的誌向。

這人長的不高不矮,卻強壯的像一座石碑,看起來十分威猛,身著灰色的粗布袍服,打扮甚是普通,一頭黑色的卷發,又細又軟,兩道眉毛,細長細長的,一雙灰色的丹鳳眼,目光如鷹,雙眼射出的精光似乎在警示世人,他並沒有說大話,他確實有這個實力。

“二位兄長一個以仁心療天下之疾患,一個用忠勇治四方之豪強,在一般人看來,那是氣吞山河,豪情萬丈,然小弟看來,不過爾爾。”最後這個年輕人也是中等身材,穿著黑色的長袍,打扮頗有講究,說完後放下手裏的酒碗,衝著前兩人笑了笑。

“噢!”聽他這麼一說,另外二人有些吃驚,但更多的是好奇,不知什麼比這些誌向還要大。“冷師弟,兄愚鈍,願聞君之誌。”那個青衫的年輕人拱手請教。

那冷師弟人看了看他,又看了看坐在一旁的另一人,先是放聲大笑,而後才一臉嚴肅的說道:“在下之誌,並非遊走天下,而是遊學天下,把我中原各地的醫術,偏方整理,然後再去西域,吐蕃,甚至是天竺,把當地的醫術,偏方也做記載整理,最後整理成冊,傳教世人。此一舉,利在當代,功在千秋。不知比二位之誌,何如?”

兩人是長籲一口氣,“唉,我等在立誌上就不如你啊,愚兄也是學醫,願盡一己之力助你完成誌向。”

“可惜我不懂醫學,不然也能盡一份力。”細長眉毛的青年也道。

聽兩位好友的口氣沒了氣勢,這位姓冷的青年繼續說道:“其實,武學之道亦是如此。”那黑袍年輕人站起來,走向一顆楓樹。

“噢,願聞其詳。”兩人追問道。

那紫袍年輕人卻不急,彎下腰去,拾起一片紅葉道:“師父有跟我說過‘年年紅葉隨落地,歲歲遍摘樹枝頭。紅葉的落去是為了大樹,也是為了來年再出現的紅葉。激蕩之後歸於平靜,平靜是為了下一次的激蕩啊’,我的誌向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我和宇文師兄都可以做這醫學上第一片紅葉,而柳兄,閣下也可以做這武學上的第一片紅葉。”

說著說著他不懷好意的一笑,笑著說道:“不如我們對著這滿山紅葉起誓,我們就要成為像紅葉一樣的人,完成我們的誌向,造福天下,當然,還要培養下一代的紅葉繼承我們的誌向。二位兄長以為如何?”一陣平靜後,三人相視而笑。

“後來怎麼就成了那樣了呢?少年意氣不在,為了利益**了嗎,你怎能,唉,當時我是那麼的佩服你啊!也罷,世事無常!”文大夫在心中默想。

“先生,他們來了”陳健一如平日的對主人文大夫道,隻是不知何時,背後多了交叉地背著的兩柄鬼頭大刀。一道閃電閃過,兩把刀上都赫然現出一個“煞”字。

“都五年了,沒想到還會見到那人。”文大夫正感慨著光陰荏苒。

接著就聽見有人接了自己的話,“可不是嗎,都已經五年了,不過我是堅信總有一天會再見麵的,宇文兄。”正說著,黑袍人和盧居勇就來到了天心醫館,黑袍人見了文大夫,顯然是很激動,但也努力克製住了。

“這孩子說你有要事找我密談,可是和當年的追月閣一樣,你為了學習吐蕃的醫療秘術,就把我出賣給天穴城的人?”文大夫的口氣可不好。

“宇文師兄,何必如此執著。”這披著黑袍的人應該就是文大夫的師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