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 智能物流規劃係統
9.5.1 智能物流規劃係統概述
現代物流的功能是設計、執行以及管理客戶供應鏈中的物流需求,其特點是依據信息和物流專業知識,以最低的成本提供客戶需要的物流管理和服務。企業物流是為滿足客戶需求而對原材料、半成品、產品及相關信息,從產地到消費地高效率、低成本流動和儲存而進行的規劃、實施與控製過程。企業物流管理的基本活動是規劃、組織和控製,其使命是確定物流活動的水平,從而以最有利或成本最低的方式,在客戶期望的時間和地點,提供其所需要狀態和形式的產品和服務。
無論是企業物流還是物流企業,如何對自身物流資源進行優化配置,如何實施管理和決策,以期用最小的成本帶來最大的效益,都是它們所麵臨的最重要問題之一。與其他係統不同,物流係統中,大量的信息不僅隨時間波動,而且還依賴於氣象和經濟條件,是不穩定的。因此,物流管理和決策作業與活動,需要實時地分析各種條件,並在最短時間內,給出最佳實施方案。諸如配艙、裝箱、運輸資源的使用、運輸路線的選擇、工作計劃的擬訂、人員的安排、庫存數量的決策、需求和成本的預測、係統的控製等,都需要優化或智能規劃。因此,從一定意義上講,物流管理的核心問題就是智能規劃問題。在物流信息管理係統中,自覺運用智能規劃理論和方法,實現管理和決策的最優化、智能化,可以最合理地利用有限的資源,以最小的消耗,取得最大的經濟效益。據資料介紹,1999年我國全社會物流費用支出約占GDP的20%,以我國2000年的GDP計算,2000年我國全社會物流費用為17880億元,如果我國物流費用降低1%,每年將節約178億元。這方麵的空間和潛力是巨大的。
國際上,許多先進的企業物流管理係統,應用現代科學技術和數學方法與手段,運用數學模型和數學工具,對企業物流活動進行決策、預測和控製,進而實現真正有效的科學管理。通過引入了各種最優化模型,先進的物流管理軟件在車輛配載、運輸路線優化、倉儲優化等各個方麵都已經實現了很好的應用,直接為客戶帶來經濟上的利益。例如在車輛路線優化方麵,統計表明,合理安排車輛線路可以幫助用戶用原來60%~70%的資源(車輛、人力)完成原來的工作。我國物流企業的管理係統絕大多數是從實現物流業務流程入手,通過對各業務環節產生的數據的彙總統計分析和查詢,為企業決策提供幫助。
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較,還有較大的差距。我們必須學習國外先進經驗,高度重視我國自己的物流智能規劃係統的開發和建設。
9.5.2 智能物流規劃係統的設計
智能物流規劃係統包括的範圍很廣,從當前我國物流企業的實際情況看,除了常規的物流業務信息管理外,至少還應包括企業戰略規劃管理、企業物流決策、企業物流預測、企業物流控製。
1.企業戰略規劃管理
以降低企業總體運營成本、減少網絡等基礎設施投資、改進企業客戶服務為目標,實現物流企業戰略規劃管理。例如:
①客戶服務目標規劃。運用ABC等分析方法找到客戶服務目標,對A類客戶進行針對性服務並結合企業實際狀況對客戶目標進行規劃。
②運輸規劃。結合客戶服務目標規劃和公司現有運力,製定有針對性的特殊個性化服務。
③庫存規劃。結合運輸規劃及公司庫存能力,製定庫存規劃。
2.企業物流決策
運用線性與非線性規劃、動態規劃和整數規劃數學模型和數學方法,實現物流決策的最優化,例如:
①庫存決策。使得存儲與搬運最少、采購與供應及時、庫存量最小。
②裝載決策。根據客戶的類別、所需貨物的數量,使裝箱、裝車、裝船、裝艙(飛機)達到最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