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3章 典型物流信息係統設計及案例(8)(1 / 3)

(2)車輛管理

車輛管理主要是記錄車輛的日常維護信息並對車輛進行各項管理,包括配件更換登記、維護登記、違章事故登記、費用記錄,並根據各種考核指標對各個車輛進行考核。

①新增車輛。錄入車輛的基本信息,增加車輛登記記錄。

②配件更換登記。

③報表製作。根據選擇的條件製作各種報表,包括車輛基本資料清單、車輛配件更換彙總報表、車輛維修情況彙總報表、車輛事故彙總情況報表和車輛費用彙總情況報表等。

9.4 港口物流信息係統

遠洋運輸在國際貿易中的物流方麵,占有重要的地位。港口是遠洋運輸的結點,港口的重要性隨著集裝箱周轉數量的持續增加而日益顯現,各國港灣開發及海上物流市場的競爭日益激烈。2004年,全世界每10個海上集裝箱中就有2.1個經過中國港口,且還以每年20%的速度遞增。

2005年,我國港口完成吞吐量49.1億噸,同比增長17.7%;完成集裝箱吞吐量7580萬標準箱,增長23%,這兩項指標已連續三年位居世界第一。

至2005年底,全國港口擁有萬噸級以上生產泊位1030個,有10個港口躋身世界億噸大港行列。其中上海港貨物吞吐量達到4.43億噸,躍居世界第一大港。我國港口大國地位更加鞏固,並迅速成長為“世界物流中心”。

港口物流的信息化僅憑對現有係統的電算化改造是不夠的,而要通過改善業務流程,提供統一的服務,從而提高海運及海港的國際競爭力。要使海運及港口物流效率最大化,則需要構建綜合性信息係統,將複雜而重複性的進出港手續整合,使之變成簡單的文件標準化、下端係統(卸貨、保管、運輸、包裝、管理等)資料的信息化、集裝箱碼頭的自動化等工作。

港口運營信息係統作為海港綜合信息係統的子係統,由船舶航運管理、貨物管理、海港設施管理、決策支持等部分構成。物流網絡服務係統則通過交換與海運業務相關的電子文檔,提供物流團體、研究機關、企業的物流數據庫,達到進出口貨物流通主體之間的業務溝通。各個碼頭自行或通過外包方式開發運營信息係統,並通過EDI係統交換國內外的裝運信息。

此外,港口還需要構建將企業內部網、港口運營信息係統、公共增值網絡VAN性質的物流網絡及裝貨網絡連接起來提供統一服務的係統。為了有效地利用綜合物流網絡,達到統一的信息服務的目的,要將與進出口貨物相關的通關網絡等連接起來,節省物流費用,提高進出口貨物的國際競爭力。

港口物流相關企業既是物流信息的生產者,同時也是利用者。但是,因為每個行業的信息化呈現著內容、水平、環境上的差異,所以在構建綜合信息係統時,要考慮提供政策性支持,以有效地促進相關企業的信息化進程。

下麵介紹已經開發和應用的有關涉及港口物流信息係統的幾個主要係統。

9.4.1 船舶港口管理係統

1.船舶港口管理係統內容

(1)中國船東

船東內容包括公司名稱、聯係地址、公司電話、傳真、聯係人、手機、E‐mail、公司網址和簡介。

(2)中國船舶

船舶內容包括中國在國內外注冊的船舶共計4000餘條。船舶資料內容為:船名、英文名、呼號、總噸/淨噸/載重噸、總長/型寬/型深、滿空載吃水、航速、艙口尺寸、倉容、甲板、主副機型號及功率、建成年月、吊杆、船籍國、船舶種類、主要航線等。

(3)中國港口

中國港口包括中國沿海、長江共計110個港口,包括碼頭資料、航道資料、錨地資料、港務企業等。

①碼頭資料,如港區、碼頭泊位名、結構、建成時間、用途、碼頭長、碼頭高、前沿水深、泊位個數、靠泊能力、岸壁機械及負荷、吞吐能力。

②錨地資料,如錨地名稱、用途、位置、錨地長、錨地寬、錨地深、麵積、錨泊能力、地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