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運管理子係統可以分為用戶管理、基礎資料管理、車輛管理、操作調度、財務結算、統計分析六大功能模塊。在業務上,集運與國際貨運、倉儲和報關有較強的協作性。
9.3.3 貨運代理業務管理係統的業務流程分析
針對貨代管理係統軟件的三個業務子係統,即國際貨運、報關管理和集運管理,分別詳細介紹與貨運代理密切相關的業務操作流程。
1.國際貨運主要業務流程
國際貨運的主要業務包括海運操作管理以及空運操作管理。下麵簡要介紹基於國際貨運管理係統海運、空運的作業流程。
(1)海運操作管理
海運操作管理是國際貨運管理係統的重要組成部分。這裏涉及的業務操作包括海運進出口以及海運進出口關聯到的陸運服務、倉儲服務、報關服務及“三檢”服務等業務功能。
1)海運出口
海運出口操作提供對出口貨物的一係列服務,包括海運服務以及海運出口所涉及的其他委托服務。
第一步,接受貨主委托,進行各項委托任務安排。接到客戶委托後,將委托信息錄入係統,並選擇各項委托的任務,包括海運服務、陸運服務、報關服務、“三檢”服務。主要涉及海運服務基本資料如集裝箱箱型箱量信息,裝箱類型的選擇如整櫃、拚箱、散貨,船名航次信息,付款信息等。
第二步,訂艙。客戶委托確認後,製作訂艙單,發送到船公司,為出口貨物訂艙,並將船公司確認後的訂艙單返回給客戶。
第三步,裝箱。訂艙單確認後,進行裝箱操作。裝箱單信息會根據實際裝箱情況進行調整,在該係統中可以選擇基本委托資料中的數據是否與調整後的結果保持一致。
第四步,提單編製、確認與簽發。通過係統編製HB/L和MB/L提單,HB/L和MB/L的內容基本相同,不同的是發貨人、收貨人及通知人有所區別。HB/L與委托一致,MB/L與訂艙單一致。該係統支持HB/L和MB/L的多種方式:如普通、分單、並單、特殊等。
提單製作後,依據原始資料,傳真給貨主確認,並根據回傳確立提單正確內容。提單的最終簽發是在報關結束、貨物裝船啟運後進行,即貨物裝船後,根據實際情況以及貨主的確認簽發提單。
第五步,陸運服務。訂艙和箱型箱量確定後,便可向拖車行進行陸運委托。首先要製作陸運委托書,發送到拖車行,或者通過數據接口與集運管理係統對接,開始陸運操作。陸運委托中可對箱型箱量作適當的調整。
第六步,倉儲服務。貨物出運前,如需要委托倉儲公司將貨物代保管一段時間,可通過倉儲功能製作入倉單和出倉單,並根據委托類型,製作相應的委托單。可以通過該係統查看貨物當前的庫存狀況,統計貨物的出入倉和庫存數量。
第七步,報檢服務。通過檢驗檢疫功能,選擇所需要的出境報檢單模板便可輸出報檢單。該係統將委托中的發貨人、收貨人、貨物信息、起運港和目的港等信息自動加入報檢單中。
第八步,報關服務。根據有關資料製作報關單,報關單主要包括基本資料和貨物明細兩部分內容。基本資料包括預錄編號、出口口岸、發貨單位、運輸方式、運輸工具名稱、提單號、貿易方式、指運港(即出口貨物運往境外的最終目的港)和委托貨物總描述等信息;貨物明細包括要報關的所有貨物,包括商品編碼(根據海關規定的商品編碼規則確定)、名稱、規格、數量、計量單位和金額等信息。
第九步,製作應收應付費用明細。根據實際情況,製作該票貨的各項應收應付費用。
通過費用管理功能可統計每項業務的利潤,並可按不同幣種查看。
第十步,製作賬單。必須在費用產生後,才可製作各結算單位的對賬單。
第十一步,文件跟蹤。在整個作業過程中需要對各種單證文件進行跟蹤管理。
至此,一票貨的操作基本完成,但本票貨仍在“正操作”狀態,費用結算的操作將在財務結算模塊中繼續。業務操作處理完後,財務人員可在結算模塊中進行費用的審核、開票、銷賬等工作。
2)海運進口
(2)空運操作管理
空運的業務操作主要涉及空運出口、空運總單、空運進口、空運進出口中關聯到的陸運服務、倉儲服務、報關服務及“三檢”服務等。在前麵已經對海運進出口操作進行了較為詳細的介紹,鑒於空運進出口與海運進出口操作有較大的類似性,這裏僅對空運出口業務流程做一簡要介紹。
空運出口業務流程與海運出口操作相類似。首先,接受貨主委托,錄入委托信息,安排委托的服務。其次,製作分運單,分運單是二級貨代公司在收到客戶委托確認信息後,製作的客戶提取貨物的憑單。在錄入運單信息時,根據運單編製情況,選擇運單當前狀態和電放類型。[注:電放是一種比較常用的說法,是指在收貨人不出具正本提單(已收回)的情況下,憑托運人指示——通常是以電傳、電報等通信方式通知——在目的港放貨的一種習慣做法,在實際業務中要注意電放的風險防範。]然後,根據貨主委托安排運輸服務、倉儲服務,進行報關、報檢。在業務過程中,根據情況製作應收應付分攤費用明細,製作賬單。二級貨代公司在製作完成客戶分單的業務後,需製作出口總單發送給一級貨運代理。在整個過程中需要對各種單證進行跟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