潰瘍性大腸炎患者的飲食應注意能量充足,營養平衡。
潰瘍性大腸炎患者要注意飲食調理,以減輕對病變部位的刺激,緩解疼痛;同時應該供給充足的營養,糾正貧血,促進潰瘍愈合,避免發生並發症。
第一節潰瘍性大腸炎患者的飲食原則
潰瘍性大腸炎患者飲食治療原則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定時定量,少食多餐。確保營養,以適量的食物中和胃酸。
避免或減少對病變部位的刺激避免食用粗糙食物,如粗糧、芹菜、韭菜、竹筍類、幹果等,以及生的、易產氣的食物;少用或不用濃湯類、濃茶、咖啡、可可茶及部分調味品如芥末、胡椒粉、醋、辣椒等;禁用油煎、油炸及過熱的食物,一般食物的溫度以45~55攝氏度為宜。
二、供給充足的蛋白質攝入量每天每千克體重不應少於1.2克。應選用易消化的蛋白質食品,如雞蛋、牛奶、豆漿、禽類、水產類、瘦肉類等。
三、供給適量脂肪潰瘍患者每天脂肪供給量以50~60克為宜,應選擇易消化吸收的酪狀脂肪,如牛奶、奶油、蛋黃、奶酪等,以及適量植物油。
四、供給充足的維生素及礦物質建議常吃水果和蔬菜,不僅可預防潰瘍病,還能提供足夠的礦物質。每日食鹽攝入量以4~6克為宜。
根據上述原則,對潰瘍患者適宜的烹調方法有蒸、煮、燉、燴、燜等,其加工出的膳食軟、爛、易消化。不宜用油煎、爆炒、煙熏、醃臘、醋溜、涼拌等方法。
第二節潰瘍性大腸炎的食療食譜
本節重點介紹了潰瘍性大腸食療食譜,以便胃腸病患者查閱參考。
【粥類食療食譜】
這裏精選潰瘍性大腸食療食譜,主要介紹潰瘍性大腸飲食成分,製作工藝及調配方法。以便胃腸病患者查閱參考。
★粟米粥
配方:粟米50克、當歸15克、白芍15克、川芎15克、人參15克、白術15克、茯苓20克、桂枝10克
製作:1.將當歸、白芍、川芎、人參、白術、茯苓、桂枝放入鋁鍋內,加水適量,煮25分鍾,停火,濾去渣,留藥液。2.將粟米淘洗幹淨,放入鋁鍋內,加入藥液,清水適量,煮30分鍾即成。
食法:每日1次,每次吃粟米50克。
功效:祛痛止痢。對直腸部位潰瘍,絞痛,便中帶血患者尤佳。
★白芨粥
配方:白芨10克、大米100克
製作:將白芨洗淨,切成2厘米見方的小塊;大米淘洗幹淨。將大米、白芨放入鋁鍋內,加水適量,置武火上燒沸,再用文火煮30分鍾即成。
食法:每日一次,每次吃粥100克。
功效:養胃,止血,消腫。對大腸潰瘍便血患者尤佳。
★烏梅汁
配方:烏梅1000克、砂糖50克
製作:1.摘取未熟烏梅1000克,洗淨,放入瓶中,將砂糖放入烏梅中浸漬10天。2.將烏梅汁取出裝入空瓶中即成。
功效:止血消腫。對大腸炎患者有一定療效。
柴胡桂枝飲
配方:柴胡25克、人參10克、半夏20克、桂枝15克、黃芩10克、白芍10克、生薑10克、大棗10克、甘草6克、白糖20克
製作:1.將以上藥物洗幹淨,放入鋁鍋內,加水適量。2.將鋁鍋置武火上燒沸,用文火煎煮20分鍾,停火,濾去渣,在藥液內加入白糖攪勻即成。
食法:每日三次,每次喝50克。
功效:消炎,止痛。對便血患者尤佳。
★白芨燕窩湯
配方:白芨10克、燕窩3克、冰糖15克
製作:1.將燕窩用溫水泡發,用鑷子夾去燕毛;冰糖打碎;白芨切薄片。2.將燕窩、白芨放入燉杯內,加清水300克,置武火燒沸,再用文火燉煮15分鍾,加入冰糖屑,再煮3分鍾即成。
食法:每日一杯,單獨服用。
功效:止血,消腫,生肌。對大腸便血患者尤佳。
★百合粥
原料:芡實、百合各60克。
製法:將百合洗淨,將粳米淘洗幹淨,都放入鋁鍋內,加適量水,燒沸後改為文火煮成粥,調入白糖即成。
用法:每日早、晚食用。
功效:養陰潤肺,寧心安神。適用於肺陰不足之人。
★紫莧菜粥
原料:紫莧菜250克,粳米100克,精鹽、味精、豬油各適量。
製作:1.將紫莧菜擇洗幹淨,切成細絲,粳米淘洗幹淨。2.鍋內加清水適量,放入粳米,煮至粥成時,加入豬油、紫莧菜、精鹽、味精,再煮兩三滾即成。
功效:此粥具有清熱止痢、順胎產的作用。適用於產前產後赤白痢疾、急性腸炎、宮頸炎等症,特別是產婦臨盆時進食,能利竅滑胎易產,為產婦臨盆時的保健的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