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皮膚病(3)(2 / 3)

[原料]青柿子500g,茶葉水適量。

[製法]將青柿子搗爛,加入茶水調勻(茶水約500mL),將其放在太陽下曝曬7日,去掉渣子後,再曬3日,裝瓶備用外塗。

[功效]消炎祛濕,生肌止癢。適用於神經性皮炎。

[用法]將患處洗幹淨後,用柿子茶水液塗於患處,2次/d。

10.鬆香豬油煎:

[原料]鬆香200g,豬油300g。

[製法]將鬆香用微火熔化,再倒入豬油同煮成糊狀。

[功效]祛腐生肌,止痛止癢。適用於神經性皮炎。

[用法]將患處洗幹淨,用鬆香豬油糊搽於患處,2次/d。

11.發菜紅棗燉鴿肉湯:

[原料]鴿子1隻,大棗(紅棗)15枚,發菜10g。

[製法]將鴿子殺後去毛及內髒,洗幹淨,切成小塊,與大棗、發菜共燉熟,調味服食。

[功效]清熱疏風。適用於神經性皮炎早期,皮膚上出現皮疹或紅斑,陣陣瘙癢的患者。

[服法]1劑/d,分早、晚空腹服食。

12.絲瓜金針蚌肉湯:

[原料]蚌肉30g,金針菜15g,絲瓜絡10g,精鹽適量。

[製法]將蚌肉洗幹淨,切碎,金針菜洗幹淨,3味一同放入沙鍋內,加水適量,煎煮成湯液,調味後即可。

[功效]清營涼血,消風止癢。適用於神經性皮炎屬血熱風盛型者,久病皮損泛及全身,呈大麵積浸潤潮紅斑塊,奇癢不止。

[服法]1劑/d,連服10~12劑。

13.芹菜豆腐湯:

[原料]芹菜20g,豆腐30g。

[製法]將芹菜洗幹淨,切碎,與豆腐共煮,用精鹽調味即可。

[功效]清熱祛風。適用於神經性皮炎早期,皮損以丘疹或紅斑為主,局部瘙癢陣發的患者。

[服法]1劑/d,常服用。

14.茯苓穿山甲肉湯:

[原料]土茯苓30g,穿山甲60g,精鹽適量。

[製法]把土茯苓和穿山甲洗幹淨,放入沙鍋內,加水適量,煎熬成湯,加入精鹽即可。

[功效]清熱解毒,活血消風。適用於神經性皮炎屬血熱風盛者,久病皮損泛及全身,呈大片浸潤潮紅斑塊,奇癢不止,心煩等。

[服法]1劑/d,連服8~10劑為1療程。

第七節脂溢性皮炎

脂溢性皮炎是發生在皮脂溢出基礎上的慢性炎症性皮膚病。臨床鮮紅或黃紅色皮損,表麵覆有油膩狀鱗屑和痂皮,多分布於皮脂腺較多部位,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癢。好發於青壯年及嬰幼兒。本病的嚴重程度與病程常變化多端,進展緩慢,反複發作,可局限於皮脂分泌旺盛的部位,也可泛發全身,甚至造成脂溢性紅皮病。

本病中醫歸屬於“麵遊風”範疇,中醫根據病因不同將本病分為油性脂溢與幹性脂溢。

【中藥治療】

1.辨證論治:

(1)肺胃熱盛:

[主症]急性起病。皮損色紅,並有滲出、糜爛、結痂、癢劇,伴心煩口渴,大便秘結;舌質紅,苔黃,脈滑數。

[治法]清肺瀉火。

[處方]枇杷清肺飲加減:枇杷葉、槐花、當歸各10g,黃連5g,桑白皮、黃芩、生地黃、薏苡仁、生山楂各15g,地膚子20g,土大黃、甘草各6g。

(2)脾虛濕困型:

[主症]發病較緩。皮損淡紅或黃花菜色,有灰白色鱗屑,伴有便溏;舌淡紅,苔白膩,脈滑。

[治法]健脾利濕。

[處方]除濕胃苓湯加減:蒼術、厚樸、滑石(布包)、炒白術、豬苓、炒黃柏、炒枳殼、澤瀉各10g,茯苓12g,陳皮、甘草各6g。

(3)血虛風燥型:

[主症]皮膚幹燥,有糠秕狀鱗屑,瘙癢,頭發幹燥無光,常伴有脫發;舌質紅,苔薄白,脈弦。

[治法]養血潤燥,祛風止癢。

[處方]十二味地黃飲加減:生地黃、地骨皮、牡丹皮、生山楂各15g,當歸12g,黃芪、何首烏各20g,荊芥、白芷、白芍、僵蠶、麥冬各10g,白蒺藜30g。

2.外治法:

(1)摩風膏、潤肌膏、白屑風酊:適用於血虛風燥型,酌情選用一種外搽,2~3次/d。

(2)海艾湯:艾葉15g,薄荷3g,菊花、槁本、蔓荊子、防風、荊芥、藿香、甘鬆各10g。煎水外洗,1~2次/d,適用於肺胃熱盛、脾虛濕困型。

(3)馬齒莧、龍膽草30~60g。加入適量水液,煎取藥汁濕敷,3~5次/d,10~15min/次,適用於滋液較多者或伴有感染者。

(4)王不留行、蒼耳子、白礬30g。水煎後洗頭部,適用於頭部脂溢性皮炎。

(5)透骨草、皂角各30g,生側柏葉15g。水煎後洗頭。

(6)酒浸劑:川軍30g,細辛10g,山柰、山椒各20g。共研細末,以90%乙醇600mL,浸漬1個月後,過濾,再加90%乙醇150mL,浸漬半個月後,過濾,前後濾液合並,再加入冰片2g,備用。外用3次/d。

(7)苦參注射療法:以苦參提取製成針劑,每日肌注1次,2~4mL/次(相當於生藥2~4g)。

3.中成藥:

(1)防風通聖丸:3g,3次/d,適用於血虛風燥型。

(2)祛風換肌丸:6g/d,白開水送下。

(3)三黃丸:4.5g,2次/d。

(4)清解片:5片,2~3次/d。

4.單方驗方:

(1)側柏葉酊:生側柏葉2500g,用60%乙醇浸泡到10000mL,每日搽患處3~4次。

(2)顛倒散洗劑:麵部皮損用顛倒散洗劑外搽,2次/d。

(3)青黛膏:外搽,3次/d,適用於脾胃熱盛型、脾虛濕困型。

(4)豬膽汁療法:取新鮮豬膽1個。將膽汁倒入半盆溫水中,攪拌後洗頭,清除油脂狀鱗屑後,再用清水外洗,1次/d。

(5)蛇膽霜療法:取蝮蛇膽汁0.5mL,加雪花膏500g,混勻外用,每日早、晚先用溫水洗臉,待幹後,用蛇膽霜塗擦皮損處,2次/d。

【西藥治療】

1.口服複合維生素B、維生素B6及維生素B2,2片/次,3次/d。

2.炎症明顯或範圍較大時,可短期給予小劑量皮質激素。

3.瘙癢劇烈時,可給予鎮靜止癢劑。

4.局部用藥:

(1)50%乙醇和35%水中加入15%丙二醇外搽頭皮,2次/d。

(2)2%酮康唑溶液和香波外搽或洗頭,2次/d。

(3)5%硫黃爐甘石洗劑、3%~5%新黴素糖餾油糊劑或2%~5%硫黃煤焦油糊劑、2%酮康唑霜,任選一種外搽,2次/d。

(4)可用皮質激素類霜劑外搽。

【藥膳食療】

1.辣椒酒液:

[原料]小辣椒10g,白酒50mL。

[製法]將辣椒曬幹,切成細絲,放入白酒中浸泡10日。

[功效]祛脂養血。適用於脂溢性皮炎患者。

[用法]用此藥擦於患處,每日數次,不間斷,治脂溢性皮炎引起的脫發和禿斑。

2.薑汁擦:

[原料]新鮮生薑100g,麻油適量。

[製法]將生薑切成細粒,放入紗布中絞汁,然後加入麻油拌勻即可。

[功效]生發祛風。適用於脂溢性皮炎。

[用法]2次/d,擦於患處。反複應用有效。

3.黑豆糖丸:

[原料]黑豆500g,白糖適量。

[製法]黑豆加水1000mL,用文火煮煎,待豆粒飽漲即可。取出後放入盤中晾幹,然後撒上白糖,儲於瓶內即可。

[功效]養血祛風,生發去脂。適用於脂溢性皮炎。對油風脫發、脂溢性脫發、產後脫發、病期脫發以及因血紅蛋白脫失的白斑病均有效。

[服法]6g/次,2次/d,餐後服,溫開水送下。

4.芝麻油擦:

[原料]生芝麻100g。

[製法]將生芝麻去雜質,然後榨取其汁即可。

[功效]生發去脂,潤燥澤膚。適用於頭發枯幹,脫發不生等症。

[用法]將芝麻油擦於患處,每日數次。

5.黑豆熟地湯:

[原料]黑豆50g,熟地黃(熟地)20g,大棗10枚。

[製法]將上述3味放入沙鍋中,加清水適量,煎熬成湯液,豆爛即可。

[功效]養血祛風、健脾。適用於脂溢性皮炎。治斑禿脫發、早白頭等。

[服法]1劑/d,連續服用。

6.豬骨首烏湯:

[原料]豬骨頭250g,何首烏(首烏)1000g。

[製法]將豬骨頭打碎,放入沙鍋內,再放入何首烏,加入清水1000g,用文火煮4小時,使豬骨頭內的骨髓溶解。

[功效]養榮祛風。適用於脂溢性皮炎,油風脫發、頭發枯黃等症。

[服法]2小碗/d,連服半個月有顯效。

7.黑芝麻糊:

[原料]黑芝麻200g,蜂蜜適量。

[製法]把黑芝麻曬幹,用微火炒熟,以香為度,擀成細末,加入蜂蜜即可。

[功效]補肝腎、生精血、滋毛發。適用於脂溢性皮炎。

[服法]每日早、晚服用1次,20g/次,與蜂蜜衝服,可連續服用。

8.枸杞芝麻飲:

[原料]枸杞子(枸杞)、黑芝麻各250g,紅糖適量。

[製法]將黑芝麻曬幹,用微火炒熟;枸杞子曬幹,將兩味分別研成細末,拌勻,加入紅糖即可。

[功效]滋陰補血,養營潤肌。適用於脂溢性皮炎。可使麵容紅潤,促使脫發重新生長。

[服法]3次/d,每次餐後服食1匙,連續服用。

9.豬肝木耳湯:

[原料]豬肝150g,黑木耳20g,調料適量。

[製法]將豬肝洗幹淨,切成小片,黑木耳用水浸發洗幹淨,一並放入沙鍋內,加清水適量共煮成湯,待熟後,下蔥花、油、精鹽、味精等調料即可。

[功效]養血滋容,能使脫發重生,頭發滋潤光亮。

[服法]食豬肝、黑木耳並飲湯,連吃2周以上,效果顯著。

10.豬蹄木耳湯:

[原料]豬蹄1隻(約300g),木耳30g,蔥、精鹽、薑各適量。

[製法]先將豬蹄用溫水浸泡後,去毛、粗皮和蹄殼,砍成小塊,放入鍋中煮去油,但不要熟;然後與木耳一並放入沙鍋中,加清水適量,煎熬成湯液,再放入蔥、薑、精鹽等調料即可。

[功效]養顏滋容,補腎生發。能使脫發重生,適用於脂溢性皮炎。

[服法]佐餐服食,1小碗/次,連服半個月。

11.二白一花飲:

[原料]白附子、桃花各10g,白花蛇舌草30g,冰糖20g。

[製法]將上述4味洗幹淨,放入沙鍋中,加清水適量,共煮之,煎熬2次,去渣飲汁。

[功效]解毒祛風,養血生發。適用於脂溢性皮炎引起的脫發。

[服法]1劑/d,連服15劑。

12.公英黑豆煮食方:

[原料]蒲公英(公英)150g,黑豆500g,冰糖200g。

[製法]將蒲公英、黑豆洗幹淨,放入沙鍋中,加清水適量,煮至豆熟爛,濾去公英,再加入冰糖收幹即可。

[功效]解毒,生發。適用於脂溢性皮炎引起的脫發、斑禿等症。

[服法]每日服用50g,2次/d。

13.酥油蜂蜜粥:

[原料]酥油、蜂蜜各20g,粳米100g。

[製法]將粳米淘洗幹淨,加水適量放鍋中煮成粥,待沸後加入酥油和蜂蜜即可。

[功效]潤燥生發。適用於脂溢性皮炎引起的脫發等症。

[服法]1次/d,溫服,連服5~7劑。

14.槐花柏葉粥:

[原料]槐花60g,側柏葉10g,粳米100g,冰糖30g。

[製法]將上述前2味藥洗幹淨,加清水煮30分鍾後,去渣取汁,再加入粳米煮,待米半熟時加入冰糖,再煮至爛熟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