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皮膚病(3)(1 / 3)

[原料]馬齒莧30g,烏梅、地骨皮各15g,綠豆衣20g,地龍幹9g。

[製法]將馬齒莧洗幹淨,與其他藥物一同放入沙鍋內,加清水適量煎煮成湯液即可。

[功效]祛濕養陰。適用於急性蕁麻疹,瘙癢甚者。

[服法]1劑/d,每服適量,3日為1療程。

39.絲瓜藤冬瓜皮湯:

[原料]絲瓜藤30g,冬瓜皮35g,白扁豆20g,赤小豆15g,烏梢蛇9g,蜂蜜適量。

[製法]將絲瓜藤和冬瓜皮洗幹淨,切成段,與其他藥物一並放入沙鍋內,加清水適量煎熬成湯,待溫時加入蜂蜜即可。

[功效]清熱利濕,解毒。適用於蕁麻疹,瘙癢甚者。

[服法]1劑/d,連服數日。

40.豬排芋頭湯:

[原料]豬排骨100g,芋頭莖30~60g,調料適量。

[製法]將豬排洗幹淨,用溫水清洗,砍成塊;把芋頭莖(鮮莖加倍)洗幹淨,去皮切成段,一同放入沙鍋內,加清水適量煎熬成湯,放入薑、蔥、蒜、味精煮一沸即可。

[功效]清熱利濕,止癢。適用於過敏性蕁麻疹。

[服法]佐餐服食,1劑/d,分次服用。

41.黨參大棗湯:

[原料]黨參10g,大棗15g,五味子6g,紅糖適量。

[製法]將前3味一同放入沙鍋內,加清水適量煎煮成湯液,待溫時加入紅糖溶化即可。

[功效]補氣健脾。適用於脾氣虛引起的蕁麻疹。

[服法]1劑/d,連服1周為1療程。

42.三黑湯:

[原料]黑芝麻、黑棗各10g,黑豆30g。

[製法]將上3味藥洗幹淨,放入沙鍋內,加清水適量煎熬成湯即可。

[功效]清熱祛濕,止癢。適用於體虛不固引起的蕁麻疹。

[服法]1劑/d,經常服用。

43.土茯苓木瓜湯:

[原料]土茯苓30g,木瓜20g,米醋適量。

[製法]把土茯苓洗幹淨,切成塊,木瓜切成塊,一同放入沙鍋內,煎熬成湯,加入米醋即可。

[功效]清熱利濕,止癢。適用於脾虛體弱引起的蕁麻疹。

[服法]1劑/d,早、晚服用。

44.白蜜酒:

[原料]白蜜80mL,白酒140mL。

[製法]將上2味相合,放入沙鍋內煎熬即可。

[功效]祛風止癢。適用於風毒癮疹(蕁麻疹)、瘙癢不止者服用。

[服法]食前加溫,每服適量。

45.枸杞子烏蛇粥:

[原料]枸杞子20g,玫瑰花3g,核桃仁10g,烏蛇18g,粳米60g。

[製法]將前4味藥放入沙鍋內煎熬成湯,去渣取汁,再放入粳米煮成稀粥即可。

[功效]祛風止癢,解毒消炎。適用於衝任失調所致的蕁麻疹。

[服法]1劑/d,連服10~15日。

46.黃酒黑芝麻飲:

[原料]黑芝麻、黃酒、白糖各適量。

[製法]黑芝麻微炒,研細末備用;每次取黑芝麻、黃酒各3湯匙,調勻,放碗中隔水燉,水開15分鍾後,加白糖即可。

[功效]補益肝腎,滋潤胃腸。適用於蕁麻疹。

[服法]於早晨空腹服或餐後2小時服,2次/d,輕者連服2~3日,重者連服3~4日可愈。

47.石楠膚子酒:

[原料]石楠葉(去粗莖)、地膚子、當歸、獨活各50g。

[製法]將上藥洗幹淨,瀝幹,搗爛為末,收儲備用。

[功效]補血祛風。適用於風毒癮疹(蕁麻疹)患者。

[服法]每次用末5~6g,用酒1杯(約15mL)相煎數沸,候溫,連末空腹服,3次/d即可。

48.全蠍雞蛋食:

[原料]全蠍1隻,雞蛋1枚。

[製法]將全蠍殺後,放入雞蛋中蒸熟即可。

[功效]清熱祛風,解毒。適用於風毒癮疹初起或慢性蕁麻疹。

[服法]1枚/次,2次/d。

第六節神經性皮炎

神經性皮炎是一種與皮膚神經功能障礙有關的慢性炎症性皮膚病。在所有皮膚病中,其發病率較高,多見於青壯年。本病分局限型和泛發型兩種,局限型多發於頸項部,泛發型則可泛發全身。其典型的臨床症狀為陣發性劇烈瘙癢、皮膚苔蘚樣變。病情嚴重時可出現失眠、神經衰弱等全身表現。神經性皮炎一般不會引起身體內髒損害,更不會有生命危險。

本病中醫歸屬於“牛皮癬”、“攝領瘡”範疇。其發病與風、熱、血虛、血瘀關係最為密切。因此多從血熱、血虛、風熱分證論治。

【中藥治療】

1.辨證論治:

(1)風濕熱型:

[主症]局部除有成片肥厚丘疹外,並伴有局部皮膚潮紅、糜爛、濕潤和血痂;苔薄黃或黃膩,脈濡數。

[治法]疏風清熱利濕。

[處方]消風散加減:荊芥、防風、苦參、蒼術、白芍、亞麻子、梔子、牛蒡子各10g,蟬蛻、木通各6g,當歸12g,甘草5g。情緒波動者加珍珠母(先煎)、代赭石(先煎)、生牡蠣(先煎)各30g,五味子5g,夜交藤20g;奇癢者加烏梢蛇、僵蠶各10g。

(2)血虛風燥型:

[主症]病程較久,局部幹燥、肥厚、脫屑,狀如牛項之皮;苔薄,脈濡細。

[治法]養血祛風潤燥。

[處方]四物消風飲加減:當歸、白芍、川芎、防風各10g,大生地黃15g,白鮮皮12g,蟬蛻、獨活、柴胡、荊芥各6g,大棗5枚,何首烏20g,甘草5g。

2.外治法:

(1)羊蹄根散:羊蹄根24g,枯礬6g。研細末,用醋調成薄糊狀,塗患處,1~2次/d。

(2)醋泡雞蛋:生雞蛋3個。放入陳醋內,浸泡7日,取出去殼,搗爛如泥膏,搽患處。

(3)輕陀散:輕粉5g,冰片9g,密陀僧15g。分別研細末,混勻,生菜油調成糊狀,外敷,2次/d。

(4)複方黃連擦劑:黃連50g,花椒25g。加70%乙醇適量浸泡3日後備用,每日擦3~4次,10日為1療程。

(5)趙炳南氏熏藥:蒼術、黃柏、苦參、防風9g,大風子、白鮮皮30g,鬆香、鶴虱草12g,五倍子15g。共研粗末,用較厚紙卷藥末成紙卷,燒煙熏皮損處,1~2次/d,20min/次,視皮損大小可適當增減時間,烘畢把熏藥膏擦去,不必另塗藥。

(6)斑蝥浸出液:將斑蝥入20%醋酸中,其量以浸沒蟲體為準,露在液麵上的部分借助搖動容器的方法,使蟲體都有浸泡的機會,3日後再加95%乙醇到足量,再浸泡3日,過濾後裝入小瓶內備用。適應皮損肥厚者,最初宜少搽,以後逐漸增加,以不起皰為度。

3.中成藥:

(1)當歸片:5片,2次/d。

(2)消解片:5片,2次/d。

(3)烏梢蛇片:5片,2次/d。

(4)地龍片:5片,2次/d。

(5)雷公藤浸膏片:625mg,口服,2次/d。

(6)雷公藤總苷片:1~1.5mg/(kg·d),分2~3次服。

4.單方驗方:雷公藤(去皮)15~20g(成人)。水煎服,1劑/d,連服3~5日(注:不可多服、久服)。

【西藥治療】

1.瘙癢劇烈用苯海拉明25mg,3次/d;亦可用氯苯那敏、阿司咪唑等。

2.神經衰弱而失眠者可選用地西泮5mg,1次/晚,亦可選用氯氮等,並可服用穀維素及B族維生素。

3.靜脈封閉療法:0.25%普魯卡因注射液10~20mL,加維生素C200mg靜脈推注(簡稱“靜推”),或以0.1%普魯卡因500mL靜滴,1次/d,10~15次為1療程。用藥前需做普魯卡因皮試。

4.局部用藥:

(1)軟膏:100%黑豆餾油軟膏、5%~10%糠餾油或煤焦油軟膏、1%~3%葸林軟膏、複方硫酸軟膏等任選一種外搽,2~3次/d。

(2)皮質類固醇激素軟膏、霜劑:如尿素軟膏、膚輕鬆軟膏、地塞米鬆霜、倍他米膏等任選一種外搽。

(3)膏藥:膚疾靈、皮炎靈外貼,1次/d。適用於皮損局限者。

(4)洗劑、酊劑:三黃洗劑(風濕熱型)外搽,2~3次/d;二號癬藥水、皮炎寧酊、百部酊、複方土槿皮酊(血虛風燥型)外搽,2~3次/d。

5.局部注射:

(1)激素封閉:潑尼鬆龍25mg,或去炎鬆懸液40mg,加入適量2%普魯卡因,作局部皮內或皮下注射,1次/周。

(2)山莨菪堿混合液封閉:山莨菪堿液加入2%普魯卡因10mL患處皮內注射,一次量不超過10mL,3~5日注射1次,然後用梅花針刺,3~5分鍾即可,5次為1療程。

(3)苯海拉明封閉:苯海拉明100mg,加入0.5%普魯卡因至100mL,於皮下浸潤注射,隔日1次,每次量不超過25mL。

【藥膳食療】

1.豆腐渣飲:

[原料]黃豆500g,白糖適量。

[製法]將黃豆洗幹淨後,加入清水,研磨成豆漿,留下豆渣,豆漿放入白糖服用。

[功效]祛濕生肌。適用於神經性皮炎早期。

[用法]喝豆漿,1杯/d。用豆渣敷患處,亦有效。

2.醋生雞蛋:

[原料]陳醋500g,生雞蛋5個。

[製法]將雞蛋洗幹淨瀝幹,把陳醋放入盆中,然後放入雞蛋,浸泡半個月即可。

[功效]生肌消炎。適用於神經性皮炎患者。

[用法]將雞蛋取出打破後,把蛋清塗於患處即可。每日數次,每次要清洗幹淨患處。

3.米醋蒜汁:

[原料]大蒜瓣50g,醋50mL。

[製法]將蒜瓣去皮,用30g搗碎,成爛泥狀,用布包好放入米醋內浸泡,5小時後用布包擦患處;其餘20g生吃。

[功效]殺蟲祛腐、消炎。適用於神經性皮炎。

[用法]每日擦2~3次;服生蒜早、晚各1次。

4.絲瓜葉汁:

[原料]新鮮絲瓜葉100g,白糖適量。

[製法]50g用水煮成湯液,服用;50g搗爛敷於患處(先將患處用手擦紅,再搽)。

[功效]止痛止癢、生肌。適用於神經性皮炎。

[用法]每日患處搽2~3次;每日服湯液早、晚1次,加入白糖調味。

5.茶葉大蒜汁:

[原料]茶葉、大蒜、韭菜各50g。

[製法]把茶葉用開水泡15分鍾,飲茶,留下茶葉搗爛,敷於患處,約20分鍾,讓角質層軟化,然後用剪刀剪去角質層,再將大蒜、韭菜搗爛,敷於患處。

[功效]去腐生肌,消炎止痛。適用於神經性皮炎。

[用法]飲茶。每日換藥2次。在換藥時一定要將患處用溫開水洗幹淨。

6.花椒白酒液:

[原料]花椒10g,白酒50g。

[製法]將花椒洗幹淨瀝幹,放入白酒中浸泡1周後,即可使用。

[功效]殺蟲祛腐,消炎生肌。適用於頑固性神經性皮炎。

[用法]先將患處洗幹淨,待幹後,用此藥塗搽患處。

7.大蒜冰片液:

[原料]蔥白3根,紫皮大蒜2枚,冰片0.5g,白糖20g。

[製法]將大蒜去皮,與蔥白、冰片放入沙鍋中搗成泥,加入白糖即可。

[功效]生肌去腐,止痛消炎。適用於神經性皮炎。

[用法]先將患處用溫開水衝洗幹淨,再用藥搽於患處,3次/d。

8.米糠麻油液:

[原料]米糠50g,麻油20g。

[製法]將米糠與麻油調勻,放置1小時即可使用。

[功效]生肌止痛、消炎。適用於神經性皮炎。

[用法]將患處清洗幹淨,把米糠麻油液搽於患處,用電吹風吹患處,2次/d,10min/次。

9.柿子茶水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