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單純皰疹
單純皰疹是一種由單純皰疹病毒感染所致的皰疹性皮膚病。以皮膚黏膜交界處,局限性簇集性水皰為特征。發病無明顯性別差異,多見於成人,預後易於複發。
本病中醫稱“熱瘡”、“氣口瘡”和“火燎瘡”。屬瘡類皮膚病的範疇。
【中藥治療】
1.辨證論治:
(1)風熱蘊膚證:
[主症]皮損以丘皰疹為主,自覺瘙癢,疼痛;伴發熱,口幹,咳嗽等全身症狀;舌質紅,苔薄黃,脈浮數。
[治法]疏風清熱。
[處方]辛夷清肺飲加減:菊花、板藍根、金銀花、鮮蘆根各15g,辛夷、桑葉、連翹、黃芩、梔子各10g,生石膏20g。
(2)濕熱下注證:
[主症]生殖器、肛門、臀部簇集性小水皰,糜爛、滲出;伴疼痛、尿頻、尿急、尿痛;舌質紅,苔黃膩,脈滑數。
[治法]清熱利濕。
[處方]龍膽瀉肝湯加減:龍膽草、柴胡、梔子、黃芩、生地黃、澤瀉、木通、車前子各10g,板藍根15g,生甘草5g。
(3)陰虛內熱證:
[主症]病情反複發作,雖經治療不能控製其再發,皮膚黏膜交界處簇集性水皰,破後糜爛,灼熱,疼痛;伴口渴,咽幹,心煩;舌質紅,苔薄,脈細數。
[治法]養陰清熱。
[處方]增液湯加減:玄參、麥冬、紫草各10g,生地黃、板藍根各15g,生薏苡仁20g。
2.外治法:
(1)皮損以丘皰疹為主,糜爛、滲液偏重者,以馬齒莧水洗劑外洗或濕敷。
(2)皮損以糜爛、結痂為主,或即愈時,以紫金錠磨水或黃連膏、青黛膏、紫草膏等外塗。
【西藥治療】
1.全身治療:
(1)抗病毒藥:選用阿昔洛韋、纈昔洛韋、泛昔洛韋、阿糖胞苷、幹擾素或幹擾素誘導物等口服或靜注。
(2)免疫調節藥:轉移因子對新生兒播散性皰疹療效較好;左旋咪唑口服治療複發性皰疹有效,白介素2、胸腺素等也可選用。
2.局部治療:
(1)以吸收幹燥,防止繼發感染為主,可外用2%硫酸鋅溶液、1%醋酸鋁溶液、4%硼酸軟膏、氧化鋅軟膏、0.5%新黴素軟膏。
(2)皰疹性角膜結膜炎,可用0.1%皰疹淨眼藥水滴眼或0.25%皰疹淨眼膏點眼;皰疹性齒齦口腔炎,以1∶1000的苯紮溴銨水含漱,生殖器皰疹可用稀鹽水坐浴或濕敷為主,輔以20%~40%氧化鋅油外用,或加用噴昔洛韋軟膏等。
【藥膳食療】
1.油菜解毒蛋:
[原料]菜油30g,雞蛋1個,酒適量。
[製法]將鍋燒熱,倒入菜油燒熱,打入雞蛋1個,油煎成餅(荷包蛋)。
[功效]解毒、活血、補虛。適用於毒瘡,已出膿或膿未成者均有效。
[服法]吃蛋、喝酒,微醉出汗,痛即止。瘡毒在上身餐後服,在下身食前服,最凶症每日服之,止痛暗消,有頭出膿者,食之止痛收口,1次服2個蛋更妙。
2.土黃芪燉雞:
[原料]土黃芪30g,雞1隻(約500g)。
[製法]將雞殺後,去頭、爪子、內髒,與土黃芪加水適量共燉2小時。
[功效]益氣補虛,托瘡毒。適用於瘡腫不易外透者。
[服法]吃肉喝湯,每服適量,半個月為1療程。
3.陳皮黃芪粥:
[原料]生黃芪、粳米各60g,陳皮末1g。
[製法]先將生黃芪洗幹淨入鍋內,加水煎30~40分鍾,棄渣取汁,再將粳米淘洗幹淨,同生黃芪汁入鍋內,加適量水,少許紅糖煮粥,先以武火煮沸,再改用文火煮,待粥熟時,調入陳皮末,稍煮沸即可食用。
[功效]補氣、健脾、養胃、利水消腫。適用於瘡瘍久潰不收口及一切氣血不和的病症。
[服法]1次溫熱服食之。
4.拌葵菜飲:
[原料]葵菜(煮爛)、大蒜各適量。
[製法]將上述兩味研細拌勻,加少許味精及醋。
[功效]解毒散鬱。適用於傷寒時行熱毒發瘡,皆帶白漿,隨沒隨生者。
[服法]1次盡食之。
5.雙花粥:
[原料]金銀花(雙花)、粳米各30g。
[製法]先將金銀花放鍋中,加水適量,煮沸15分鍾,濾取藥汁300mL,備用,再將粳米淘洗幹淨,放入鍋內,對入藥汁,以文火煮至粥成即可。
[功效]清熱解毒。適用於各種熱毒瘡瘍,咽喉腫痛,風熱感冒,亦可用於夏令時預防中暑用。
[服法]1劑/d,分早、晚溫服之,10日為1療程。夏令食之尤為適宜。
6.土茯苓燉烏龜湯:
[原料]土茯苓50g,烏龜1隻,蔥白2段,精鹽少許。
[製法]先將土茯苓煎煮1小時,把烏龜殺後,除去頭、腳及內髒,洗幹淨,連龜甲並入土茯苓中,再煎熬3小時,然後加入蔥白和精鹽,煮至龜肉熟爛即成。
[功效]養陰補血,健脾胃,強筋骨,去風濕,利關節。適用於正氣不足,邪毒內侵所致的惡瘡癰腫,慢性濕疹,牛皮癬。
[服法]吃龜肉飲湯,2次/d。每隻烏龜用2日,連用3~4隻龜即可。
7.蔥燉豬蹄湯:
[原料]豬蹄6隻,蔥白60g,精鹽適量。
[製法]先將豬蹄去掉蹄甲,拔去毛樁並洗淨,用刀在豬蹄上縱向劃數刀,放入鍋中,加水適量,再加蔥段,精鹽適量,以武火煮沸,改用文火燉至肉離骨時即可。
[功效]補血、消腫、托瘡。適用於正氣不足,感受外邪所致的瘡瘍腫痛,或患瘡瘍日久不愈患者。
[服法]2次/d,早、晚分吃豬蹄1隻,飲湯適量,10日為1療程,連用2~3療程,療程間隔3~4日。
8.香椿魚羹:
[原料]鮮香椿葉250g,麵粉適量,精鹽少許,菜油400g。
[製法]將鮮香椿葉洗幹淨,切碎,加入麵粉,精鹽和水適量,調成稀糊,鍋內放菜油,燒六成熱時,把調好的稀糊慢慢倒入鍋內,成條索狀,形似小魚,故名香椿魚,炸成焦黃色,撈出,即可食用。
[功效]止血止痛,清熱利濕,利尿解毒。適用於瘡瘍癤腫,以及泌尿係統感染、腸炎腹瀉等症。
[服法]1劑/d,代早餐用,連用10~15日。
9.薑黃腱子羹:
[原料]熟羊腱子肉500g,豆粉、麵粉各50g,薑汁、黃酒各15g,米醋10g,精鹽少許,梔子末6g,植物油200g。
[製法]將腱子肉切成條,豆粉、麵粉、薑汁、黃酒、米醋、梔子末、精鹽共和勻,與肉條拌勻,將植物油倒入炒鍋內,燒沸,放入肉條,煎炸至熟,取出放入盤中即可食用。
[功效]益腎健脾。適用於腎虛腰腿酸痛無力,陰瘡久不收口。
[服法]分2次空腹食之。
10.牛蒡粳米粥:
[原料]鮮牛蒡根3莖,粳米120g,生幹地黃60g。
[製法]將牛蒡根洗幹淨,煮爛,於盆中研細,去筋絲,用藥汁加水與米煮粥,鹹淡適宜,再將地黃研末,以水糊丸,丸重15g。
[功效]養血、清熱、解毒。適用於瘡腫。
[服法]服粥1碗,食訖,含地黃丸1丸。
11.時氣大效方:
[原料]葡萄幹(生)30g,黃酒適量。
[製法]將葡萄幹研成細末即可。
[功效]補氣血、解毒、發表。適用於時氣或瘡疹發不出。
[服法]每服3~6g,用溫酒或米湯飲調下,大效。
12.菱角糯米粥:
[原料]菱角500g,糯米、紅糖各100g。
[製法]先將菱角放鍋中煮熟,去殼取肉,切碎備用。再將糯米淘洗幹淨,放入鍋中,加水適量,煮至米爛時,倒入菱角肉,同煮至粥成即可。食前加紅糖。
[功效]健脾益氣,除濕排膿。適用於濕邪內蘊,外發肌膚所致的膿皰病。
[服法]1劑/d,早、晚各服藥1次。
13.桂藍菜肴:
[原料]桂心、藍菜各60g。
[製法]將兩味洗幹淨,搗為末,分為3服,以生豬肝0.25kg,去膜,細切,煮熟,伴末服,入五味同食。
[功效]利濕殺蟲。適用於濕邪下注,瘡瘍疼痛。
[服法]每日早晨1服。
14.白糖魚膠飲:
[原料]魚膠60g,白砂糖50g。
[製法]將魚膠和白糖放入瓷碗中,加水適量,隔水燉半小時即可。
[功效]解毒、補虛、止血。適用於陰蝕、陰瘡、痔血。
[服法]1次/d,連服3~7日。
15.黃豆雙花蘆根飲:
[原料]黃豆50g,金銀花(雙花)、菊花、蘆根、綠茶各15g。
[製法]將前4味洗幹淨,先把黃豆煮爛,然後將金銀花、菊花、蘆根、綠茶一同放入沙鍋內同煮片刻,去渣取汁,趁熱時飲用。
[功效]清熱解毒,消腫止痛。適用於咽喉腫痛、瘡癰疼痛而局部發熱紅腫患者。但陰虛發熱和身體虛寒者則不宜服用。
[服法]1劑/d,連服3日為1療程。
16.一枝黃花衝劑:
[原料]一枝黃花500g。
[製法]將黃花切碎,放入沙鍋中,煎煮2次,過濾取汁,濃縮成浸膏,加適量糊精,噴入糖精鈉水溶液,拌勻,幹燥,磨成細粉。
[功效]疏風清熱,解毒消腫。適用於咽喉腫痛、瘡瘍腫癤等症。
[服法]取細粉加水製成顆粒,6g/次,2次/d,開水衝服。
17.葛根石膏粥:
[原料]生石膏60g,粳米100g,蔥白2根,豆豉、生薑各10g,葛根30g。
[製法]先煎石膏、豆豉、葛根,去渣取汁,入粳米煮粥,快熟時加入蔥白、生薑,再煮片刻即可。
[功效]祛風清熱、除煩。適用於瘡瘍初起,全身惡寒,局部紅腫、熱、痛等。
[服法]1劑/d,頓服。
18.苦菜薑汁飲:
[原料]苦菜50g,生薑20g,黃酒10mL。
[製法]先將苦菜和生薑洗幹淨,分別切成小顆粒並搗爛,然後用潔淨紗布包好絞取汁液。
[功效]清熱解毒消腫。適用於各種癰腫惡瘡。
[服法]取兩汁等量合並,混勻,每取30mL,對黃酒10mL,衝水飲服。
19.金銀花酒:
[原料]金銀花50g,甘草10g。
[製法]將金銀花和甘草一同放入沙鍋中,加水2碗,煎取半碗,再入酒半碗,略煎,分成3份即可。
[功效]清熱解毒。適用於瘡癰、肺癰、腸癰等。
[服法]早、中、晚各服藥1份,重者2劑/d。
20.炒綠豆芽肴:
[原料]綠豆芽250g,調料適量。
[製法]綠豆芽去雜質,洗幹淨,放入熱油中,加蔥、薑、精鹽翻炒去生。
[功效]解熱毒、利三焦。適用於熱毒瘡瘍、小便赤澀不利等症。
[服法]1劑/d,佐餐食用。
21.蜜汁黃瓜飲:
[原料]嫩黃瓜5條,蜜糖、白糖各50g,山楂片30g。
[製法]將山楂片洗幹淨,用紗布包好,加清水200mL煎熬,先後煎熬2次,共取藥液80mL,黃瓜去皮、心,削去兩頭,洗幹淨切成條,入沸水中煮熟,淨鍋置火上,加入山楂液、白糖,小火煎熬,待糖化盡後再加蜜糖收汁,倒入黃瓜條拌勻,裝盤,隨意食。
[功效]清熱解毒,利水。適用於咽喉腫痛,瘡癬熱毒,小兒熱痢等症。
[服法]1劑/d,佐餐食用。
22.槐花酒:
[原料]槐花120g,黃酒500mL。
[製法]將槐花微炒黃,趁熱入酒,煎數十沸,去渣。
[功效]清熱解毒。適用於瘡毒已成未成,但熱痛者。
[服法]熱服取汁,瘡毒未成者服2~3次,已成者服1~2次。
23.牛蒡枳實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