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夏言(1)(1 / 3)

電視正在播2015年的央視春晚。

夏言一個人坐在沙發上,右手拿著遙控器,食指無意義地搭在音量鍵上。

那是一台有年頭的老式顯像管電視,放在簡陋的電視櫃上。

一張破舊的茶幾上擺著一碟豬頭肉,一碟油炸花生米,一包薯片,還有一瓶喝了一半的二鍋頭,這就是夏言的年夜飯。

“防微杜漸!老虎蒼蠅一起打,是害蟲都得鏟除!”

電視裏正在表演相聲《這不是我的》,說到這句台詞的時候,台下觀眾一片掌聲。

夏言喝了一口酒,拿筷子挾了兩片豬頭肉放在嘴裏慢慢嚼。

今年是國家的反腐年,習主席上台以後,打下幾個“大老虎”,“反貪”成了年度熱詞,甚至春晚也不對這個題材進行避諱。晚會看到現在,涉及反腐題材的節目已經有三個,分別是沈騰等表演的《投其所好》、周煒等表演的《圈子》,以及眼下正在播的《這不是我的》。

聽電視裏的鼓掌和叫好聲,就聽得出來觀眾多喜歡這個題材。

夏言喝了一口酒,二鍋頭從喉頭滾入,腹腔微微發悶。

中國民間對貪汙腐敗的抨擊,總是止步於諷刺挖苦。

貪官總是一副醜態,窮形盡相,自取滅亡。

夏言覺得這種“諷刺反貪”,有點像電視劇領域的“抗日神劇”。

但渲染敵人的醜陋可笑對取得勝利並無益處。那是一種意淫。

要想在戰鬥中取得勝利,你必須堅強,忍耐,勇敢,殘酷。

強大的敵人之所以強大,因為他比想象中更加聰明。

春晚還沒結束,夏言放下酒瓶站起來,酒精讓他有點發暈。他把頭晃了晃,似乎清醒了一點,走向牆邊的辦公桌。

那隻是一張廉價的簡易的刨花板拚裝桌子,但上麵卻整齊的擺放著幾台最新式的數字設備。在桌邊的底下,放著一個已經被打開的塑料箱,裏麵放著的全是各種顏色的塑料小方塊。夏言從箱子裏抓起一把方塊放在桌子上,撿出其中一個,在方塊的一麵輕輕一摁,一個更窄小的方塊就從中彈了出來。他把這個更小的方塊輕輕用手一搓,又分成一薄一厚兩件。厚的是微型鋰電,放進他自己加工的一拖百集中充電器裏。薄的是通用手機存儲卡,被輕輕插進音視頻分析器的集束卡槽裏。他打開右側的抽屜,那裏有一堆碼好的電池和存儲卡,他取出一件,插進小方塊。

這種小小的塑料方塊,是夏言從一個可靠的賣家手裏淘來的微型無波竊聽器。它不產生通訊信號,難以被偵測。電池和記憶卡配合起來支持96小時的錄音和定時拍照。

這種竊聽器的優點是廉價而且不會被反竊聽設備發覺,缺點是非常不現代化——竊聽者必須取走設備才能查看到竊聽到的內容。

在反竊聽設備非常普及的政府機關,夏言也隻能使用這種落後的設備。

隨著一片又一片的存儲卡被插入卡槽,那台有電腦主機箱那麼大的德國產音視頻分析儀開始發出厚重的風扇散熱聲。

這台分析儀的功能比較完善,它可以過濾無意義的內容,將有意義的內容自動整合並按需轉化。竊聽器的視頻源其實是每秒拍攝一幀的靜態畫麵,分析儀會按照設定好的人像或其他檢索內容檢索出有意義內容並合成為動態視屏。而最麻煩的音頻,因為有一個北大教授開發的民用插件的幫助,被分析儀自動識別轉換成文本文件,也比較容易檢索。

夏言打開連接分析儀的電腦屏幕,隻見所有的視屏以十二宮格的結構彈開播放,這種窗口大小也是夏言設定的能看清內容的最小尺寸。

所有的視屏內容都是圍繞著同一個人展開,這個人方麵大耳,身材高大,年逾四旬,英氣勃勃。經常看電視新聞的人都能認得出來,這個人就是目前在政界炙手可熱的南海市現任市委書記陳國。

陳國今年隻有四十六歲,擁有經濟學、社會學、工程學三項博士學位。90年代初在歐美遊學期間就被學界稱為東方之星,之後在國內政界平步青雲,一路坐上南海市一把手的寶座。

南海是中國經濟領軍城市之一,南海市領導人的前途,往往也是國家領導層。陳國在坐上南海一把手位子的時候,應該心裏也下好了一生投身政界的決心。

他在南海已經任職五年,這五年美譽無數,功績斐然。不僅被誇“愛民如子”、“清如水明如鏡”,更加有“改革明燈”、“建設之星”、“XX紅旗手”、“XX舵手”等美譽。

他的家住在南海市政府大院後麵的家屬樓裏,每天騎自行車上下班。除了公務出行,他從不動用公車。他的妻子社科院的一位教員,從事科教工作,從不拋頭露麵。他有一個獨女,就讀於本市重點中學,但學習成績一般,應該是找關係進去的。不過當然,以他的級別,子女受這點優惠並不足以挑動夏言的追查欲。

除了這些之外,陳國的政治前途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決定性因素,就是他選的路線非常正確。他是現任國家領導人禦用班底的候補成員。

這是陳國的優點,也是夏言喜歡陳國的原因。

陳國將是夏言的一個“示範”,一個“橋頭堡”,一個“諾曼底”。

反腐,如果隻反“大老虎”,隻反“蛀蟲”,是不足以有威懾力的。

成為老虎和蛀蟲,隻是貪腐到極點的一個極端現象。製裁這些極端現象,並不能起到應有的威懾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