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郭建國(1)(1 / 3)

在這個信息時代,誰掌握著話語權,誰就掌握著權力。

郭建國對這句話深信不疑。

三十年,從一家地方報社的主編,做到亞洲最大的報業集團總裁,一定程度上,他覺得自己已經掌握了這個世界的竅要。

郭建國的辦公室,位於香港西九龍柯士甸道的環球貿易中心大樓,從寫字台後的巨大玻璃幕牆向外看,可以看到整個維多利亞港。

每天早上五點,玻璃牆外的天空還灰蒙蒙的,大多數忙碌的港人也尚未起床,郭建國手下的十二名顧問卻已經衣履整齊的坐在巨大的辦公室裏,回答端坐在寫字台後的郭建國提出的問題。

郭建國的問題隻有三個,每個問題每個人問一遍,十二個人一共是三十六遍。

第一個問題是:“有什麼新聞?”

第二個問題是:“有什麼想法?”

第三個問題是:“今天應該怎麼做?”

這個習慣從六年前堅持到現在,十二個顧問席位上的名字走馬燈一樣不停的換,郭建國問的始終隻有這三個老問題。

每天早上,他穿著整齊名貴的西服,如泰山般安然地坐在巨大寫字台的後麵,臉龐隱匿在故意調暗的燈光裏,背後是遠處維多利亞港徹夜不滅的燈火。他感覺自己身處宇宙的中心,身上的西服仿佛是皇帝的龍袍,三個反複重複的問題則象征著至高無上的權力。

他幾乎擁有一切,幾乎可以控製一切。

在一些個恍惚的瞬間,他是真的這麼想。

就在三個月前,他通過微妙的輿論控製,把一個亞洲敏感地區的政治運動撥~弄得如燎原之火,直接導致當地最高行政長官下野。

輿論決定人心,人心決定政治,政治代表權力。

郭建國認為,自己已經執住了輿論的牛耳。

他旗下的財團,直接控製亞洲最大的幾家的報紙、電視台和互聯網綜合門戶,間接或部分染指歐美數十家網絡和傳統媒體。早在三年前,就有業內高層在私下裏聊天中說,郭建國的企業直接控製著亞洲幾十億人每天睜眼看到的一切。

簡單的一條新聞或信息,隻要推~送到足夠多的觀眾眼前,就足以讓一個企業財源滾滾,讓一個明星炙手可熱。如果這是一條負麵信息,那麼,一些人就要下台,一些人就要破產,一些人就要跳樓。

這樣的事,就算是集權國家的總統來進行,沒有媒體的力量,也是很難辦到的。

巨大的發光二極管電子鍾顯示時間已經到了上午五點二十,郭建國的問題已經問到了他的第七位顧問,這位顧問姓湯,是一位社會新聞學博士。

聽到郭建國問出的第一個問題後,湯博士緊繃的麵色在燈光下顯得蒼白,他的聲音聽起來也幹澀生硬,看來他非常緊張。

“最近,有一個自稱‘純淨信息聯盟’的民間組織非常活躍,該組織認為,我們,呃,大眾長期以來接受信息的模式是非常被動的,這種被動不僅侵犯了個人權利,而且會產生輿論霸權。”

“他們設想了一種新的新聞模式,這種模式和我們現行的模式是相反的。我們傳統的新聞模式,是記者去采集新聞,然後主動向讀者推~送。讀者每天麵對的都是一個未知的世界,隻能被動的接受信息。而他們探尋的新模式,是讓讀者把握新聞的主動權。他們做了一個展示網站,我試了一下,非常有趣。他們放了一個搜索框,人們可以把想知道的一切輸入進去。係統會自動檢索相似的關鍵字,從而得出最被公眾關注的問題。然後,然後會派出記者去做深度訪問。每一個熱點問題,最後都會被不斷的深入采訪而形成一個翔實、完整的專題。就像是調研報告一樣。最後,這些專題按照關注度排名被展示在首頁上。當人們對這個專題產生進一步的質疑時,專題還會不斷的擴大。他做的好像一家私家偵探社一樣,我在國內還從沒見過這種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