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病的範圍牽扯很廣,但是所有的方子基礎都在傷寒論,所以一定要有傷寒論做寫基礎,傷寒論的觀念是同症同治。金匱就是因為病的種類比較多,症狀又都不一樣,但是診斷方式還是以陰陽表裏虛實寒熱八綱辨症為主,處方也是用陰陽表裏虛實寒熱來區分,但還是同症同治。在剛開始介紹雜病的時候,張仲景就講了一些內經的理論。
問日:上工治未病,何也?師日:夫治未病者,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四季脾王不受邪,即勿補之。中工不曉相傳,見肝之病,不解實脾,惟治肝也。夫肝之病,補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藥調之。肝虛則用此法,實則不任用之。經日÷無實實,無虛虛,補不足,損有餘。是其義也。餘藏準此。
從這段可知治肝有三個重點,補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所以治療肝病經方中就有三個方子。補它的時候用酸,如鳥梅丸。助的時候用焦苦,像吳茱英湯。吳茱萸性燥,是很焦苦的藥,它能夠止嘔。如果是『甘味之藥調之』像小建中湯之類。這是治療肝虛的時候用的三個法則,肝實的時候就不能用。肝實在傷寒論介紹厥陰篇的時候,病人出現下利,有時嘔吐就是肝實熱發炎,就是肝腫起來,肝實熱裏麵發炎的東西「熱」往外走,進入大腸,拉出來都便濃血,又臭,傷寒裏麵就出方了,它叫「白頭翁湯證」,白頭翁可以止痢,可以止腹痛。白頭翁加黃柏、秦皮,還有黃連,都是寒涼的藥,後麵陸續會跟大家介紹。實熱症的話用涼藥,虛症用剛剛講的三個方劑。所以我們治療肝病,不管他是西醫講的名詞肝硬化或肝癌,基本上我們處方的時候就在這幾種方子裏,這是張仲景以肝來舉例子。『無實實,無虛虛,補不足,損有餘。是其義。餘藏準此。』依此類推。
諸位要了解所謂:上工治未病,這個就是張仲景的原意。比如說肝出現問題時,我們應該先去實脾,這是最基本的法則。就是我們不讓肝病繼續傳入脾髒,也就是把病局限在肝裏麵,不讓它再傳經,這是張仲景一個來自內經的觀念,就是上工治未病,我們中醫的最高階段就是上工治未病,而西醫是治已病。就好像一對夫妻要準備離婚了,到律師事務所去簽字時,此時就是叫做「病已沉」。其實在離婚之前就已經有很多症狀,顯示如果繼續惡化下去必將麵臨離婚,有症狀的時候律師(西醫)不會出麵,中醫會出麵,「有症狀了!」所以我們就開始動手,所以中醫是辨症論治,這叫做上工治未病,如果要等到生病後才開始治療就太慢了!內經的經義比西醫學更廣,西醫學隻限於局部在髒腑裏麵。但是像『小建中湯為治肝補脾不二法門』這不是法則,誤用之則大誤病情矣。小建中湯隻是用它的甘味來調脾胃,並不是用小建中湯來治肝病,因為『蓋肝知本味袋,而中含有膽液則苦』,『胃實篇生血之原』我介紹傷寒論時有提到,血的來源是脾胃。當我們腸胃吸收了食物以後『肝膽之液,滲入胃』,胃裏麵有三樣東西:肝的酸、膽的苦、還有脾髒的甜與胰髒的黏液,如果太冷了,我們肝受到寒後,就會吐酸,所以嘔酸的時候我們用燥來止嘔,病人會嘔酸就是肝液外出,我們用吳茱萸湯來治療,如果肝熱則吐膽汁,熱則吐苦味。
『老師,為什麼我早上起來嘴巴苦苦的?』這就是膽汁上逆,是小柴胡湯證,諸位現在很熟稔了,如果苦味很嚴重時,小柴胡湯裏麵黃芩就要重用、半夏也要重用半夏能夠降逆止嘔,就是說膽汁往上逆時,我們須要用半夏把它往下降下去,所以小柴胡湯能和胃氣。
『瀝勝則肝膽不調』中醫最難讓人家去了解的,就是「氣」,實際上什麼叫氣?西醫看不到氣,隻看到一個循環係統,不管是我們的淋巴腺循環係統或者是血液循環係統,西醫看不到是氣在推動這個循環係統,它的原動力就是中醫講的氣。肝膽的氣不夠,就是肝膽的原動力量不夠了。肝本身是我們身上最大解毒的髒,西醫醫學裏麵也是這樣講,我們吃進很多東西,如果肝功能不是很正常時,代謝係統就不會很好,結果解毒的功能就不能完全發揮出來。中醫的觀念,這種狀況就叫做「鬱」,氣鬱在肝裏麵,肝沒有辦法蠕動。正常時我們身體會把全身的血液,與身上殘餘的毒素,通通帶回肝裏麵,然後經過肝鹹解毒過以後再釋放出來,進入我們的心髒。肝氣鬱久了以後,會造成食物殘毒停留在這裏,囤積久了就會生出濕。生濕出來後病人就容易有惡心。其實胃本身沒有問題,而是肝藏濕氣鬱結積聚於此,壓迫到胃,所以會惡心,自然就吐了很多濕液出來。有的時候早上起來刷牙時,會有惡心,就是因為裏濕太盛造成的。所以一般病人隻要有嘔,大部分都是有濕在裏麵。
諸位看『濕盛則肝膽不調,故多嘔。』濕國積在身體裏麵太久以後,我們身體的環境就改變了,非常容易生蟲,不要說是我們吃進去食物裏麵有菜蟲,不用吃到茱蟲,隻要豬肉丟在那邊,也會生蟲的,隻因為濕太盛了。所以如果我們腸胃消化不好時,食物在我們身體裏麵就會停留過久,壞掉的食物也會生蟲的。補肝用酸,助用焦苦,此時可用烏梅丸。中醫有苦的藥,像黃連、黃芩等,而苦的藥都是寒涼的藥,主泄、主向下走。隻有烏梅丸,張仲景出了這個處方,他用的方法不是苦寒,而是利用苦溫。因為溫能化濕,隻有溫才能把濕化掉,所以為梅丸裏麵有『以為梅之酸,細辛、幹薑、蜀椒、桂枝、附子之溫,及黃連黃柏之苦燥,而後胃溫濕化,肝膽之鬱,方得條達。』胃受到溫藥以後濕被排掉了,這個時候濕被排出來,於是整個蟲的生態環境就被改變掉了,蟲才會出來,於是肝鬱能夠條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