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的觀念裏麵肝髒是木,樹木要能開花,花要開的很好,才能夠結果實,基本上它要能得到很多很新鮮的空氣,它的生態環境要很好才行。烏梅丸就是能夠讓你身體裏麵那棵樹長得很好,那棵樹的名字叫肝,肝就是木。中醫的濕分為兩種情形,一種是有就蟲病,身體裏麵生有蚘蟲,嚴重的時候就嘔吐,因為裏濕太盛於是吐出來很多蟲,還有大蟲、小蟲之分,還有蟲卵。還有一種就是久痢,無時無刻在下利,很久都治不好,大部分這種下利是當我們到了有瘴厲的地方,比如說到了中國雲貴.高原這一帶,或者是西南邊陲一帶,我碰過一個案例,一個美國人,他是做防衛係統的,美國在巴西有個基地,他就到南美洲去,在那個基地待了兩年,他是設計外圍警衛係統的工程師,那兩年是什麼都沒得到,但是一回來就得到下利,我用所有能治下利的處方都治不好,這時就要靠烏梅丸。台灣的烏梅丸不純,因為為梅必須要先蒸過,先把鳥梅泡在醋裏麵泡一個晚上,讓醋滲透進去,酸才能入肝,然後再用米飯來蒸它,蒸完以後再把為梅裏的核拿出來才能入藥,小孩子平常沒事時就可以吃烏梅丸,一般小孩子吃十五粒,大人大概吃二十五粒,有一種狀況不能吃,就是下利便濃血時不要吃,其他通通可以吃,對肝病的人來說,為梅丸可以專門用來補肝的。張仲景已經告訴大家該怎麼做,隻是外麵的為梅丸不純,所以我們隻有靠自己來做,我們自己做的烏梅丸,你放在嘴巴裏時是又酸又苦,因為黃連用了四兩在裏邊,很苦,可是苦能驅蟲,解毒驅蟲的力量很強,裏麵的蜀椒就是殺蟲的,這個是治肝膽濕熱很好用的處方。
第二個就是吳茱英湯,大家看『胃中虛寒,幹嘔,吐涎沫。』吐涎沫出來時,我們開吳茱萸湯,吳茱萸湯方就是吳茱萸加生薑還有人參、甘草。吳茱萸湯也是專門治療胃下垂時用的處方。胃下垂在中醫的觀念裏麵,下垂就是功能不好了,中醫叫做胃寒,為什麼會寒?因為肝髒功能不好才引起胃寒,由於肝把胃壓迫到,胃就沒辦法動,結果就是胃下垂了,很多長年喝酒的人,就會造成肝髒的負擔,進一步就造成胃下垂,此時吳茱萸湯很好用。實際上吳茱萸就是入肝經的藥。此處不是用酸來補肝,這是寒濕初起之時,所以肝髒未虛,肝髒有虛的時候就要靠烏梅丸,肝髒虛掉的人體內較易生蟲,而且會有長久的下利。如果肝沒有虛,就隻需要助胃陽而止嘔,這時就用吳茱萸湯。吳茱萸的性很熱很燥,如果要用甘味來調肝就是專指建中湯而言,以上的三個方法,就是烏梅丸證,小建中湯證,還有茱莫湯證,這些都是治肝於未病時用的。
肝實熱的話會有下利後重,所謂下利後重,就是上完廁所之後還是想再上一次,肛門感覺很灼熱,大便出來很腥臭,有下利未盡的感覺,就是所謂白頭翁湯證,這就跟我們這裏說的又不一樣了。『若不問虛實而概用建中湯以治肝補脾不病脹懣即病煩躁。』所以我們要分出很多不同的狀況,不僅僅是說肝病發出來後,我們趕快就用小建中湯去實脾,現在外麵的中醫就是這樣做的,結果造成越吃腹水就越脹大,所以我們需要臨症來決定如何使用,烏梅丸非常的好用,但是我講的鳥梅丸是真正的烏梅丸,外麵的烏梅丸拿起來咬下去沒有味道,我們自己製做的你不用咬,隻要放在嘴巴裏時你就會想趕快把它吞下去,待在嘴巴裏會很難過。當你都感到難過,蟲吃到就更難過,蟲一碰到辛辣的東西就往下逃,逃後再碰到苦的把它泄下去,整個生態環境改掉了。平常我們吃烏梅丸的時機會選在晚上睡覺前吃,吃了以後早上起來上廁所時就會很愉快。隻有一種狀況就是遇到病人下利便濃血時不要吃,因為下利便濃血是裏麵太熱了,鳥梅丸裏有一大堆蜀椒幹薑細辛熱性的藥在裏麵,病人裏熱已經很盛了,如果再加熱藥入內,隻會造成流血更多。除了這種明明就是白頭翁湯證,你給他吃到為梅丸才會有問題,其他都不會有問題的,就算沒有蟲也可以吃它,所烏為梅九是很好用的九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