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章 飲食與營養(1 / 2)

補充鈣與磷

足夠的鈣磷能促進骨骼、牙齒的生長和堅硬。嬰兒體內的鈣約占體重的0.8%,到了成年以後達到1.5%,嬰兒每日約需鈣600毫克、磷400毫克。嬰兒缺乏鈣磷,可患佝僂病及牙齒發育不良、心律不齊和手足抽搐、血凝不正常、易於流血不止等症。

鈣與磷攝入的比例是1:1.5較為相宜。鈣與磷過高或過低,都會影響其吸收。母乳這個比例較為適當,故母乳喂養的嬰兒患營養不良的佝僂病者明顯少於人工喂養。一般嬰兒配方奶粉,鈣:磷=1.2:1.維生素D能調節鈣磷代謝,促進骨骼和牙齒的正常生長,對生長期的嬰幼兒極為重要。所以說,維生素D攝入的多少也會影響到嬰兒體內鈣磷比例。

我國嬰幼兒的膳食容易缺鈣,而磷不缺乏。嬰兒6個月後添加輔助食物時應多選用大豆製品、牛乳粉、蛋類、蝦皮、綠葉蔬菜等,用這些原料製成的食物如牛奶大米糊、牛奶玉米粥、雞蛋麵條、豆鼓牛肉末、豆腐糕、雞蛋羹、覓菜水等,均是良好的鈣、磷來源。

體重增長規律及保健

體重是驗證體格發育的一項重要指標,過輕、過重都不是健康的指標。

體重增加速度與年齡相關。小兒生後3月內如喂養合理,體重增長迅速,約每周增加200~250克;3~6月時,每周平均增加體重150~180克;此後3月內每周可增加60~90克體重。

小兒體重可分3個年齡階段計算。

1~6月小兒體重等於:

[出生體重(克)+月齡×700]克

7~12月小兒體重等於:

(6000+月齡×250)克

11歲以後的體重等於:

[(年齡×2)+7或8]千克。

平均每年遞增2千克,男童與女童相比,10歲以前男孩一般較女孩重;10~16歲,女孩一般較男孩重,以後男又較女重。

如果體重不按常規計算方法增加或減少,除患病因素外,大部分是由於護理不周、營養質量不高造成的,應及時糾正。發育遲緩者,偶與父母的體質瘦小有關。

半歲嬰兒喂養

為了孩子的健康,希望做媽媽的堅持母乳喂養到6個月。

如條件不允許可人工喂養,奶量不再增加,每天喂3~4次,每次喂150~200毫升。可以在早上6:00時,中午11:00時,下午17:00時,晚上22:00時各喂1次奶。上午9:00~10:00時及下午15:00~16:00時,可添加2次輔食。

6個月的孩子每天可吃2次粥,每次1/2~1小碗,可以吃少量爛麵片,雞蛋黃應保證每天1個,每日要喂些菜泥、魚泥、肝泥等,但要從少到多,逐漸增加輔食。

6個月小兒正是出牙的時候,所以,應該給孩子一些固體食物如烤饅頭片、麵包幹、餅幹等練習咀嚼,磨磨牙床,促進牙齒生長。

製作半歲嬰兒小食品

蛋黃粥

大米2小匙,洗淨加水約120毫升,泡1~2小時,然後用微火煮40~50分鍾,再把蛋黃研碎後加入粥鍋內,再煮10分鍾左右即可。

水果麥片粥

把麥片3大匙放入鍋內,加入牛奶1大匙後用微火煮20~30分鍾,煮至粘稠狀,停火後加切碎的水果1大匙(可用切碎的香蕉加蜂蜜,也可以用水果罐頭做)。

麵包粥

把1/3個麵包切成均勻的小碎塊,和肉湯2大匙一起放入鍋內煮,麵包變軟後即停火。

牛奶藕粉

藕粉或澱粉1/2大匙,水1/2杯,牛奶1大匙一起放入鍋內,均勻混合後用微火熬,邊熬邊攪拌,直到出現透明糊狀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