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時預防接種
上個月給嬰兒注射了三聯針(百白破混會製劑)的第2針,這個月應注射第3針,這樣就完成了百日咳、白喉、破傷風3種疾病的第1次免疫注射過程。以後到1歲半、6~7歲時,還要加強2次免疫。此後,孩子便獲得了對這3種病的持續而良好的免疫力。
大部分孩子在注射三聯針後都有些不適,常表現為發熱,吃奶不好,在打針的局部稍稍有些紅腫,孩子比以前愛哭鬧了。這些現象家長必然很擔心,其實這是正常的反應,一般2~3天就會好的。如果體溫超過了38.5℃,可以給孩子吃點退燒藥阿魯片。如果發熱持續3日不退,並出現皮疹、咳嗽等症狀,就要請醫生給孩子看看有無其他不適。
預防痢疾
細菌性痢疾簡稱菌痢,是一種急性腸道傳染病。菌痢的主要表現是發燒、腹瀉、大便膿血,伴有腹疼,重者可出現脫水、休克、抽瘋等症狀,甚至危及生命。
菌痢的發病是由於痢疾杆菌隨汙染的飲食經口進入胃腸後,在腸道大量繁殖,釋放毒素,引起腸道的炎症病變。同時,毒素的吸收引起發燒、全身不適等症狀。如果毒素首先侵犯中樞神經係統就會引起腦中毒症狀,病人抽瘋、昏迷、血壓下降……這就是中毒性痢疾。
預防痢疾,一定要做到:1大便後、吃飯前給孩子洗手,並養成習慣,最好用肥皂及流動水洗手,以防手上的致病菌隨食品入口。
2生吃的瓜果、蔬菜一定要洗幹淨、消毒。3腐爛變質、不新鮮的食品一定不給孩子吃。4孩子的餐具要專用並經常消毒。5如果家中有人得痢疾,應注意隔離,避免傳染給孩子。
如果孩子得了痢疾要及時到醫院檢查治療,按醫囑服藥,千萬不要吃2次藥覺得腹瀉好一些了就自行停藥。最好在服藥3天後複查大便,使常規檢查正常後再服2~3天藥。一般療程為7天。除用藥之外,還要注意適當休息,吃易消化的食品,如果孩子高燒,可服用退燒藥和物理降溫。若發生中毒性痢疾,則應住院治療。
預防腦震蕩
嬰兒腦震蕩不單單是由於碰了頭部才會引起,有很多是由於人們的習慣性動作,在無意中造成的。比如,有的家長為了讓孩子快點入睡,就用力搖晃搖籃,推拉嬰兒車;為了讓孩子高興,把孩子拋得高高的;有的帶小嬰兒外出,讓孩子躺在過於顛簸的車裏等。這些一般不太引人注意的習慣做法,往往可以使孩子頭部受到一定程度的震動,嚴重者可引起腦損傷,留有永久性的後遺症。小兒為什麼經受不了這些被大人看作是很輕微的震動呢?這是因為嬰兒在最初幾個月裏,各部的器官都很纖小柔嫩,尤其是頭部,相對大而重,頸部肌肉軟弱無力,遇有震動,自身反射性保護機能差,很容易造成腦損傷。
預防心律失常
竇性心律不齊
表現為隨呼吸而改變,吸氣時心率增快,深吸氣時更為明顯,呼氣末期心率減慢。在發熱、運動、情緒緊張、哭鬧或用阿托品後心律不齊消失。
竇性心動過速
表現為小兒正常心率因年齡而異,如新生兒心率超過200次/分;1歲以下超過160次/分;1~2歲超過140次/分;2~6歲超過130次/分;7~12歲超過120次/分,這被稱為竇性心動過速,常見於運動、緊張、哭鬧、發熱、貧血、出血、休克、心肌炎、心力衰竭等。其他如甲狀腺機能亢進及某些藥物如阿托品、麻黃素等影響也可引起心率過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