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節 第44章引而不發躍如也(2 / 2)

報告很快寫成了,共兩萬多字。在報告中,毛澤東根據當時農民運動與地主階級激烈鬥爭的現實,客觀分析了農村中各階級的革命態度和社會處境,熱烈頌揚了大革命中農民群眾為推翻鄉村封建統治進行的一切革命鬥爭和曆史功業,無情地批判了黨內外責難農民運動的各種謬論,重申了中國革命若想取得成功必須依靠農民階級的立場。報告中記述的湖南農民運動所作的十四件大事,毛澤東認為這都是革命的正義行動和完成民主革命的必然之路。其中,毛澤東摘用“引而不發,躍如也”是在闡述第七件事“推翻祠堂族長的族權和城隍土地菩薩的神權以至丈夫的男權”時。在這一章節中,毛澤東剖析了中國農村群眾所受的種種有係統的權力的壓迫,對他們摧毀代表封建勢力的祠堂、菩薩的行為給予了肯定,建議黨組織可以在這方麵予以引導,而不要直接幹涉類似事件。

報告寫成後,從3月5日起,先後在中共湖南區委機關報《戰士》周刊、中央機關刊物《向導》周刊、漢口《民國日報》、《湖南民報》等報刊上發表、轉載。4月,漢口長江書店以《湖南農民革命(一)》為名,將這個報告以單行本的方式出版發行。報告中提出的有關中國革命路線的問題在全國乃至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中都引起了極大的反響。中共中央局委員瞿秋白在為該書的序言中寫道:“中國革命家都要代表三萬萬九千萬農民說話做事,到戰線去奮鬥,毛澤東不過開始罷了。中國的革命者個個都應當讀一讀毛澤東這本書。”1927年5月27日和6月12日,共產國際執委會機關雜誌《共產國際》以《湖南的農民運動(報告)》為題,先後用俄文和英文兩種語言翻譯轉載了《湖南農民革命(一)》。這是毛澤東第一篇被介紹到國外的文章。英文版的編者按說:“在迄今為止的介紹中國農村狀況的英文版刊物中,這篇報道最為清晰。”時任共產國際執委會主席團委員的布哈林在執委會第八次全會擴大會上談到報告時,說:“我想有些同誌大概已經讀過我們的一位鼓動員記述在湖南省內旅行的報告了”,並稱讚這篇報告“文字精練,耐人尋味”。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