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三位乃曠世奇才(1 / 2)

伍伯侯看罷,捋著花白的胡須,讚歎不已,老婦人喜得眉開眼笑,忙忙走下席來,親到竇文軒和匡宗元、裴少卿三人麵前,各奉酒一滿盅,道:“老身不知三位乃曠世奇才,險些兒當麵錯過百年之約,羞愧啊。”

他三人一齊出席,竇文軒拜謝道:“後學的晚輩,承蒙老婦人稱許為東床之選,實愧殊榮,但初次相見,囊中暫未備厚聘之禮,各有且身上隻有薄禮一件,權作信物憑證。”說罷,三人隨即同到嶽麓書房中,去取了事先安放在那裏的三件寶物來,各人手中捧一物,遞與伍伯侯。

伍伯侯和嫂嫂先看文軒的的,是一塊漢代玉佩,色澤溫潤如玉,是上等的玉材製成;裴少卿的,是一枚琥珀吊心扇墜,剔透晶瑩,恍若狐狸眼睛一般玲瓏;匡宗元的,是碧玉簪一隻;這支簪子,除了有一對雙珠,還又加上玉飾,雙玉朱鳳簪,不多見,如此貴重的信物,都是罕有之物。

伍伯侯一一銘記在心,分咐書童,去取了一個鑲金漆木方妝盒來,將那紫玉佩壓了菀香居采蓮圖,琥珀扇墜壓了蓬萊山采藥歌,碧玉簪壓了子卿歸漢詩。收好安放停當,喚出妙蓮到房門口,分咐道:“你可將這盤內三件寶物和詩稿送與老夫人,教夫人將這紫玉佩和西子采蓮圖詩付與大小姐,琥珀扇墜和蓬萊山采藥歌付與二小姐,碧玉簪和子卿歸漢詩付與三小姐韻詩,要三位小姐各以寶物為題,賦詩一首來回答。”妙蓮一邊答應,一邊去了東西如簾內去。

此時三位小姐尚在簾內,因聽得他父親受了他三人的聘禮,含羞進入內去了。老夫人等妙蓮進去,隻見三位小姐還坐在中堂裏含笑不語。秀娟望著他姊姐三人恭喜道:“三位小姐,恭喜賀喜,聘禮在此,請三位小姐收起。”這三位小姐都將臉兒背過一邊,低頭沉默不語。

老夫人見狀,急忙開解道道:“我兒,這是你們終身大事,況那三個才子,也是世間難逢難遇的,配著你姊妹三人,正是郎才女貌,我做娘的和你們叔伯都十分稱心快意。我兒,你們快快收了去。”三位小姐還是坐著不動,無奈,老夫人隻得自己將那三件寶物,照依伍伯侯的分配,替三個女兒安插在袖中,安慰的說道:“你叔伯要你三人各將這寶物各賦就一首詩做回答。此也算父母之命,你們不可違逆與他。且你們個個聰明知禮,若不做那詩對時,那三人隻當你們無才,不會做。”這三位小姐被華夫人一激,真個回房做詩去了。秀娟也隨後跟去,按下不題。

卻說外麵的匡宗元和裴少卿向伍伯侯道:“小婿們於今不是外客了,想要請見嶽母老夫人,以便日後來往。”

伍伯侯沉思了一下道:“這倒也無妨。”便差人走進裏麵,向老夫人道:“那兩家女婿,要請你出去拜見。我想於今既係至親,聯絡一下關係,便出去見見無妨。”老夫人聞言,也覺得因該見見兩位賢婿,連忙整綴衣服,又扯扯羅裙,喚四個丫頭相隨,走到大廳來。

見老婦人來臨,裴少卿和匡宗元忙出席,整衣下拜,竇文軒也在內同拜。老夫人道:“文軒侄兒是從前見過多遭的,不須又拜。”竇文軒道:“往日是拜姑娘,今日是拜姑母,給妹妹們賀喜。”伍伯侯聞言,不覺笑文軒憨然。老夫人隻受了他三人兩禮,隨叫人扶他們三人起來。一並坐在旁席上。老夫人細看這三個女婿,真個都是人中麟鳳,不覺笑逐顏開;三人悄悄看這位侯府的夫人,隻見她;

頭發似雪,鬢如霜,麵如童顏,老年得內養,慈祥端莊,貌清燿,聲琅琅,頭頂上隻少了個圓光亮,恰似那南海歸來的觀世音菩薩,卻又似那捏塑出來的活佛像,嘖嘖,三個人肅然起敬,端然沉穩起來。

老婦人知道他們看見自己在這裏緊張,於是向竇、裴、匡宗元三人道:“三位賢婿請坐,多飲幾盅,老身還有事,不及相陪。”說罷起身進內去了,隻留伍伯侯在外相陪,翁婿四人,恣意暢談,三個年輕人,盡興痛飲。飲到中間,忽見秀娟捧了一個盤兒,從外麵進來。那盤內捧了三張彩箋,寫了三首詩,站在簾內說道:“三位小姐的詩俱在此,請老爺和公子過目。”伍伯侯道:“你隻管捧過來,這是三位姑爺,此後不須回避。”秀娟隻得低了頭,托盤捧到席前。伍伯侯先取若雲小姐詠琥珀扇墜詩,遞與他等三人同看。那詩道:

皎皎孤月輪,睇低望白首。

秦宮漢時玉,姻緣自成明。

爾等三人看罷,一齊喝采。伍伯侯向蔣青岩道:“這首詩賢婿就收下罷。”蔣青岩連忙放在袖中。再取過韻詩小姐詠那首碧月簪的詩到席上看,那詩道:

傳世情是玉,鏤成鴛與鴦。

鳳珠冠青絲,金帛意相承。

看罷,也連聲稱讚,伍伯侯便交與他二人收下。再看那若雲小姐詠紫玉佩的詩,那詩道:

玉骨香積沉,好靜觀書卷。

離著東牆遠,靠近西窗前。

三人從又把那幾首詩複讀了一遍,心中讚歎不已。這匡宗元亦不待伍伯侯開口,他便將這詩放在袖中去了。竇文軒等三人,又齊起身向伍伯侯稱謝,又各奉伍伯侯三杯清茶,說道:“三位令愛高才博學,皆伯父姑母倆大人家教,今日得見,欽佩之至?”伍伯侯也不推辭,翁婿四人,又飲飲至更深方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