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為愛傾心(2 / 2)

外麵書童又進來稟道:“老爺,大廳上酒席已擺設齊備了,屏門上的湘簾已掛上了,請老爺安人入席。”

伍伯侯隨即起身,走到廳上,著院子裏的家奴去請竇文軒、裴少卿、匡宗元三人上席。他三人忙整促衣冠,喜氣洋洋的前來聽考,一齊來到廳上。伍伯侯和大家也笑臉相迎,一個一個打恭入座安席。四人坐定,竇文軒和裴少卿見簾內隱隱躍躍,那香氣一陣陣飛透出來,知道是那幾位小姐在內看他三人吟詠,暗自裏偷笑,越發的添了許多詩興。酒過三巡,伍伯侯便向袖中取出那三張錦箋,捏在手中,向竇文軒、裴少卿二人說道:“老夫今日放肆了,拈有三個題目在此,連文軒舍內侄也要填詩作和。”竇文軒笑道:“如此方見姑父真是公道。”伍伯侯道:“老夫還有一事說清,舍下有一義女,善彈琵琶,於今老夫也著她在簾內,待三位題目到手,令她彈一曲來陪,如曲終而詩不就者聽罰。”

他們和三人一齊道:“此法兒極妙,可作將來一段佳話。”

伍伯侯然後將那三張錦箋放在一個大花盤內,向他三人問道:“三位年齡誰大?大者請先開一題。”

竇文軒聞言,便向裴少卿、匡宗元拱手道:“小弟告沁了。”說罷,伸手向盤中取出一張錦箋來,箋上寫著:“題菀香居采蓮圖”,得“名”字,要五言古詩一首。竇文軒尚未看完,隻聽得琵琶聲音已響起,一個書童捧了文房四寶,立在他身邊。竇文軒沉著的提起筆來,風舞遊龍,一揮而就,呈到伍伯侯麵前道:“草草完命,幸賜教。”伍伯侯連忙雙手接過,細細觀看。那詩道:

斷橋有佳人,芳名喚西子。

晨時勤浣紗,恍若采蓮女。

金麟各遊散,鴛鴦浮雙溪。

閨伴愧不如,拈花謬相比。

花質本妖嬈,妙香自娉婷。

喜看並頭花,雙雙照春水。

伍伯侯看了一遍,擊節連聲,口中稱讚不已,隨即收入袖中。聽那琵琶聲,才彈到半曲,伍伯侯越發對文軒敬服。那韻詩、若雲二位小姐在簾內觀見,十分欽佩,隻有若蘭小姐是見過的,雖不驚訝,卻也暗暗歡喜。第二是匡宗元,向盤中取出一箋,展開看時,上寫著“題天蓬山采藥圖”,得“來”字,要七言短歌一章,擬柏梁台體。這裏剛剛看完題目,那簾內的琵琶再響,張澄江也不思索,信筆揮成,聽簾內的琵琶正彈得熱鬧哩。張澄江雙手將詩送到華刺史麵前,華刺史恭恭敬敬,接到手中,高聲朗誦道:

柳生潘生本仙才,乘風采藥遊天台;

路癡忽見桃花園,勝地仙娥帶笑來。

雲羅錦衣芙蓉雪,眉似芍藥出塵埃;

素手香荑戲莊蝶,芳林野徑休徘徊。

清風酒舍人相楚,舊時城郭半蒿萊;

春風扶緑軒窗雨,何不成仙玉容埋。

伍伯侯看罷,朗聲高讚道:“秀逸古古,堪稱絕調,老夫何幸,得遇汝等仙才!”說罷,輪到裴少卿,起身向盤中取出那最後一張箋紙來,捏在手中,讓那上曲琵琶彈完了,方才展開來看題。那題是“題遊子卿歸故裏圖”,要五言絕句四首,即用“子卿歸故”四字為韻。那簾內的琵琶聲,早已更替相催。這裴少卿不慌不忙,一首一首,寫得遊龍出海,頃刻間四詩揮就,也差書童送到伍伯侯麵前,伍伯侯起身接住。此時幾位小姐及夫人,與那些簾內外大小若幹男女,知與不知,見他下筆如此神速,無不暗暗喝采。那韻詩反受他們的困迫,一時間琵琶指法全亂。這伍伯侯也被他三人驚倒。再看裴少卿這四首詩,頭一首道:

其一

自知無歸期,入朝如夢裏。

茫茫十九載,誌節報天子。

其二

故園花凋謝,惜春歎舊情,

東風吹華發,後起出公卿。

其三

迢迢長安街,遙遙皇城門,

幼童與白叟,爭看鳳駕歸。

其四

紫燕感紛呈,黃鸝襯花紅。

芙蓉壓枝纏,荼蘼架如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