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6章 做人做事與學習,人生的左右手(2)(1 / 2)

在一個班級裏,學習成績、文體比賽、勞動競賽,甚至課餘愛好,都會使同學之間產生競爭。但是,在學生的心目中,最普通也最“殘酷”的還是學習成績上的競爭,也就是在考試分數上比高下。本來如果把競爭發揮好了,的確是一件很有益的事,但有些同學為了實現這一目標,使用的卻是消極競爭的策略。比如,有的同學為了麻痹自己的競爭對手,就在班裏故意不學習,裝出一副很輕鬆的樣子,但是回家後卻加班加點“開夜車”;有的同學把學習上的競爭泛化到與同學的一般交往上,不僅在心理上嫉妒對方,而且還會表現出輕視對方的各種言行,甚至有時會在背後詆毀別人。這種消極競爭的做法,其實是一種心胸狹窄、不會學習的表現,是我們學習路上的“攔路虎”,它不僅使我們無法獲得真正的友誼,而且也無法吸收、借鑒別人的長處,另外它還會影響我們的身心健康。

積極的競爭應是在一種友好的氛圍中進行的,它能夠實現自己和同學成績的共同提高,而不是自己上去了,卻把同學踩下來。因此,會學習的同學必須徹底拋棄這種狹隘的消極競爭,學會積極競爭。

王玉玲同學,2001年高考河北省保定市第二名,她就認為,自己之所以能從一個小縣城裏脫穎而出,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自己的競爭對手。“是這些競爭對手不時地鞭策我、激勵我,使我在成績麵前不驕傲,在失敗麵前不沉淪。”

的確如此,在積極的競爭中,人們的自尊需要和自我實現的需要更為強烈,克服困難的意誌更加堅決,爭取勝利的信念也更加堅定。當你和某一個同學成為學習上的競爭對手時,你的學習目標就會非常明確,課堂中的每一次提問,每一次作業的質量,每一次考試的成績等,你們都會比一比,從而使你每天的學習目標都很明確,不敢使自己有任何鬆懈,潛能因此而得到了充分的發揮。

同學之間的競爭是不可避免的,那麼,我們該如何對待才能既收到競爭的良好效果,又避免競爭可能帶來的心理傷害呢?

教育專家們告訴我們:對待同學之間的競爭的正確態度應該是:既不回避競爭,也不盲目競爭——競爭的目的不是壓低別的同學,而是提高你自己,它要求我們必須做到如下幾點:

1.借助競爭激發潛力

在競爭的條件下,人們的自尊需要和自我實現的需要更為強烈,對於競爭活動會產生更加濃厚的興趣,克服困難的意誌更加堅定,爭取優勝的信念也更加強烈。我們要從主觀上認識到這些,樹立起一種積極的心態,為了取得競賽的優勢,全力以赴,充分發揮自己的能量與創造性。

2.找到適合於自己的目標

競爭的目標應該是有層次性的多樣化的,如果隻盯住頂尖的位置,或者隻在自己不擅長的方麵與人爭鋒,勢必經常遭受挫折和失敗,易使人產生挫折感、失敗感與自卑感。所以,我們應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找到適合於自己的目標。這個目標不會唾手可得,需要我們付出努力,但又不是可望而不可即的。3.學會與自己競爭

從前的你和現在的你肯定不一樣,你的將來也不會和現在一樣。因此要學會對自己做縱向比較,看自己哪些方麵進步了,還能取得什麼進步,這也是一種競爭。而且,這種競爭有助於你正確看待同學之間的競爭。

4.抱著合作的態度參與競爭

這才是真正的明智之舉,不僅獲得了競爭的動力,而且避免了對同學采取嫉妒、貶低和仇視的態度,有助於維護同學間的友愛關係及集體精神。

5.適時的心理調整

當競爭過頻或過強,就容易產生緊張、憂慮、自卑等消極的情緒體驗,不利於自己的身心健康。如果出現這樣的情況,可以通過適當降低競爭目標、改變競爭對手、轉移競爭取向等措施,及時地加以調整,以消除過分緊張的心理壓力。

其實,合作與競爭是相輔相成的,隻有把兩者有機地結合起來,在“比、學、趕、幫、超”的氛圍中,競爭雙方的學習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因此,具體到自己的學習中,一方麵是努力超過對方,另一方麵也要和同學友好相處,你有問題可以誠心地問他,他有問題來問你的時候,你也應該認真給予幫助,如果兩人都不能解決,可以在一塊兒共同研討。

盡管如此,真正的競爭還是自己與自己的競爭,超越昨天的自己,才是真正的競爭取勝。

總之,我們要正確對待同學之間的競爭,既要保持一種銳意進取的精神狀態和鬥誌,又要保持一顆平常心。讓競爭朝著積極、良性的方向發展,並以此來激勵和促進我們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