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並不需要上通天文,下知地理,但懂得人類文明的發展史卻是十分必要的。這就要求多讀書,全麵地閱讀。書讀得越多,你的文化背景知識就越廣闊,文化底蘊就越深厚,你從中所獲得的收益也將越大。
還等什麼呢?去和書做朋友吧!
讓你的作息時間規律起來
豆豆是個十足的小迷糊蟲。他的生活一直都是亂糟糟的,但是他仿佛一點都沒有意識,整天怡然自得的樣子。
每次同學們問他:“豆豆,你怎麼安排明天的時間啊?”
豆豆總會說:“有什麼好安排的?明天來了就和今天一樣過唄!哪要那麼麻煩啊!”
每次媽媽說:“豆豆,你排個時間表,這樣做事有條理。”豆豆非但不做,還嫌媽媽囉嗦,最後左耳聽右耳就冒出去了。
但漸漸地,豆豆發現不能再繼續迷糊下去了,因為他的迷糊給他帶來了很多麻煩。
比如這周三放學了,他一回到家,剛想做作業,忽然想到今晚的動畫片大劇終,於是書包一扔就跑去客廳看起了電視。吃完晚飯,住在不遠的同學歡歡打電話給他說他新買了一個玩具汽車,請他過去一起玩,於是,剛拿起筆準備做作業的他推開了作業本,一溜煙地跑到歡歡家了。“就玩一會就回來!作業不著急。”兩人一起一玩就是半個多小時。歡歡的媽媽這時走了過來,問:“你們倆隻顧著玩,作業做完了沒有啊?”
歡歡頭也不回地說:“當然做完了,要不我怎麼會在這玩啊?豆豆也一定做完了。”
豆豆一聽,才想到作業沒完成,眼看著就到九點了,不能再繼續玩下去了,於是,他依依不舍地告別了歡歡。
回到家裏,他飛快地做起了作業。但完成了時候夜已經深了,豆豆伸了個懶腰,爬山了床,不用說,第二天他就像個瞌睡蟲。而且因為趕速度,很多會做的題目也出了錯,看到作業本上的紅叉叉,豆豆覺得有些難過,它們像在嘲笑他是小迷糊。
周末的時候更讓豆豆頭疼。一大早班長的電話就打到家裏來了:“豆豆,我們都在等你呢!你怎麼還沒來!”
豆豆一個激靈,睡意全無,原來計劃好8:30集合去敬老院表演節目的,他又睡過了。他一邊捶著腦袋一邊飛快地穿好衣服,衝出門外。等趕到時,已經足足晚了半個小時。
從敬老院回來之後,豆豆的肚子已經餓得咕咕叫了。
剛吃完飯,華華來了,一進門就說:“豆豆,你說教我做風箏的,我來了!”
學會了做風箏,華華告別了豆豆。這時,正準備做作業的豆豆聽到了媽媽的聲音:“豆豆,快收拾收拾,我們下午要去看姥姥!上周說好的。”無奈之下,豆豆跟著媽媽去了姥姥家。
你的身上是否也有著豆豆的影子?如果豆豆能製定一個作息時間表,讓他的作息時間有規律一點,什麼時候起床,什麼時候睡覺,什麼時候做作業,什麼時候安排其他活動,都規定得好好的,那結果肯定就不會像故事中說得那樣亂糟糟的了。可見,一定要養成良好的作息規律。
研究表明:如果將每天的各項活動按相同順序並以固定的時間間隔出現,形成規律,漸漸地,我們的大腦就會自動將這一係列活動聯係起來,而我們的各種腦力和體力活動就能進行得更加熟練和容易不僅更充分地利用了時間,做事情也能更加有條不紊了。
我們可以從以下一點來約束自己:
1、詳細地製定一個作息時間表,包括每天要做的事,分別又要花多少時間。如什麼時間起床,洗漱要多長時間,幾點睡覺等。
2、嚴格執行作息時間表,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3、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看是否需要做出調整。
合理飲食,健康的第一關
小胖是有個遠近聞名的饞嘴貓,他特別喜歡吃肉,每天沒有肉就不想吃飯,但是他對青菜的態度卻來了個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每當媽媽夾青菜給他吃時,他總要用手遮住碗,說什麼也不吃。
不光喜歡吃肉,小胖對麥當勞、肯德基也情有獨鍾。每周最起碼要拉著媽媽去吃兩次,用小胖的話說就是:“一想到炸雞、薯條和漢堡,我的口水就掉下來了。它們是我的最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