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大人物都是善於掌控時間的高手,在時間裏,沒有局限。他們就像一條小魚,自由自在地遊弋在時間的海裏。你羨慕他們偉大成就的同時,是否細想過這背後的奧秘呢?
如同在你的學習中一樣,你所要的不是嚴格地強求自己學到幾時,不是胡亂地做打算,而是首要看你的學習效果,自己消化了多少,確實弄明白了多少。
學習是一門利用時間和時間賽跑的藝術,若胡亂地給自己限定學習幾個小時,那就好比你原來是海裏的魚,現在溯江而上,甚至鑽到湖泊池塘了,境界越來越狹窄了。
一條擱淺的鯨是會渴死的。讓你的學習像海一樣,沉浸在求知追真中,假如這種熱情一以貫之,你還會圈定這些死框框嗎?
把學習的知識串成珍珠
有人說,智慧不是別的,而是一種組織起來的知識體係。這就是指係統化知識,而形成係統化知識正是複習的中心任務。
隻有通過係統複習,才能使這些知識概括化,條理化,真正“串”起來,如同串珍珠般。
要想把學過的知識串成珍珠,必須通過係統的複習來完成,可以通過以下的步驟來完成:
(1)閱讀。閱讀就是圍繞複習的中心課題,認真地看書、看筆記、做試卷等。通過閱讀使掌握的知識迅速回到原來曾經達到過的水平然,在閱讀過程中,如果發現了不懂的問題要及時弄懂,發現沒有記住的知識,要想辦法記住。
在閱讀時,要注意:要以課本為主,在閱誠前,盡量采用嚐試回憶的辦法,先自己考考自己,看看獨立掌握知識的情況,如果堅持把回憶和閱讀結合起來,並堅持多思考,閱讀時就會更加專心。另外,在閱讀速度上可根據對知識掌握的實際水平來決定,凡是學得較好的部分,就可以很快地過一下;掌握得不太好的部分,則則要多花點時間,並留下記號,以便在以後學習時提醒自己。除此之外,還可以通過記筆記的形式來鞏固自己的思考成果,以作為下一步整理複習筆記的原始材料。
(2)整理。整理指整理出係統複習的筆記。
通過艱苦的思考,終於形成了完整而又係統的知識。應當十分珍惜這個學習成果,並及時用複習筆記的形式,把它記錄下來,使這些思考的成果,可以長久地保存下來。
有了複習筆記,可以使學習保持連續性。再複習時,就可以迅速回到原來曾經達到過的最高水平,以這高水平為起點,可再進行更深一層地學習。這樣,複習筆記變成了學習進程中的“裏程碑”,從而保持了學習的連續性,避免學習時一次又一次地簡單重複。
有了複習筆記,有助於實現知識由“繁而雜”向”少而粘”的轉化。不少學生經過一次一次的努力,終於把厚厚的一本書變成了薄薄的幾頁筆記,把一個複雜的專題變成—張係統表;把容易混淆的概念變成一張比較表;把不易記憶的內容改造為醒目的圖示;把複雜的內容變成一張關係圖;總之,把書上密密麻麻的文字描述變成各式各樣的筆記形式,如果再使用彩色筆就更加醒目了。
有了複習筆記,時常拿出來看看,可以起到提綱挈領,強化記憶的作用、因為一看複習筆記,就能迅速抓住知識的全局。重點、難點以及內在聯係,又由於是自己整理的,印象深刻,所以是一份極難得的“備忘錄”。
有了整理複習筆記的願望,複習起來就會更加專心。因為在掌握知識的基礎上,還要進一步考慮怎樣把已經形成的“知識之網”,用最形象、最簡明、最醒目的方式表達出來,這種考慮本身就推動了複習時的思考,沒有整理筆記的願望,係統複習時就容易分心。
(3)練習。閱讀和整理主要是為了解決知識的深入領會和鞏固的問題,當知識係統化以後還該幹什麼呢?要做一定數量的習題,通過做習題去發現問題。然後再深入地讀書鑽研、加深領會,繼而再做題,這個過程是可以不斷深入進行的。不少同學自認為複習得挺好,可是一做題,就知道自己的膚淺了,從而促進了對問題的鑽研。
在係統複習時,適當做點習題,可以培養運用知識解決綜合問題的能力。因此,每做好一道題之後,要注意回味一下,整理出解題的思路,邏輯關係和劃分好題目的類型等,以便舉一反三,提高解題效率。
當然,在練習後,還要認真地把自己曾做過的與專題有關的全部習題進行分類整理,這項工作在係統複習的後期進行為好,整理後再做有關習題,會感到容易得多。
(4)熟練。熟練指的是記憶,表達和解題要達到熟練的程度。這就需要按照記憶規律反複記憶,認真練習。對基本概念和原理,對典型的習題要力求達到精益求精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