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明白為誰讀書(2)(3 / 3)

毛主席有一首詞《沁園春·長沙》,其中的年少風發,正是你的思想在蓬勃生長。

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攜來百侶曾遊。憶往昔崢嶸歲月稠。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

校園的可貴,就是你從中可以積累到許多的知識,聽取很多人的思想,在那裏,你不用害怕犯錯誤,因為有老師的指點,因為你還不成熟,因為你還來得及去改正。學習的過程,就像我國著名的數學家華羅庚教授說的那樣,由薄到厚,又由厚到薄。由厚到薄是知識的慢慢沉澱,積累下來就變得很多了。這個時候雖然也有思考,但主要是學習;由厚到薄,就是你能夠熟練地掌握和運用那些知識了,你的思想在這時才能自由地飛翔,達到舉重若輕的境界。

那樣美好的年齡,那樣美好的同學老師,那麼美好的課本知識,這一切,我們不該心存感激嗎?有了他們,我們的思想才能飛得更高,把我們帶向更為美好的未來!

端正學習態度,不為文憑而學習

當代青少年厭惡學習的原因之一就是認為十幾載的寒窗苦讀隻能換來一紙文憑,這樣自己的付出和結果不成比例,而且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事實表明,擁有高學曆的人不一定能夠在社會上取得絕對優勢,有時,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就業率還沒有專科生好,在這種背景下,又很多青少年朋友更加質疑學校教育的意義。

事實上,文憑不等於水平,這已經是眾所周知的真理,而在錢鍾書先生的圍城裏,他用一句名言和眾多的事例諷刺了那些購買假文憑,並試圖以此來掩飾自己的愚昧無知,並謀取社會利益的人物和行為,小說中的方鴻漸和韓學愈花錢購買“克萊登大學”的博士文憑,並憑此回國內高校任教,結果或被他人戳穿,或為掩飾自己的行為而做出種種令人不齒的行為。韓學愈沒有學識,隻能靠請學生吃飯和陰謀詭計維持自己的教授身份,方鴻漸為了假文憑更是吃盡了苦頭。

奇妙的是,錢鍾書先生還在書中用一句經典的名言諷刺了所謂“文憑”,那就是:一張文憑,仿佛有亞當、夏娃下身那片樹葉的功用,可以遮羞包醜;小小一方紙能把一個人的空疏、寡陋、愚笨都掩蓋起來。

這句話應該引起青少年朋友們的注意,文憑當然不能真的遮羞包醜,天長日久,一個人的真實麵目總會被人發現,所以,我們一定不能用功利主義的態度對待文憑,更不能把今天在學校中的學習生活單單看成是獲得文憑的手段,那樣做,就大錯特錯了。

有這樣一則寓言故事:母雞用自己積攢了一年的積蓄,從狐狸那裏買到了一張“遊泳大學畢業證書”。於是它拿著證書興高采烈地去找鳳凰,要求鳳凰給她落實“遊泳健將”的待遇。

然而出乎母雞的預料,鳳凰並沒有答應母雞的要求。鳳凰說:“你的職責是下雞蛋,這畢業證書對你一文不值。”

“咯咯咯,”母雞憤怒地爭辯說,“你說得倒輕巧!這文憑來得容易嗎?它可是我用錢買來的呀——一年的雞蛋錢!你知道嗎?”

鳳凰冷靜地回答說:“事情正是如此,凡是用金錢買不到的東西用金錢買到了,它原有的價值便不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