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股市的誕生是為了開辟更大的“拿”錢市場!
經濟學家筆記
從股票的實際交易中,人們嚐到了投機炒作短期獲利的甜頭,許多人便樂此不疲,迎合了他們喜歡賭博的心理,為了保持盡量公正,後來對證券市場逐步進行規範,發展成了今天這種形式。證券市場的設立和規範使股份製也變得更加精妙了,到今天,它竟成為現代市場經濟最精妙的組織形式!這就是股份製和股票誕生的秘密。
哥倫布的契約
1492年,發生了什麼事呢?沒錯,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
哥倫布的環球之行來得可不容易啊!此前,他隻是一個默默無名的水手,出身卑微,隻不過有著一個當航海家的豪情壯誌,還有他有著一種為世人所不齒的“白日夢”。當時葡萄牙正試圖繞過非洲去印度,但哥倫布認為不必繞過非洲,隻要一直向西航行便可到達印度。
為此他從1484年開始就向葡萄牙國王提出這個建議,到1492年才被西班牙女王同意這一計劃付諸實施,哥倫布花了8年的時間來做“公關”。1492年8月,年已41歲的哥倫布終於獲得西班牙女王伊麗莎白的支持,帶領120人分乘三隻小船離開西班牙,開始向西環球航行。
1492年10月12日,經過30多天的航行,他們終於登上了北美巴哈馬群島中的聖薩爾瓦多島。此後,哥倫布又先後三次航行到美洲沿岸,進行了實地考察。哥倫布成為西方第一個發現美洲新大陸的人。但他至死都把美洲誤認作印度,西印度群島的名稱就是由此而來。
今天,我們知道,哥倫布的航海掀開了一個新時代,我們經常這麼講和這麼說。可是哥倫布怎麼會有這麼大的動力呢?
其實,哥倫布可不是完全無私地做出這種“壯舉”的,8年的公關努力,在成功那一刻,哥倫布提出了自己的“開價”,他和西班牙國王和王後訂立一個契約:
“國王與王後對哥倫布發現的新大陸擁有宗主權;哥倫布被封為貴族暨大西洋海軍元帥,被準許擔任未來所發現的島嶼和陸地的總督,而且這些頭銜都將世襲;新發現土地上產品的10%歸他所有;他也能參與新土地上所有的商業活動,投資和利潤占總額的1/8;而他對前往新大陸經商的船隻可以征收10%的稅,對自己運往西班牙的貨物實行免稅。”
這是一個改變了世界麵貌的契約。哥倫布的收獲遠遠超過他此前“浪費”了的8年時間成本及其他所有的成本,真可謂一本萬利!
這種探險行動絕不是無償的,而是有著巨大的潛在收益的刺激。
同樣,1519年麥哲倫航海探險計劃開始實施時,西班牙國王也答應從新發現的領土中,撥出1/20賞給麥哲倫,並允許他們參與未來的土地開發。因此,遠航探險不僅可以帶來榮譽,更可以致富。
這種基於利益之上的契約,使歐洲航海探險從一開始就注重每一次新發現的信息發布與記錄,他們每發現一塊新的陸地,一座新的島嶼,就給予命名,並劃入本國的版圖。
但是反觀我國的鄭和下西洋,在公元1405至1433年這段短暫的時間,鄭和所指揮的寶船船隊,七次英雄式的遠航,遍及了中國海與印度洋,從台灣到波斯灣,並遠及中國人心目中的黃金國——非洲。當時世界的一半已經在中國的掌握之中,加上一支無敵的海軍,如果中國想要的話,另外一半並不難成為中國的勢力範圍。也就是說,在哥倫布之前的一百年,鄭和完全有可能取得與哥倫布一樣的成績。
但是,鄭和出行前可能與皇帝訂立合約嗎?非但不能,而且鄭和及其一切航海船隻均屬於皇帝私人所有,是一次政治性私人出巡。於是他不能發現新大陸,世界經濟史上有哥倫布,但沒有鄭和,盡管後者下西洋的規模可以稱得上亙古未有。鄭和下西洋給後人留下了無與倫比的龐大敘事,但他們的子孫卻必須努力學習哥倫布們的語言和技術。
在市場經濟時代,任何經濟行為的展開都必須符合經濟學的“成本——收益分析原則”。當然,貿易的利益,不僅僅局限於經濟維度,政治、軍事、文化等利益也是其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經濟學家筆記
經濟利益是任何其他利益的基礎和先導。隻有巨大的預期收益,才會有驚人的投入,才會創造出驚天動地的壯舉。無論是個人還是國家,當你的行為具有利益的眼光,符合“邊際利益大於邊際成本”的經濟學原則之時,你的行為才會帶來源源不斷的財富,這樣的行為也才是最符合經濟原則的行為。
婚姻的“四大收益”
春秋戰國時代,有位女子要出嫁,母親就告訴待嫁的女兒說:“到夫家後,要拚命存私房錢,免得有什麼萬一,將來被休了,生活無所依靠!”女子嫁到夫家後,真的遵循母親教誨,努力存私房錢,有一天,婆婆發現媳婦存了很多私房錢,責怪媳婦掘取夫家錢財,遂令兒子休了媳婦。媳婦卻沒有任何難過悲傷,回到娘家後,就告訴母親說:“娘說得對!還好我存了許多私房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