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會發現一個現象,當您主動要去找焦慮挑釁的時候,焦慮反而就會退縮了。對於焦慮或者恐懼,逃避它們往往隻會讓您變得越來越膽怯,害怕的事物也會越來越多。但是一旦您選擇要反擊它們,它們就開始在敗退了。
主動進攻的方式,最簡單的莫過於深呼吸。
健康小檔案
當你處於緊張的狀態之中不能自已時,慢慢地從1數到10能夠有效地幫你消除緊張的情緒,使你冷靜下來。因為,當你慢慢地數數時,就會下意識地深呼吸,這對你放鬆情緒大有好處。
別為小事發脾氣
在這裏,有這麼一個禪的故事。
盤圭禪師說法時不僅淺顯易懂,也常在結束之前,讓信徒問問題,並當場解說,因此不遠千裏慕道而來的信徒很多。
有一天,一位信徒請教盤圭禪師說:
“我天生暴躁,不知要如何改正?”
盤圭:“是怎麼一個‘天生’法?你把它拿出來給我看,我幫你改掉。”
信徒:“不!現在沒有,一碰到事情,那‘天生’的性急暴躁,才會跑出來。”
盤圭:“如果現在沒有,隻是在某種偶發的情況下才會出現,那麼就是你和別人爭執時,自己造就出來的,現在你卻把它說成是天生,將過錯推給父母,實在是太不公平了。”
信徒經此開示,會意過來,再也不輕易地發脾氣了。
現代社會,人們麵臨的誘惑越來越多,如果人們缺乏自製力,那麼就會被誘惑牽著鼻子走,偏離成功的軌道。
喜歡生氣、為小事抓狂的人,總是讓別人有機可乘。生氣當然不會是件好事,至少對健康就是不利的因素,若能訓練自己,在生活中減少對外在環境的過度反應,也許,有助於內心的平和。
人們喜歡為了一些雞毛蒜皮不重要的事物,爭執不休,徒然浪費許多有限的生命,而一無是處。人與人之間的爭吵、鬥訟、欺詐、迫害,都是浪費精力又無意義的事情。
沒有人願意生氣,但是,還是會經常為小事而生氣。在生氣中,人們便容易做出沒有經過審慎判斷的事。
人之所以會生氣,主要是外在環境的刺激,除非是聖人,否則,一般平凡人皆會因為生活中的種種人或環境而生氣,能夠在生氣時自省或是生完氣覺察的人,就已經不容易了。
學習勝利者的特質並保持正確的自我評價,在生氣管理上是很重要的一環。擁有失敗特質的人,永遠無法對自己寬容,永遠在給自己設定目標。如果你對自己評價不高,即使隻是些微的失落感或輕微的刺激,都可能讓你暴跳如雷;相反,對自己感覺越好、越有自信,別人越尊敬你、欣賞你,你也越容易和自己保持和諧。因為在這種狀態下,勝利者通常會覺察到自己的生氣感覺,並且全心接受自己所做的選擇。切記,要相信自己,別和自己過不去。
人總是在自省中認清自己的,你能夠掌握生氣的動力,並且決定生氣會有什麼樣的結果。相信自己,你能做到。
健康小檔案
一個人在發怒時,總是氣勢洶洶如臨大敵似的,我覺得與其選擇抑製怒氣,不如選擇對外在環境有免疫力,不要輕易陷入生氣的陷阱中。
做好情緒管理
安泰人壽經理周麗華進入壽險業才六年,獎狀獎牌堆積如山,每年前往美國領取“百萬圓桌會議會員”獎,這是壽險業最高榮譽,台灣沒幾個人得到。但她剛開始做保險時,卻飽嚐羞辱。1993年底,那時台灣股票市場還未低迷,她跑去富邦證券門口,發現有位穿黑大衣的中年人,狀似黑社會“大哥”。心想這大哥應該要保醫療意外險,他的家人才有保障。她決定等收盤。
中午,果然黑衣大哥緩步下樓,她立刻趨前遞名片,問:“你要保險嗎?”“大哥”順手拿起名片,將嘴裏的檳榔汁吐在上麵,隨手一撕丟在地上,順帶附上一句三字經。周麗華眼淚涔涔,默默走開。沒有爭執也沒有失望,但是她心中浮現一句話:“將來拿我名片的人會是很有福氣的。”
周麗華笑稱自己其實脾氣不太好,能承受數以萬計的白眼、怒罵與輕視的主因,是她認定自己在從事愛心的傳遞工作。她的父母晚年臥病,醫療費幾乎拖垮全家,她不要別人也遭受這種痛苦。秉持工作的理念與執著,每當負麵情緒湧上時,她就告訴自己:“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