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小檔案
熬夜的時候我們會感覺很累,但是無論多累,中間最好不要上床休息,就像機器一樣,突然開突然關的,對身體非常不好。
若太困乏的時候,則可喝咖啡或茶水等有一定的刺激性的飲品來提神,但注意要熱飲,濃度不要太高,以免傷胃。
熬夜時,大腦需氧量會增大,應時時做深呼吸。
忙完後,一定要收心,即使不睡覺,也要坐在椅子上收心。
上班族不能忽視運動
清晨運動三十分
據台灣媒體報道,台中市有100歲老人蔡進來,依然健步如飛,每天作息如一,早起爬山、散步,但餐餐無肉不歡,卻沒有高血壓、心髒病,連醫生都稱讚他是全島最勇健的老人,他的長壽與硬朗讓人稱奇及羨慕。
每天清晨4時許台中縣清水鎮鼇峰山上,常可見老人蔡進來悠閑的散步,連拐杖都不用,甚至在近60度陡坡,依然氣不喘臉不紅,身後晨運民眾,有的早已氣喘如牛,甚至還要用手撐著膝蓋喘氣,很多人都不相信他已是百歲。
蔡進來說,每天淩晨3點半準時起床,動動手腳暖身後,自己鑽研出一套功法,包括兩掌互拍、舉肘過肩、甩手,各做100次後,從住處到鼇峰山公園,來回約9公裏,往返2個多小時,其中還經過長百餘公尺、近60度陡坡。
蔡進來說,這趟路他走了四十幾年,每天都可以碰到要好的老朋友,這是他每天最重要的功課之一,除了台風天下雨,從未間斷過,流流汗讓他全身輕鬆。
每年蔡進來都做健康檢查,心跳每分鍾65下,血壓正常,沒有任何慢性疾病,讓醫生們驚訝不已。據悉,蔡進來的飲食習慣一點都不符合養生之道,餐餐一定要有一塊煎鹹魚,加上豬腳或是爌肉,而他從不吃蔬菜,也不喝湯,連水都很少喝,可是就是這麼“壽而康”。
科學研究表明:每天8~12時和14~17時是肌肉速度、力量及耐力處於相對最佳狀態的時間;而3~5時和12~14時則處於相對最低狀態。最佳的鍛煉時間裏人體機能、肌肉速度、力量和耐力處於相對最佳狀態,這時體力、肢體反應敏感度及適應能力都達到最高峰,心率及血壓上升率最平穩,此時鍛煉對身體健康更為有利。如果在人的肌肉速度、力量和耐力處於相對最低狀態時從事體育鍛煉,易出現疲勞;如果“負荷量”過大,發生運動損傷的概率也就比較大。
而練氣功的時間與一般鍛煉則有所不同,要求在清晨運動,這是根據中醫的“子午流注”理論,與天地自然密切相關。子(23~1時)、醜(1~3時)、寅(3~5時)、卯(5~7時)練功效果最好,因此時陽氣升發,肺經氣血最旺盛,腎上腺皮質激素的分泌也最高(特別是在寅時),此時練功有利於入靜,有利於“儲能”和調動“內氣”的運行,能提高防病、治病和健身的效果。
一般來說,晨運要遵守以下原則:
要選擇空氣新鮮的晨運場所。最好在學校、機關、工礦、體育場館、公園等處的跑道、操場、健身房進行晨運,也可選擇比較平坦空曠的地方進行鍛煉。避免在霧多的江邊,煤煙彌漫的庭院或車輛頻繁往來的馬路上進行鍛煉。在有風的情況下,應選擇上風向。在鍛煉時間的選擇上,應盡量避開逆溫出現的時間,一般清晨的空氣是較清新的。
要循序漸進。由於早晨剛從睡眠中醒來,身體各組織器官處於抑製狀態,加之早晨氣溫低,關節、肌肉和韌帶僵硬。因此,鍛煉要循序漸進,先做準備活動,動作速度由慢到快,力量由小到大,拉壓韌帶練習由輕到重,跑步距離逐漸加長。先進行輕微的運動,可以使周身的毛細血管打開,肌肉關節隨之放鬆。切忌一開始就猛跑急跳,進行劇烈運動,否則,就會突然加重心髒負擔,造成惡心、嘔吐現象,對身體非常有害,還容易發生運動損傷事故。
要因人而異。有人晨起空腹鍛煉感到輕鬆愉快,無任何饑餓感覺,並且習以為常。這些人在晨運前可以完全不吃東西。有些人在空腹鍛煉時感到不適(心髒或胃等部位),即“發虛”,吃點東西後再練就沒有這些不良感覺,因此在晨運前就應喝點飲料、吃點東西,不應強調空腹鍛煉,不過進食量不宜過多。
晨運形式應當多樣。速度、力量、靈敏、柔韌練習可穿插安排。晨運項目繁多,可因人而異,選擇要適宜,一般以慢跑、徒手操、舞蹈、網球、太極拳、氣功等為宜,既可鍛煉身體,又能調節精神。
一般是把運動量輕的項目放在前麵,而把運動量大的項目放在後麵。
如果練的是太極拳,動作徐緩,那麼先打太極拳後跑步就很合適。對健壯而且年紀較輕的人來說,早上隻打太極拳,運動量就過小了,應該在打拳後再跑十來分鍾,健身效果會更好。
當然,也有些人是先跑步後練太極拳,這也可以,但在跑完後應休息一會兒再練拳。如果練的是長拳,動作勇猛快速、幅度大,那就可以把慢跑當做準備活動,跑後再練拳腳,這樣安排也比較科學。
如何度過早晨,決定了我們日常行為規律是否能發揮它潛在的威力。美國大作家馬克?吐溫有一句話:“關鍵在於每天去做一點自己心裏並不願意做的事情,這樣,你便不會為那些真正需要你完成的義務而感到痛苦,這就是養成自覺習慣的黃金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