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章 健康度過青春期(4)(2 / 2)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人為了奴役當地人,用大把的馬克來收買頭人,頭人卻嗤之以鼻。後來一打聽,原來在雅普島居民的心中,隻有那些石頭才代表金錢,代表財富。

於是,狡猾的德國人派人把雪白的石頭都刷上小黑十字,雅普人頓感財富喪失,一貧如洗,德國人後來把小黑十字洗掉,雅普人立刻為財富的失而複得而歡呼雀躍,並出於感激幫助德國人築路。

在生活中追求別人所表現出的快樂,和那些雅普人一樣,是和自己過不去。很多時候,我們習慣於把自己的感情和情緒寄托在某件事物上,於是往往會受到這件事物的影響。

有一位著名的心理學家曾經做過這樣一個試驗,他把幾個誌願者帶到一間黑暗的房子裏。在他的引導下,誌願者們很快就穿過了這間伸手不見五指的神秘房間。

接著,心理學家打開房間裏的一盞燈,在這昏黃如燭的燈光下,誌願者們才看清楚房間的布置,不禁嚇出了一身冷汗。原來,這間房子的地麵就是一個很深很大的水池,池子裏蠕動著各種毒蛇。就在這蛇池的上方,搭著一座很窄的木橋,他們剛才就是從這座木橋上走過來的。

心理學家看著他們,問:“現在你們還願意再次走過這座橋嗎?”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時間冷了場。

過了片刻,有3個誌願者猶猶豫豫地站了出來。其中一個誌願者一上去,就異常小心地挪動著雙腳,速度比第一次慢了好多倍;另一個誌願者戰戰兢兢地踩在小木橋上,身子不由自主地顫抖著,才走到一半,就挺不住了;第三個誌願者幹脆彎下身來,慢慢地趴在小橋上爬了過去。

這時,心理學家又打開了房內另外幾盞燈,強烈的燈光一下子把整個房間照耀得如同白晝。誌願者們揉揉眼睛再仔細看,才發現在小木橋的下方裝著一道安全網,隻是因為網線的顏色極暗淡,他們剛才都沒有看出來。心理學家大聲地問:“你們當中還有誰願意現在就通過這座小橋?”

誌願者們沒有出聲,心理學家問道:“你們為什麼不願意呢?”誌願者心有餘悸地反問:“這張安全網的質量可靠嗎?”

心理學家笑了:“我可以解答你們的疑問了,這座橋本來不難走,可是環境對你們造成了心理威懾,於是,你們就失去了平靜的心態,亂了方寸,慌了手腳。”

在生活中,我們不斷地與外界的人和物接觸,別人不斷給我們各種各樣的信息,而所有信息,就像上麵的實驗中的蛇和網一樣,對我們的心情以及決策產生不同的影響。

如果我們太容易受到別人的語言和信息的幹擾,心隨境轉,而不願意自己作主,我們也會成為被人嘲笑的雅普人。

健康小檔案

把自己快樂與否寄托於外物本來就已經是一種悲哀,由於這種寄托而被別人奴役,則更是一種愚不可及的做法。

相信自己

曾經,一個叫琳的女孩在作文中寫道:曾經和幾個孩子比寫字,拿去讓一個鄰居老太太評,很自信的琳沒想到老奶奶說她的字寫得最難看,琳當時就哭了。從此,她開始怕寫字,越怕越寫不好,老師也在班上批評她的字,琳提到寫字就害怕,自尊防線徹底崩潰,在自愧不如的惶恐中,她的學習成績也開始下降。在琳的弱小的心靈中,老太太代表了權威,她不知道老太太的眼光並不準確,但無知的她卻在過了很久之後才找回了自信。奪去一個孩子的自信心就這麼簡單,而讓一個孩子產生自卑感也是來得這樣容易。

自卑的負麵是懦弱,是逃避,是嫉妒,是仇恨,就像馬加爵。馬加爵從一個全村都驕傲的大學生最終成為殺人犯,他自卑、他過分敏感,他感覺所有的人都和他過不去,自卑讓他無地自容,他瘋狂地舉起了凶器,並對準了無辜的同學。就像太陽的背後其實也隱藏著陰影。自卑的正麵是自強,而自卑的負麵則是作繭自縛。

人的心靈都是脆弱的,曾經我們都有過自卑。自卑感是一種普遍的心理現象,沒有自卑感的人幾乎是不存在的。不同的是,有的人僅在人生的某一階段產生自卑感,而有的人的自卑感將貫穿一生。

當我們感覺自己不如別人時,我們隻要努力,隻要奮進,就會以想不到的速度超越別人。

20年前,一個男孩從一個僅有20多萬人口的北方偏遠小城考進了北京的一所知名大學。上學第一天,與男孩鄰桌的一位女同學第一句話就問他:“你家是哪兒的?”而這個問題卻是男孩最為忌諱和敏感的,因為在他的潛意識裏,出生於小城,就意味著小家子氣,沒見過世麵,肯定會被那些來自大城市的同學瞧不起。就因為這個女同學的問話,使男孩整整一個學期都不敢和同班的女同學說話,以致當第一個學期結束的時候,很多同班的女同學還叫不出他的名字!很長一段時間,自卑的陰影籠罩著男孩的心靈。每次集體照相,他都要下意識地戴上一個大墨鏡,以掩飾自己內心的脆弱。